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貫穿中國傳統文化長河的核心是?看這位中醫大咖如何說

貫穿中國傳統文化長河的核心是?看這位中醫大咖如何說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之前,「悅讀中醫」推薦過廣西中醫藥大學唐農校長的文章,廣受好評。唐農校長不僅在中醫學術方面建樹頗豐,更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與人文情懷:

中醫學思想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想要對其有更高層面、更深程度的理解,必然需要追本溯源地反求於中醫文化思想之根——何為中醫與國學的共同歸宿?(點擊閱讀)

面對即將離開大學校園的中醫學子們,「做一個永遠幸福的人」是唐農校長對他們最衷心的祝福,「如何做一個永遠幸福的人」是讓學子們受益終生的最後一課(點擊閱讀)。

今天,小編再次為大家推薦一篇唐農校長的佳作,聽他談一談,貫穿中國傳統文化長河的核心是什麼——

關於「道」概念於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以貫之的思考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廣博精微,先秦子學、兩漢儒學、魏晉玄學、隋唐釋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不一而足。但就淵源言,整個文化長河的基礎在先秦子學,或存於先秦的經籍中,其代表即孔子刪述之六經。這麼說吧,秦後的儒、玄、釋、理、朴等,庶可從先秦子學中探尋到它們產生或融合的基因。

那麼,先秦文化里是否存在著一個核心概念,貫穿在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中呢?存在的,這就是「道」。道家講道,儒家也講道,但先秦文化,道概念的名與實是同一的。另外,道之外,還有德,還有仁,還有義,還有禮,還有智,斯皆為先秦子學的重要概念。那麼,道與其它諸概念又是一個什麼關係呢?弄清這些關係非常重要,特別是疏理好道與德、道與仁、道與禮的關係,於新時代吾國學術思想之繁榮和民族精神之張揚有很大意義。

中國最早有文字可考的文化在商代。商代有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種專門拿來占卜祭祀用的。「尊神祀鬼」是殷商人的特點。帝是他們崇拜的最高神,帝在甲骨文里代表一種花蕊,象徵生生不息的本根,也即對生殖的崇拜。僅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從發軔之初就蘊含了追尋生命根源的意識。

到了周朝,人們不再相信自然鬼神,天成為了至高神。那麼,天根據什麼來保佑人們呢?根據德。「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故周代把「德」看作是取得天命的一個核心。但國內學術界一個比較權威的觀點是,周代的「德」主要還不是指內心的道德,而是指外在的禮儀。周朝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朝代,「遵禮敬德」是周人的一個顯著特點。從現在的觀點看,德是作為天之本體即道的性用顯現來認定的,依據主要是老子的《道德經》。雖然《道德經》是周朝後期春秋時期的東西了。但文化的形成與定型有其內在的相對穩定性,如基因的穩定一般。余以為,周代這個德主要還是與「道」相應的「德」,亦即道之「得」也。外在的禮儀正是對這種德的敬畏的體現,而且這種文化形式一直傳承了下來,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周朝春秋以前,因於道而重於德,因於德而重於禮,應當為該時期文化傳統的主要路線。《周禮·大宗伯》有一句話,「以禮樂合天地之化」,斯「天地之化」就是道的德行。天地之化如此精彩,天地並沒有因此而向世間鼓噪,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也。這個時期,人們與之相應的德行亦是近乎天然的、自覺的、本能的。

《中庸》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天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為大也。」因此,我們可以如是觀:德於萬物的性用是並育不相害、並行不相悖的,小德雖各有川流,但到了大德就敦化為一了,歸攏於道了。從這裡,我們可窺見到後來名相上被稱為「仁」的影子,只不過在周朝前期其敬畏的德行所顯現出來的「仁」如上所述,是近乎天然的、理所當然的、本能的。

到了春秋時期的孔子時代,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孔子進行了儒家思想的變革,變革最重要的就是把日趨外在的禮儀規範轉化成為一種內心的道德自覺——仁。而為什麼孔子會竭力進行這種變革呢?主要是周朝後來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階級現象日趨明顯,道心衰落,人之私慾心漸佔上風,出現了「禮崩樂壞」。這個「禮崩樂壞」之實質就是人心不古,人心不仁,德於人心漸漸喪離。孔子提出要恢復人心之仁,一個現成的方便就是恢復周禮,恢復「尊禮敬德」,而所謂「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個「仁」成為了人為強調的德行了,即歸仁的目的就是重建社會之德,重建社會之德的目的就是使人心重趨與道之德合一,最終的落實還是在一個道上。禮固然是人心歸仁最大的方便,但是,禮之強調愈發折射出社會人心之德的喪離與禮的銷落。故《道德經》曰:「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道德經》更直接地描述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者,寓示了人們的一種理性覺察與反省,以及其後,人們心路的一種漫長的返樸歸真或曰歸仁返道歷程的開始。這個過程是自覺的,亦多少帶著無奈和辛酸。禮雖然是歸仁返道的方便,但卻是一種規定,歸根究底,由禮歸仁返道,是一種被動之舉。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天然地直覺地奉行著與道相應的德,仁可以不強調,禮可以不強調。而這種自然地融合道德的表現,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是時,如果我們以世俗的眼光強以一個名相來描述這種與道相應的天然的「德行為」,大概可近乎定義為後來俗稱的仁與俗稱的禮,但斯時之德煥發出的仁和禮的光澤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說,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學問其旨趣最終在道而不在其它,猶如以手指月,只要看到月,手指就是多餘的。若一切以禮為準,包括學問,則終成削足適履之蔽。禮終是方便、是手段、是次第。復禮其標也,合道其本矣。然當今世界,物慾橫流,人心蒙蔽,這個禮又是需要萬分強調的,但這個強調究非最終旨趣,復禮而不忘初心方是正經。

