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賣葯不如賣藥店賺錢」已經翻篇,連鎖藥店併購陷入僵局

「賣葯不如賣藥店賺錢」已經翻篇,連鎖藥店併購陷入僵局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八點健聞,撰稿|吳靖,責編|子木

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最近否決了公司內部提出的藥店併購方案。他給出的原因很簡單:一是藥店被估值過高,二是政策的不確定性。「有可能一旦出現不利的政策,會導致我們公司『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兩天正在海南博鰲鎮舉行的西普會論壇上,謝子龍多次提及政策的不確定性,而他所掌舵的這家上市公司,「不敢有半點閃失」。

參會的多數頭部連鎖藥店企業負責人與謝子龍一樣,都有著同樣的擔憂。2016年-2017年狂飆突進的連鎖藥店併購浪潮,於2018年開始逐步消退。2019年以來,整個藥店併購市場已進入類似股市的「高位盤整」期——部分賣家可能還在待價而沽,而絕大多數買家早已打消了進一步併購的雄心和信心。

市場正在發生逆轉。資本助推、網路效應等併購市場的一貫法則,在連鎖藥店這一領域遭遇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巨量資金確實砸下去了,但網路效應並未產生,藥店的效益也並未明顯提升。當前形勢宛如2017年前後的互聯網醫療市場,高潮退去,買家和賣家,新玩家和舊玩家,都在不期而來的僵局中陷入集體的焦灼。

西普會論壇上,緊張的氣氛瀰漫著整個會場。論壇上,多家頭部企業負責人預測,未來10年會減少三分之一的藥店。有人更加悲觀,現有的48萬家藥店未來將會減少一半。

併購出現價值迷失

在經歷了兩年瘋狂的藥店併購潮後,今年上半年,資本在藥品零售行業停下了腳步。併購現象在藥品零售行業早已有之,但攪動起狂潮的,還是高濟醫療。

兩年前,作為高瓴資本旗下的大健康投資與運營平台,高濟攜上百億資金闖入藥品零售領域,其併購「戰車」高速行駛,在全國收購了上萬家實體藥店,無人可及。

有連鎖藥店負責人在會議上如此調侃,「一個藥店幹了20年 ,可能還掙不到一次性被高濟收購的價格,賣葯遠不如賣藥店賺錢」。

據相關人士透露,原來藥店0.5-0.8倍PS(市銷率)的收購價格,一下子漲到了0.8-1.6倍。(註:市銷率指收購方為被收購方的每1元銷售收入所支付的收購價格。市銷率越高,則被收購標的估值越高)

西恩投資總經理彭國題曾參與過多起資本併購藥店的案例。他見過最誇張的一次併購是:2016年,擁有30多家連鎖藥店的一家公司,意識到併購熱潮帶來的巨大利潤後,一年時間,併購的連鎖分店就達到了130多家。「對方說收購藥店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它轉手賣掉。現在流行賣藥店,只要連鎖數量夠多就行了」。而事實證明,最終真的有資本全盤接手了,這家公司為此大賺了一筆。

收購藥店的速度太快,高估了資本的力量,使得高濟醫療一時無法消化。在論壇上,業內人士普遍評價這是一次「失敗」的併購潮。

「這幾年瘋狂併購的過程中,無論是併購方也好,出售方也好,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出現了價值迷失」。

這種「掃貨」式的併購,不僅無形中抬高了整個行業藥店的估值,更使原本一些有併購意願的頭部連鎖藥店變得更加謹慎,持觀望態度。

「併購價格虛高,買方覺得虧了,大家沒有併購的驅動力了」,彭國題對八點健聞表示。

相比高濟,大多數頭部企業自2018年以來的併購速度已經放緩。當年,4家大型上市連鎖藥店——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和益豐藥房先後發起的併購合計不過近50起。其中,通過併購,老百姓收購了413家門店,一心堂收購了75家,益豐收購了959家,大參林收購了146家。

毫無疑問,形勢正在發生逆轉。

併購與被併購雙方漸行漸遠

根據中康資訊旗下中康CMH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藥品市場(不含藥材、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總規模達16,723億元,較2017年增長5.8%,增長率略有下降。預計2019年,國內藥品市場規模將達17,392億元,增速將繼續放緩,預計年增長4.0%。與2018年相比,各大終端增速均出現下滑。

同時,受醫藥分離、處方外流等政策影響,2018年零售藥店藥品銷售額為2869億元,市場份額較上一年增長1%,為17.2%。以新特葯、生物製品、高價葯為主的醫院三產藥店,2018年銷售額為475億元,市場份額較上一年增長0.8%,為2.8%。

「經濟增長、人口老齡化以及保健意識增強等因素將促使藥品市場銷售規模進一步擴大,但醫改政策、醫保控費、藥品招標價格、集中議價、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葯佔比限制等改革措施仍將帶來持續影響,從而制約藥品銷售規模的高增長。」中康資訊副總裁蘇才華在8月13日西普會上表示。

「隨著市場的逐步冷卻,大量收購轉向經營整合,一級市場買家以大型連鎖藥店為主」,蘇才華分析。

「所有的指標顯示,現在行業到了一個整合的階段了。但是,現在買賣雙方都沒興趣,賣的人覺得這個價格太低了,買的人覺得太貴了,大家都覺得沒有交易的可能,越走越遠,而不是越走越近」,彭國題對八點健聞分析。

