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佗給曹操開顱,100%會失敗?看一看中醫人體解剖歷史再說!

華佗給曹操開顱,100%會失敗?看一看中醫人體解剖歷史再說!

三國演義中,曹操讓名義華佗為他治療頭疼病,但華佗認為需要劈開曹操頭顱,才能取出病根「風涎」,徹底治好曹操頭疼。多疑的曹操認為華佗想要殺死他,於是就以刺殺的罪行將華佗關押拷打致死。

那麼,華佗給曹操開顱,真的必然失敗,而不能成功嗎?相信90%以上的現代人,都會認為華佗開顱治病純屬天方夜譚,根本不可能成功,只能當成笑談而言。然而,有學者卻指出,中醫的偉大成就現代人不懂!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由於傳統倫理道德阻礙,甚至《唐律疏議》中「殘害死屍」罪大惡極,所以中醫不能人體解剖,自然不懂外科手術,無法開顱治病。即便神醫華佗,雖然被譽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但估計掌握的外科知識也極為有限,不足以開顱治病。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翻開中醫發展史,就能看到中國醫學和人體解剖學的輝煌成就,現代人的確知之甚少。

先看一個考古重大發現:距今5000多年的重慶大溪遺址考古發現,其中一具35歲左右的男性屍骨,被六支骨鏃分別從鎖骨、肋骨、胸部等處刺入,精準的刺中死者的五臟六腑(見下圖 )。

學者研究之後確認,這是古人有意為之,而非偶然刺中五臟六腑。可見,早在5000年前,中國先民就掌握了一定的人體解剖知識,否則不會這麼精準,或許這是中國外科醫學的起源。

掌握了初步的人體解剖,並不足以讓華佗開顱治病,然而從文獻上看,中醫人體解剖後續成就令人震撼。

《山海經》中記載,「帝令祝融殺鯨於羽郊,鯨復生禹」,這句話的具體解讀是「鯨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如果屬實,這幾乎是中國最早的剖腹產手術了。

當然,山海經過於荒誕,大禹這種出生方式,實在過於拉風,所以難以讓人信服。但春秋戰國之後,中國醫學出現了重大變化,出現了第一部醫書《黃帝內經》,上面就有令人驚嘆的人體解剖知識,對人體器官定義,至今還在沿用,比如五臟六腑。

根據現代解剖學數據,成人食道長約25cm,下消化道長925cm,二者比例是1:37。而《黃帝內經·靈樞》中記載,食道長1尺6寸,下消化道長5丈5尺8寸,二者比例是1:35。由此可見,黃帝內經中的數據,是經過精確實測的,而非古人胡扯淡。

黃帝內經: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

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不僅研究消化系統,還研究了「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等等,提出「諸血者,皆屬於心」等觀點。需要注意的是,對人體骨骼、部位、血管、臟腑等,都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顯然是一種典型的科學思維。

到了秦漢時期,中醫人體解剖進一步發展,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一位上古神醫俞附,就非常精通人體解剖。

上古之時,醫有俞附,治病不以湯液醴漉,鎔石,撟引,案杬,毒熨,一拔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

一句「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揭開了古人如何解剖的過程,就是先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抓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至於是否有效,這就不得而知了,但能如此總結,說明肯定有一定效果,是當時條件之下,中國外科醫學最高的水平。

俞附,傳說黃帝時的良醫,距今5000餘年,估計很難做到司馬遷記載的這樣。因此,不少學者認為,這是司馬遷將秦漢醫學的一些成就,放到了俞附頭上,因此司馬遷的記載,幾乎就是秦漢外科醫學的最高成就。

尤其是漢朝和宋朝,這是學術界公認的中國兩個有過大規模人體解剖的王朝。比如《漢書·王莽傳》記載,對死囚的屍體進行實地解剖,並進行詳細記錄。

從華佗之前的中國人體解剖發展來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雖然沒有涉及到腦部,但當時醫生對人體構造包括腦部的情況,至少不會太陌生。

有學者研究結論非常大膽:華佗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

因此,種種跡象表明,華佗給曹操開顱做手術,未必是會100%的失敗,至少有一定的成功希望。當然,腦部極為複雜,加之止血、感染的問題,導致腦部手術極其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失敗,但這並不能100%的否認華佗能夠給曹操開顱。

更為重要的是,華佗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天才外科醫生,發明麻醉藥麻沸散,還經常給人動手術,因此焉能武斷否定華佗精通腦部手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卻讓紂王失國,讓趙雍餓死,讓始皇病死!
咸陽出土一塊石碑,碑文顛覆歷史,學者:楊良瑤才是下西洋第一人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