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個大臣被慈禧處死或下獄,景壽為何反而得到慈禧極大恩寵?

七個大臣被慈禧處死或下獄,景壽為何反而得到慈禧極大恩寵?

說是極大的恩寵,這倒是不見得,只能說當時的慈禧沒有將事情做絕。

在近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慨,他們說清朝的滅亡不是因為慈禧,而是當初咸豐皇帝在去世的時候,沒有較好的劃分朝中的勢力以及政治力量,所以才會釀成了晚清衰敗的大禍。其實我們去細細品來,這句話彷彿是有那麼一點道理的。

當時的背景

在咸豐十一年的時候,這位皇帝的生命已經到達了盡頭,雖然他的內心多有不甘、雖然他貴為天子,但是生命的規則就是如此。他在臨死之前,辦了一件影響極為深遠的大事,這件大事便是任命了一個以八人為「核心」的顧命大臣集團。這八個人分別是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

「顧命大臣」在清朝以前就出現過這樣的名詞,以及官職,之所以立出這樣的大臣,其實就是皇帝擔心自己在駕崩後,新皇帝的年齡太小,不足以完成,以及運轉這個國家的任務,所以他才會立起這樣一個職位。

大家在看到這裡的時候,一定會想,這些大臣難道不會做一些別有用心的事情嗎?當然,你所考慮到的事情,咸豐帝其實也已經考慮到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在立這些輔佐幼君的大臣時,首選一些「根正苗紅」,且極為被自己信任的人為職。而且他將「顧命大臣」的人數增加到八個人之多,其實就是一種讓他們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干預。畢竟一群人都是有自己思想的,而且官職、官位還有背景大都旗鼓相當,所以他們便會誰也瞧不起誰,從而會有矛盾。畢竟有「矛盾」便是這位即將駕崩的皇帝所希望看到的,因為如果他們和和氣氣,且抱成一個大本營,這讓幼小的皇帝怎麼辦呢?

除了這些外,皇帝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制約這些大臣,他分別讓自己的皇后和貴妃各掌了一個印,並且規定,大臣們商議的結果,如果沒有蓋上這兩個印,便視為無效。

這就無形中制約了大臣們的權力,從而使得他們只有了建議權,沒有了決定權。

而且,皇帝將這兩個印分別賜予皇后和皇子也就是幼帝,當中也是大有文章,其實他也是害怕出現後宮亂政,所以才會想要用這樣的方法來制衡和制約這兩個女人(畢竟當時的皇帝還年幼,將這個章賞給皇帝,也就等於是慈禧在把控),同時也是為了在這八個群臣中保護她們。可這樣的做法等於是將權力白白的送給了這兩個女人,也讓後來的慈禧有了機會。

景壽的無為之道

在他的同僚們因為有了這樣的官職和地位後,自然是沾沾自喜,且驕橫的不得了,但是他卻感覺到了當中很深的危機。之所以他能夠感受到這當中的危機,那是因為他的懂分寸。要知道,就是憑藉著他的資歷來說,是根本不可能擠入這樣一個權力圈子的,而他的擠入,恰恰就給了他一個警報,那就是這裡面有問題。在皇帝在立八個大臣的時候,除了景壽以外,很多人都猜到了,而在公布名單的時候,卻有了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要知道,人們在最初猜測名單的時候,恭親王這麼一個有實力的幹才,是一定可以進入到輔政的行列中的,可是命運似乎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他並沒有進入。這就使得景壽清楚的知道,他們這些大臣存在的意義。這個意義便是牽制這些皇帝的弟弟,牽制住後權。

也正因為如此,就在其他七人積極的,為了自己的應有「權力」而和這些太后和親王據理力爭的時候,他卻默不發聲、不說一言,久而久之這就使得,慈禧對他的定義便是「沒有威脅」。

在後來慈禧發動了政變,並清算了這些顧命大臣時,只是對景壽網開一面,留下了一條命,並在後來還委以重用。

所以,景壽的倖存,其實是離不開他的無為和裝傻。

除了此點外,還因為這些人都是先帝所託,如果都殺完了,難免會有輿論壓力,所以才她才沒有對景壽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李斯那麼聰明,為何不幫英明的扶蘇,而幫紈絝子弟胡亥繼位?
為什麼清朝皇帝中,從咸豐後都短命,或者說身體比較差?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