以老百姓大藥房為例。從2008年起,老百姓大藥房每年只併購1家左右的藥店,到現在為止只有20多起併購案。據謝子龍在論壇上的發言,老百姓大藥房最近停止了併購。

「我們不是不想發展,只是現在的價格太高,我們背負的商業壓力太大。我不希望在這個時候背負這種壓力前行,我對併購團隊說,我們未來一定是馬拉松」。謝子龍說道。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零售藥店江湖剛剛開始。「這個行業因為門檻不是特別高,可能會有人突然殺進來,因為現在的玩家沒有為自己樹立很高的門檻,所以很容易進來」。

專業藥房能否成為新的選擇

即便在藥店規模已經如此龐大的現在,仍有不少連鎖企業在擴張。

上市企業背負著擴大業務規模滿足績效的壓力,衝刺IPO的企業要把盤子做大。即便是沒有上市的連鎖藥店,為了提升區域市場佔有率,也在自建藥店與收購中小型藥房。

2017年到2018年,中國連鎖藥店的數量不降反升。2018年,全國藥店門店數共計48.9萬家,同比增長7.7%,增長速度創近5年新高。

但因為去年擴張的效果並不理想,今年大多數連鎖藥店都已經放緩了擴張的步伐,不再寄希望於規模效應,更加看重單店是否盈利。

有一家區域性連鎖藥店,原本有100家藥店,由於前期誤判,去年在一家地級市開了30多家新藥店。半年後,因為經營不善,出現虧損,主動關閉了十幾家。

「我們光看了這個區域的人流,卻沒有考慮到原來的門店數量、社區入住率等,高額的房租成本和業績不成正比」。該藥店負責人回憶。

還有一家區域性連鎖藥店,從2018年到2019年,以每年100家直營藥店的速度在擴張。但問題日益暴露,員工管理跟不上擴張的速度,低估了區域間管理差異,經歷了一年半的「痛苦」。該連鎖藥店負責人回憶,某一次,該藥店一次性收購了某地區的20家藥店,當晚要派20個店長去交接,最後只去了一個人:「大家都不願意去新店。」

藥店數量的增加,意味著單店服務人口的平均數在下降。「現在藥店平均客單量下降得很厲害,而頭部企業自建藥店,無形中加劇了行業壓力,這是一件很嚴峻的事情」,彭國題分析。

未來中小型藥房將面臨巨大挑戰,大量中小型葯企將無以為繼,出售或轉型或跨界進入其他領域另求出路。

八點健聞獲悉,目前,一些做藥房生意的工業企業也正在試圖出售其產業鏈中的藥房資產。在藥品零售領域中,這類工業企業不可忽視。在市場上,光上市的兼做藥房生意的工業企業就有29家。這類工業企業曾經大多以生產藥品起家,建立藥房作為銷售渠道,如今藥房生意成為一門並不賺錢的生意。

中康CMH的數據顯示,中小型門店是藥品零售行業門店數中間的主體,佔比最高,同時也是今年經營下滑佔比最高的類型。

「專業藥房」則是頭部企業董事們對未來藥房發展的共識。

所謂專業藥房,其服務對象的稱呼由顧客、消費者變成了患者、病人,商業形態也不同於傳統的平價藥房、商業中心店、社區便利店等,轉而變成了DTP藥房、腫瘤藥房、糖尿病藥房、康復理療健康館、葯診店、國醫館等。

業內人士認為 ,未來藥店的發展方向就是專業藥店和大健康店。最能承接醫藥分開政策的店型是專業店,專業化能力是基本要求,也是政策門檻。另外一種店型是大健康店,是基於健康體驗和健康服務。

從國內醫藥零售行業現狀來說,與日本市場有不少相似之處。其一是受政策影響,醫藥逐步分開,零售藥店需要承接處方延展;醫保控費壓力仍在,醫藥終端市場規模將保持較低增速,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其二是市場飽和度非常高,需要進行內部資源整合,以及多元化經營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日本,醫藥零售業態分為兩種類型:調劑藥房負責醫保藥品、處方藥品的售賣,葯妝店則主要銷售OTC藥品和化妝品、日化產品等一般消費品。從規模上來說,二者可以說是等量齊觀。

在政策及市場推動下,調劑藥房和葯妝店也走向了不同的發展模式,調劑藥局更加專註於處方葯和葯事服務能力的建設,並逐漸發展出輕醫療服務,專業化能力更強。

而葯妝店則向著大健康產品和快消品方向發展,如排名第一的葯妝店松本清在東京開出了全新門店Beauty U,嘗試不同於葯妝店中藥品、化妝品、食品混合經營的模式,全面進軍化妝品行業。

那麼未來國內醫藥零售行業是否也會走向日本模式呢?即醫藥嚴格分家,專業藥房和葯妝店平行發展,連鎖化成主流。目前看,這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五大行集齊「超級牌照」,資管領域初變局
QQ軌跡刷屏:一流的起牌,二流的牌技,三流的營銷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