或有追問,法與禮的關係又是如何呢?或可以說,在中國古代,禮法是合流的、禮法是互輔的。如果說,禮是為了維持人心和社會秩序而與仁、義、德、道相應的基本遵循,那麼法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底線了。如果說禮還側重於給人心一個指導,從人心上解決行為的規範,那麼法就是很現實很具體的了,只要違犯了就依法刑罰,那是不管你人心不人心的。但是古之律法的制定,仍然是以傳統的道德禮義為起碼基礎的,雖然在中國古代,「法自君出」,即律法的制定與維護皇權密切相關,但皇權的確定在每個朝代仍然是打著道德仁義的旗號的,所謂「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個天,就是指「道」了,曰「替天行道」。因此,中國的法治歷史,是強調禮法並進的。或曰,法在前,禮始終。而禮者,乃是人之靈魂融入道德的大方便、大所欲。

欲進一步說明的是,《中庸》曰:「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此德性、此廣大、此高明,實指道之性耳。即曰,問學也罷、盡精微也罷、道中庸也罷,皆要契合道德,道德是前提。此後《中庸》緊接著說:「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這個「故」、這個「厚」其實還是那個最初與道德相契的自然而然的東西,也就是我們的初心,謂知新從溫故出,崇禮從敦厚來。即新也罷,禮也罷,皆應從道德出來。近人如牟宗三、余英時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重於道德而疏於「知性」,即缺乏如邏輯數學與科學知識的旨趣。余以為二人誤矣,一時糊塗。中國古聖人謂「盡精微」、謂「知新」、謂「發育萬物」實則包括這個「知性」所蘊含的實用知識的發明和運用了,只不過強調斯「知性」首先要契符道德的精神。比如核武器造出來了,但這是需要用道德去駕馭的。這個觀點正是當今世界要非常強調的呀!這些就是古聖人的深邃了。

講了半天,道是什麼呢?講「道可道,非常道」,或摸不著頭腦;講「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或難著邊際。其實,道就是那個天地萬物同源的母體,是所有物象歸一的本源,是天人合一的不二緣由。我們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這個「天法道」如何法呢?「天法道」一個基本法性,即體現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若將己心歸天心,歸天心即歸道心,人自然也融入一種「行健」當中,一種健康當中。君曾見天之病乎?其唯健矣!天其無私,普覆大地,並育萬物。其實所謂「仁」的表現就是一個無私、無分別,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孟子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亦其仁矣。仁的本質說到底就是無分別,愛之無疆。這便是為什麼仁是返德歸道的大方便,但仁仍不是真正意義的道,仁只是一種人心之趨向,一種個體生命狀態,斯生命狀態如時雨之潤、如春陽之溫,是天地間的人、天地間的物的主動和諧與兼容。仁其至矣乎者,便是一種處於和諧與兼容而不自知的天然狀態,這就是德。斯德就是與道相應的流露了,是道本質自然而然的顯現,這亦是所謂的可以「贊天地、與天地參」的大生命狀態。斯狀態之通暢,美言蓋不足以形容。或可以說,禮與仁是尚有痕迹的善,是自心約束的善,而德則是了無痕迹、行之而不自知的善了,或曰是性了,所謂《易傳》曰之「繼之者善,成之者性」的「性」了,小「刺」都沒有,化矣哉!所謂「德輶如毛」,所謂「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矣。

這裡還想討論的,是《尚書·大禹謨》的一句名言,其被稱為中國歷代帝王十六字治國心法,曰:「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如何理解呢?相對言之,此處「人心」蓋指個人私心、私慾;「道心」就是自然之心、或曰公心。「惟精惟一」者,一種看法比較直接,即精純專一;另一種看法把「惟」作「思」解(《說文》),意為專註於精神,守住先天一性,此似與老子之「抱元守一」相副。「元」即元神、精神,「一」即道、或道心。而「允執厥中」的「中」,一般亦有兩種理解:一是「厥」作其解,其指前句的「精」「一」,「允執厥中」即真誠地執守「精一」其中,這個「中」與「精一」相應;一是指「人心」與「道心」兩者在思想上的持平。就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立場和語境而言,整個句子比較合理的詮釋是:人心的私慾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得其真的。只有集中精神,守住先天一性(道心),思想上精誠持平人心與道心,執兩御中,才能治理好國家。這裡給我們的啟示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對社會的治理,應該是道心與人心、公心與私心的共存與兼顧,這背後關係到的是一個現實和諧性問題、一個理性考量問題。但不管我們如何「中」、如何持平兼顧,道心總是必需挺在前面的,即是說對於人心和道心,《尚書》最終仍然有著自己的價值趨向。這既堅持了傳統的基本信念,又不悖於今日的唯物史觀立場。中國古聖人的理性和智慧,耐人尋味而一至如斯。

《道德經》有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這個「一」,自然就是「道」了,或曰「道德」。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倘抓住了這個道、這個德,就緊緊扣住了其源流命脈,也就能一以貫之。不管怎麼變,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莊子曰「此之謂本根,可以觀於天矣」,誠哉斯言。

本文部分內容為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唐農所作,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手術傷元氣、不能加強營養……別讓這些誤解影響腫瘤的治療
舌診、問診、脈診……哪個好學?哪個實用?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