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十二緣起 緣起分別緣(1)十二支次第分別(1)辨為緣(1)

《瑜伽師地論》十二緣起 緣起分別緣(1)十二支次第分別(1)辨為緣(1)

《瑜伽師地論》十二緣起(20)

緣起分別緣(1)

十二支次第分別(1)辨為緣(1)

《瑜伽師地論》卷第

八、緣起分別緣

八、一、十二支次第分別

八、一、一、辨為緣

八、一、一、一、無明緣行

八、一、一、一、一、望與無明為緣

八、一、一、一、一、一、約不如理作意辨

八、一、一、一、一、一、一、問

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何因緣故,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第九、「分別緣」中:合以三十門分別。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合以二十七門分別。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第一、一一支問答分別,無明有二問答。「彼唯是不斷因故」等者:不正思惟、與無明作不斷因,不能作雜染因,體非染故。何者不起非理作意、而有緣起,故名︰不斷因,非雜染因。此中,景有二解:一云:不如理作意者,約現在無明相應、不正思惟說,此由無明故染,不能染無明故,不說為:無明因。二云:是與過去無明相應作意。問:若然者,過去作意與無明俱,何故唯言:作意與無明作不斷因,不言:過去無明、與現無明作不斷因耶?答:雖有無明、而力劣故,故不說。作意力強,故約其問答也。又此作意體,備述兩釋:一云:遍行作意。二云:遍行思數也。

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十二緣起裡面第一個是無明,「無明」有沒有因呢?「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無明是怎麼來的?由不如理作意來的。若是這樣的話「何因緣故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無明」是由「不如理作意」生起的,只說無明,為什麼不說不如理作意?

八、一、一、一、一、一、二、答

答:彼唯是不斷因故,非雜染因故。

答:彼不如理作意「唯是」,只是不能斷無明,不能使令無明中斷的一個因由。「非雜染因故」,它不是無明雜染的原因。無明雜染不是由不如理作意來的,所以就沒有說不如理作意。

韓清凈《披尋記》:「彼唯是不因故等者:不如理作意唯能障彼治,是故名彼是不因。然由不能染污明,是故名彼非染因。

「謂不如理作意唯能障彼無明對治,是故名彼是不斷因。」不如理作意只是能障礙無明的對治,因此名不如理作意是無明不能斷除的原因。

「然由不能染污無明,是故名彼非雜染因。」由於不如理作意不能染污無明,因此說不如理作意不是雜染因。

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樣講呢?

八、一、一、一、一、一、二、一、由非染污

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雜染因,說緣起教。無明自性是染污,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無明,然由無明力所染污。

「非不愚者起此作意」,誰生起不如理作意?「非不愚者」,不是不愚痴的人會生起這種作意,也就是說有無明的人才會生起不如理作意。

「依雜染因說緣起教」,十二緣起的聖教,它裡面有原則的,什麼原則呢?要是染污的,才把它列在十二緣起裡面。「無明自性是染污」,無明的體性是染污的,所以把它列在無明裡面。

「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不如理作意的體性不是染污性,就不符合緣起的規則。「故彼不能染污無明」,不如理作意,雖然能夠為無明作因,但是它不能染污無明。「然由無明力所染污」,不如理作意本身是不染污的,但是由無明的力量把它染污了。

韓清凈《披尋記》:「非不愚者起此作意者:不如理作意亦以因而生。若聖者已,此不如理作意亦。由此前彼唯是不因,明未斷時以不如理作意因故。

「謂不如理作意亦以無明為因而生。」不如理作意是因為以無明為因而生。

「若諸聖者無明斷已,此不如理作意亦無。」若是諸多成就聖道的聖人將無明斷除以後,這不如理作意也不會再生起了。

「由此釋前彼唯是不斷因,謂唯無明未斷時,說以不如理作意為因故。」由這裡解釋前面不如理作意只是無明不能斷除的一項原因,是說無明沒有斷除時,仍會以不如理作意為因的緣故。

