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元節:祭祖先、送小鬼這些事你家還在做嗎?

中元節:祭祖先、送小鬼這些事你家還在做嗎?

我國很多傳統節日的起源都來自於先民們對神明、對祖宗的祭祀,而作為現代人祭祀祖先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元節(另外兩個節日分別是清明節和春節),其起源自然也不例外。有人說,中元節的來歷應該追溯到佛教傳入我國之初,在佛教經典著作《佛說盂蘭盆經》中講述了七月十五這一天,高僧目連解救亡母靈魂的故事,便慢慢有了在"盂蘭盆節」(佛教對「中元節」的稱呼,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祭祀祖先的儀式。

實際上,小佛認為,中元節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先民們在七月進行的祭祀活動,「 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用現在的話說,古人們會在四季用當季收穫的糧食來祭祀祖先,秋季祭祀的時間就在七月,還為七月的祭祀專門做了一個命名,稱之為「嘗」。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這樣的祭祀一直從商周傳到漢代,直到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入和興盛,受《佛說盂蘭盆經》及「盂蘭盆節」的影響,信奉佛教的古人們祭祀祖先的時間慢慢的就固定在了七月十五。

同樣,南北朝時期,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也開始興盛,「中元」一詞便是出自道教的說法。 道教經典《玄都大獻經》中記載了一個關於七月十五的故事,說 道君請教天尊,怎麼做才能使亡靈脫離苦海、重新輪迴到人間。天尊說,應該在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勾選善惡之時,用珍奇瓜果、熏香冥幣供養天上的聖人們,於是,受道教祭祀中元地官的影響,信奉道教的先人們便把原來「秋嘗」的日子固定到了七月十五,在這一天祭祀祖先的同時,「賄賂」中元地官。

不過南北朝時期,佛教受眾遠多於道教,故而,這個時候將七月十五稱為「盂蘭盆節」的人佔大多數。到了唐朝,由於李淵等人將老子視為李家的先祖,而老子又是道教的代表神明,「中元節」在受到皇族的重視後,民間也慢慢的重視起來,形成了「中元節」和「盂蘭盆節」爭霸七月十五的局面。在七月十五這一天,道觀和寺院的祭祀活動佔了主導地位,「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案。盂蘭盆經雲,有七葉功德,並幡花歌鼓果食送之, 蓋由此。」

到了宋朝,七月十五的活動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本由朝廷帶領的祭祀活動開始走下神壇,由百姓自發進行,相比於唐朝的活動,宋朝的活動出現了一些改變,《東京夢華錄》對北宋時期中元節的記載可以說是非常的詳細,小佛摘錄其中一部分,「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 五綵衣服……七月十五,供養祖先素食……城外有新墳者,即往拜掃,禁中(皇宮的別稱)亦出車馬詣道者院謁墳,本院官給祠部十道,設大會,焚錢山,祭軍陣亡歿、設孤魂之道場」。

到了北宋末年,七月十五直接演變成了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而這個習俗一直流傳至今。那麼,中元節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呢?

祭祀祖先是中元節的重頭戲,在小佛家,每逢祭祀這一天,便會早早的準備好「刀頭(一個方正的熟豬肉)」、酒、香蠟錢紙,傍晚時分開始祭祀,我媽邊燒紙錢和紙布,一邊嘴裡念叨希望祖先們保佑家人平安之類的話語,如果是祭祀外公那邊的祖先,必須先用石灰圈一塊地,一邊燒紙一邊喊祖先們前來接收,怕他們不能收到後代們的孝敬。

送小鬼一般是在天黑後進行,用一隻破碗裝著一點剩飯和水,在離家較遠的地方燒紙錢,希望那些遊走在家中的孤魂餓鬼們領了錢就走,不要打擾我們的家人。

有人說,中元節的祭祀活動是一種封建迷信,而小佛認為確實一種文化的傳承,這種文化的便是「孝」,是後輩對祖先的緬懷和對自己家庭平安的一種祈求。

關於中元節即日這件事,你怎麼看?同時歡迎大家討論交流關於中元節的民俗活動。

參考資料:《東京夢華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中國「最丑皇后」,卻與妲己楊玉環並列,是史上著名紅顏禍水
一場小型戰役,犧牲2名抗日名將,戰後查明真相,黑手卻是自己人

TAG:小佛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