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玄奘西遊取回了佛經,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聞,跟《道德經》有關

玄奘西遊取回了佛經,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聞,跟《道德經》有關

《西遊記》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佛祖如來覺得天下四大部洲,只有大唐所在的南贍部洲不信佛法,而且只有小乘,解說也是眾說紛紜,沒有個定論。於是就在四大弟子中選了金蟬長老下凡為僧,然後在歷經十萬八千里,從西天靈山大雷音寺取回大乘三藏真經。

而在真實的歷史中,玄奘取經歸來之後,一直在組織翻譯佛經的工作,唐王李世民也很支持,在京城給他建了一座大雁塔,專門用來收藏和翻譯佛家經典。並為他所創立的法相宗作序立碑,那就是《大唐三藏聖教序》,今天仍然完整地保存在慈恩寺中。

其實玄奘西遊歸國,太宗曾有讓他「東遊」返回印度之意,只是這件事不為人所知,要帶回去的就是翻譯成梵文的《道德經》。如果這件事成真了,「老子化胡」的故事就真的實現了。

當年玄奘歸來之後,組織了當時全國最有名的高僧一千多人,一起翻譯自己從印度帶回來的三千多卷經書。李世民看了之後就很有感概,心想這個文化輸出真實厲害啊,古天竺數百年前發明的文化,還能讓無數人捨身取義捨生求法。

想我大唐巍巍盛世,為何就不能也向別人輸出自己的文化呢?

當時官方最推崇的就是道教,幾乎要變成了國教,是後來武則天上台之後,才讓佛教興盛起來的。

於是李世民就跟玄奘法師商量:大師啊,既然你去了一趟天竺,路況也熟悉了,而且精通梵文,能不能再辛苦你一趟,我們把自己的寶貝經典《道德經》反過來翻譯成天竺的梵文,然後再給他送回去,也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們大唐的文化也很厲害?

玄奘支支吾吾一陣,有些為難。但是畢竟皇帝開了金口,怎麼樣也得試試,不能隨便敷衍。唐太宗還很貼心地派給他當時兩個非常厲害的道士,算是道教的高手,配合玄奘一起搞翻譯工作。

誰知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道德經》翻成梵文,那可不是多一點點難度。首先,即使是用漢語,要想把它解釋清楚已經很費勁了,更何況還要翻譯回去變成梵文。比如老子的核心概念「道」要怎麼翻合適?

玄奘大師最早想到的是用「末伽」,這個次在印度梵語里就是「人言」之意,可是旁邊的道士就不服了:「道」最重要的義項乃是「智慧」和「規律」吧,那何不把它翻譯成「菩提」呢?

玄奘也很為難,找來找去,也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爭來吵去,始終無法順利開展。這個計劃在一開始就受到了極大的障礙,死於襁褓之中,因為太難了,太宗也不好太難為人,也就沒了下文。

想想當年如果太宗這個神來之筆實現了,還真是一個佳話,《道德經》的西傳如果早上一千多年,也不知道會對印度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弄不好現在去了印度,大家過年都統一習俗貼門神春聯了。想想這個場景都很壯觀,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信仰同一個宗教,加起來就是近三十億,真是不敢想。

那明清的才子們就可以再寫一個《東遊記》,所謂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唐僧再次出發,這次是把《道德經》送給他們。

不過《後西遊記》倒是有的,說的是幾百年後,對於佛經的解釋已經亂了套了,上次是經文亂套,這次是經解亂糟糟,於是唐僧的後人唐小僧,以及孫悟空的兒子孫小聖,再找來豬八戒和沙和尚的後代,又一起組團出發,前往天竺求真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故事還是相當精彩的,當然跟《西遊記》比還是有差距,不過裡面的想像力,還是故事的邏輯性就比《西遊記》要強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符號帝國 的精彩文章:

《道德經》與人體養生科學,一代高僧為什麼要喝酒吃肉?
歷史上的鳥國真的存在嗎?《山海經》中少昊為何被稱為百鳥之王?

TAG:符號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