八、一、一、一、一、一、二、二、由非業因

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等者:謂生雜染、由業雜染起,業雜染起、由煩惱雜染,故言:由彼之所熏發。業體謂行,初因即以無明為體,雖諸煩惱皆業初因,無明獨十一勝事,故偏說之,謂所緣等,廣如經說。《俱舍》云:無明不說因,生死應有始,老死不說果,生死應有終。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故十二支,無始輪迴。補闕云:生雜染體,由業煩惱二緣所染,業因煩惱一緣染,故所生:謂初無明。無明不由作意所染故起,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為緣起初。

「由非業因」,「不如理作意」不是「業雜染」的原因,所以也就不列在「緣起」裡面。

「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生雜染」,在五道裡面現出來色受想行識了,都是染污的。染污是怎麼來的呢?因為造了福業、是非福業、不動業,得到果報了,才有「生雜染」的現起。「生雜染」是業煩惱力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業的開始的因緣,最初的緣起就是「無明」了。不如理作意是與煩惱相應的作意,明確的指出來煩惱及業主要是由無明引發,而不是不如理作意。

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

所以就不提不如理作意了。

八、一、一、一、一、二、約自體辨

問:何故不說:自體為自體緣耶?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問:何故不說:無明自體為自體緣耶?答:由無明自體、若不得余緣,於自體雜染不能增減,故自體非緣。

問:什麼原因不說「無明」的自體,為自體「作因緣」?過去的無明為現在的無明作因緣,可以這樣說嗎?為什麼不這樣說,要說不如理作意為無明之因呢?

答:由彼自體,若不得余緣,於自體雜染,不能增長、亦不損減,是故不說。

答:由彼無明的自體,若不得其它的因緣來影響它的話,無明自體的雜染不能增長,它也不損減、也不減少。「是故不說」。所以沒有說無明自體為自體因緣,本身沒有這個力量,所以不說了。

韓清凈《披尋記》:「何故不自體自體等者:此中答,且約無為論知非不遍通一切,初,是故舉說

其中的問答,是約無明為論,應當知道自體不能為自體緣並非不是遍通於一切十二支,十二支中諸支都是自體不能為自體緣,然而無明是十二支中的初支,而且無明煩惱的力量殊勝,因此舉無明為例說明。

延伸閱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問:無明為有因不?老死為有果不?設爾何失?若有者,緣起支應有十三或十四;若無者,無明無因、老死無果,應是無為。答:應作是說:「無明、老死雖有因果,而非有支,故無十三、十四支失。」無明因者,謂不如理作意。老死果者,謂愁、悲、苦、憂、惱。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謂前無明。老死有果,謂後老死。過去、未來無明、老死有多剎那,故無十三、十四支失。」

有餘師說:「無明有因,謂前老死。老死有果,謂後無明。以現在愛、取即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處、觸、受即未來老死。若說受緣愛,即說老死緣無明。猶如車輪上下迴轉,終而復始。如是有支無始相續,雖有因果而無十三、十四支失。」

八、一、一、一、二、望與行為緣

八、一、一、一、二、一、約二愚辨

問: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揀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行」有三問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等者:三惡趣苦、相狀易知,名:世俗苦。人天趣苦、微隱難了,聖智所知,名:勝義苦。或有釋言:八苦之中,《對法論》說:前七,名:世俗苦。第八苦,名:勝義苦。若作此釋:第八行苦、既通五趣,應唯迷惡趣,亦起福、不動業。前之七苦、既通人天,應唯迷善趣,亦造非福業。苦苦、壞苦、行苦,並通五趣故。由此故知:前釋為善。彼世俗、勝義苦,依別麤細、易難知說,此世俗、勝義苦,依趣總相、凡聖境說,亦不相違。福不動業:近因等起、唯近善思。遠因等起、以無明發,迷當果故、說痴為緣。若非福業:近因亦以無明為緣,迷當果故。

問:福行、不動行還是由智慧發動的,為什麼仍然說也是以無明為緣呢?

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

答:「由不了達世俗」,由於有無明的關係,不明白「世俗苦因為緣」世俗的苦因為緣是什麼呢?世俗的人,就是一般社會上的人,也知道老病死是苦,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是樂的。若是有了無明,不了達世俗苦因緣故。「起非福行」,不知道做了這種罪過的事情,將來是要受苦的,這個不知道就是無明,所以「仍說用無明為緣」。

「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就會造惡業,第二個造福業、不動業,那是那一個無明造的呢?由彼「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由於那個人,就是我們了,不明白,從勝義諦上來看,天上的人還是苦。人間的富貴榮華也好,天上的富貴榮華,乃至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那個最殊勝的禪定,那還是「勝義苦」,在勝義上來說,也都是苦惱的境界,並不是樂,那麼這麼還是「無明」嘛。「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所以他也就會創造一種…這種福德應該是稍微大一點的福報,就是在廣大的地區,為人民、對人民有貢獻,有貢獻的,或者是在佛法僧裡面有大的功德。那麼這個事、這種人,他還是有無明的,有執著心的,他做了功德有執著心,那還是「無明」。「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他不知道這是勝義苦的因緣。你若不做這種功德,你不能生天;你不修這樣的禪定,你不能到色界天、無色界去,那麼這樣呢?而去到人間也好到、到天上也好,雖然也是不錯。但是在佛菩的薩來看那裡還是苦,並不是樂,所以「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

「勝義」什麼意思呢?這種苦要通達勝義的人才能知道,就是聖人才能知道。聖人才能知道世間富貴榮華是苦,天上的禪定境界也是苦;凡夫不知道,所以叫做「勝義苦」。世俗苦,世間人是知道的;勝義苦,世間人不明白。心情是不感覺苦,也不感覺樂的時候,不苦不樂的境界這還是苦,但是凡夫不知道,要聖人才能知道,所以「勝義」。

所以「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也不知道苦、空、無常、無我,造五戒十善的功德,就生福了;努力的去修行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成就「不動行」了。這也是「以無明為緣」的。

韓清凈《披尋記》:「由不了世俗苦因為緣等者:苦苦、壞苦,名世俗苦;行麤重苦,名勝苦。世俗苦因,即苦受;勝苦因,即不苦不受。如愚夫於受中多生染,及於苦受多生瞋心,由是因起非福行。又於不苦不受中心生倒。勝功德,或出離,故造福行及不行。造斯行依教法或依法,起思及修心;然不如理作意思惟,於功德或出離,痴所覆藏;是故亦彼以為緣

「苦苦、壞苦,名世俗苦;行麤重苦,名勝義苦。」苦苦、壞苦,名為世俗苦;遷流不息麤重的行苦,名為勝義苦。

「世俗苦因,即苦樂受;勝義苦因,即不苦不樂受。」世俗的苦因,是來自於苦受及壞苦;勝義的苦因,是來自不苦不樂受。

「如諸愚夫於樂受中多生染著,及於苦受多生瞋心,由是因緣起非福行。」愚痴的凡夫於所生起的樂受中多分會生起貪愛染著,及對於生起的苦受多分會生起瞋心,由此因緣而造作非福業的惡行。

「又於不苦不樂受中心生顛倒。」又於不苦不樂受,心中生起顛倒,並不認為是苦。

「見勝功德,或見出離,故造福行及不動行。」觀見造善的殊勝功德,或是觀見禪定能出離欲界的苦惱,因此造作福行的善業及修禪定的不動行。

「造斯行時,雖依教法或依誨法,發起思擇及修習心;」造作福行及不動行時,雖然是依止聖教所教導的方法或依止聖教所訓斥教誨的善法,來發起思惟決擇及修習的心;

「然不如理作意思惟,於見功德或見出離,痴所覆藏;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然而由於無明所引的不如理作意思惟,雖然能觀見殊勝功德或能觀見必須出離欲界苦惱,仍是被愚痴所覆蓋隱藏,不能真正出離三界;所以也說造作福行及不動行以無明為緣。

八、一、一、一、二、二、約三業辨

問:如經中說:諸業以貪瞋痴為緣,何故此中唯說痴為緣耶?

問:作福業、作罪業,作不動業,是從什麼因緣創造的呢?「以貪瞋痴為緣」,不是貪心,就是瞋心、再不就是愚痴心,所以才會有種種的業的創造。經裡面說以貪瞋痴為緣,為什麼只說「愚痴」的無明為緣,而沒有說那貪瞋為緣呢?

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貪瞋痴緣,唯生非福業故。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等者:三不善根:唯生非福,痴不善根:通福、不動。故《唯識》說:有下無明、能發上行。不爾,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猶未起故。故痴不善根:通發三業。問:發業有助正,說:正無助法,潤生有正助,說:正無助法。答:一因不假多,說:正無助發。資緣必假數,故:正助俱陳。

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這裡面不是個別的說福業、非福業、不動業,這三種業通是以無明為緣的,而去造福業、非福業、不動業的。

若說是貪瞋痴為因緣,說會造業,它只是造非福業說的。若無明為緣,能造福業、還能造不動業,也能造非福業。若無明為緣,它裡面的涵義就廣大了;若只是說貪瞋痴為緣,範圍小一點。所以「通說福、非福、不動業」,所以就說無明為緣了。

「貪瞋痴緣,唯生非福業故」,如果說以貪瞋痴為因緣,那只是說創造了一些不可愛的果報,所以叫做「非福業故」,非福業所感的苦惱果報。

韓清凈《披尋記》:「此中通福非福不動業緣者:為緣遍一切,已如前。今福、不動業,彼以無貪其因,非、瞋起。、瞋不遍,是故不;唯明遍,故偏之。

「無明為緣遍一切業,已如前說。」以無明為緣,能遍一切福、非福及不動業業,已如前文所說。

「今顯福、不動業,彼以無貪、無瞋為其因緣,非貪、瞋起。」這裡顯示修福業及不動業,必須要以無貪無瞋為因緣,沒有貪瞋的心才會去修福業和不動業。

「貪、瞋不遍,是故不說;唯無明遍,故偏說之。」貪、瞋不能遍於十二支,所以不說貪、瞋。只有無明是遍一切煩惱、遍一切行、遍十二支,因此說無明緣行。

八、一、一、一、二、三、約緣行辨

問:身業、語業,思所發起,是則行亦緣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

問:「身業、語業」,身業的活動、語言的活動是「思所發起」,由思心所發動的。

「是則行亦緣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這樣說呢,身業、語業的行,不只是無明緣行,行也能緣行的,「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為什麼十二緣起裡面只說無明緣行呢?

答: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依發一切行緣而說」等者:不但唯說:身語行緣故,不說:思為身語緣;及依生善染污思緣為說故。說:無明為緣,不說:無記行緣,身語二行唯無記故。但說:無明發諸行故,近能發起身語意三善染污故。補闕云:思雖發起身語二行,而不發思。無明通發一切諸業,是故但說:無明緣行。又,三業以思為性,無明緣行、即生善不善思,是故不言:思緣行也。

答:「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這是第一個理由。無明能夠普遍的發動一切的行,為一切行做因緣。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無明都能發動出來,所以就說無明緣行。思心所也能發動出來行,它只能發出身業、語業的行,那就是不是廣,不是普遍的,那個涵義是狹窄的,所以就不說了。

「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這是第二個理由。思心所能發動出來善的活動,「生善」生出來善的活動,或者是發動出來染污的活動,由內心的思心所發動出來這兩種活動。但是有的時候思心所發動出來是無記,並不是善、也不是惡。若由無明發動,那就比思心所來的力量大,所以依無明來發動「生善、染污」的作緣,所以就說無明,而不說思心所了。而思心所發動出來的因緣,也是由無明發動的,所以無明是最根本的,所以就說無明緣行,而不說思心所了。

韓清凈《披尋記》:「起一切行故等者:身意行,名一切行,明遍,是故之。思,唯二非遍,是故不。又為緣,能生善、染污思,用殊勝,是故之。思,或時無記用非勝,是故不

「身語意行,名一切行,無明遍發,是故說之。」身行、語行、意行稱為一切行,無明普遍能夠發動這三種行,因此說無明緣行。

「思發身語,唯二非遍,是故不說。」思只能發動身語二種而不能遍於三種行,因此不說。

「又無明為緣,能生善、染污思,業用殊勝,是故說之。」又無明為緣,能夠生出善思、染污思,於非福業的時候有染污思,於福業及不動業時有善思,它的作用特別殊勝,因此說無明緣行。

「思發身語,或時無記,業用非勝,是故不說。」思心所發動的身業、語業,有時是無記,作用功能不如無明殊勝,因此不說。

延伸閱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問:此經中說無明緣行,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

答:余經亦說無明因行。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緒,謂生。」如說生為老死因,乃至說無明為行因。

問:一經雖說無明因行,而多經說無明緣行,有何意耶?

答: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染污、不染污行。

1、複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罪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罪、福、不動行。

2、複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因緣;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四緣。

故多經說無明緣行。

問:何故但說無明緣行,而不說行緣無明?

答:亦應說行緣無明,而不說者,當知是有餘說。

1、複次,無明緣行,勢力隨順親近強勝;行緣無明,則不如是。

2、複次,無明緣行,其義決定;行緣無明,則不如是,以阿羅漢有漏業不生無明故。

3、複次,行緣無明,由無明力。如〈契經〉說:「非理作意,由痴生故,能引無明。」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4、複次,行於無明,但有緣義;無明於行,有因有緣,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5、複次,此(大因緣法門)經中說:時分緣起,前位諸蘊說名無明;後位諸蘊說名為行,前因後果,展轉相引,是故不說行緣無明

八、一、一、二、行緣識

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

問:「識亦以名色為緣」,明了性的識,「以名色為緣」,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十二緣起裡面只說行為識的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而不說名色為識的緣,不那麼說,是什麼原因呢?

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等者:謂行能引現識種子、能生後有識現行故;非如名色、但為根境、能生識也。「答:識能為彼新生因故」等者:由識入胎、為新生因,總報能為別報緣故。或由識種、為名色親因、令新生故。此說:名色初結生義,准下識入胎。前說為善。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又,三界生識因必遍,故此偏說。

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由無明發動出來的種種的福行、罪行、不動行,因為有無明的關係,這個「行」能夠為識作雜染的因緣,能令識雜不清凈,行的同時熏習識乃至受五法的種子。這樣創造了以後,「能引、能生後有果故」,它就能引發出來識、名色、六處種子的果。能生出來「後有」的生老死的「果」,能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就說行為緣識。

「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這底下是說不以名色為緣的理由。「非如名色」名色支,能為識作依止處,為識作所緣境,能令識生起而已,它沒有無明的力量,能令「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的力量,不能引生後有的異熟識。。

韓清凈《披尋記》:「為識雜等者:異熟識為一切諸業雜染之所熏,由此方便,受後有新生種子,於生中所起後有所名色、六、觸、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即後有果。

「謂異熟識為一切諸業雜染之所熏習,由此方便,攝受後有新生種子,」異熟識,是由於諸業雜染的熏習成就的,由於業雜染的熏習,能夠攝持後有的新生種子,這些新生的種子,「於當生中所起後有所攝名色、六處、觸、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即後有果。」於將來的生支中生起識的現行後,後有果報識中所攝的名色、六處、觸、受,四法就會次第而生,這些名色等支就是下一生的果報。

延伸閱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問:此經中說行緣識,有餘處說名色緣識,余處復說二緣生識,如是三種有何差別?

答:行緣識,說業差別;名色緣識,說識住差別;二緣生,說所依、所緣差別。

1、複次,行緣識,說初引時;名色緣識,說引已守護時;二緣生識,說守護已增長時。

2、複次,行緣識,說續生時;名色緣識,說續生已安住時;二緣生識,說安住已領納境時。

3、複次,行緣識,說業名色;名色緣識,說異熟名色;二緣生識,說所依所緣名色。

4、複次,行緣識,說惡趣識;名色緣識,說欲界人天識;二緣生識,說色無色界識。

脅尊者言:「行緣識,說中有識;名色緣識,說生有識;二緣生識,說本有識。」

有餘師說:「行緣識,說染污識;名色緣識及二緣生識,說染污、不染污識。如染污不染污,有覆無覆,有罪無罪,退不退,應知亦爾。」

復有說者:「行緣識,說緣支位識;名色緣識,說名色支位識;二緣生識,說六處支及後位識。」

喜歡作者請掃碼

文|觀諸法如 校勘|如檀 排版|如梵 編輯|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 緣起差別(6)愛差別、取差別
敦煌壁畫里熱鬧的「動物世界」,溫馨有愛!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