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死後留給孫子建文帝一個箱子,不久這隻箱子救了他孫子一命

朱元璋死後留給孫子建文帝一個箱子,不久這隻箱子救了他孫子一命

明太祖朱元璋不僅分封諸子為藩王,而且在其成法中有一條是關於「靖難」的。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 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面對朝廷的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堅決不從。後來的朱棣即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這期間,他奮起反抗,殺氣騰騰地掃滅了建文帝的大軍,然後登基稱帝,成為了一帶雄主。

可是,朱棣進京之後,建文帝結局如何呢?

很多人都說建文帝在朱棣進京時並沒有死,而是穿上朱元璋當年的僧袍逃之夭夭,甚至,還在朱棣死後重回北京,得以善終。這一說法在後世的諸多演繹下,更是傳的有聲有色。那麼,建文帝的真實下落究竟如何呢?

據《太宗實錄》記載,朱棣率兵進入京城後,建文帝看到大勢已去,也曾想出去迎接朱棣以保全性命。但是,思前想後,他又不由地嘆息道:「我有什麼面目和他相見!」迫不得已之下,建文帝只好放火焚燒皇宮。一時間火光衝天,建文帝和眾多后妃們全部葬身在火海之中。

朱棣入宮後,到處搜尋建文帝的下落,但除了一堆屍體外別無他獲。有倖存者說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並找出了一具燒焦的屍體作為證據。雖然,那具屍體已經面目全非,連是男是女都分不清了,但是,朱棣還是聽信了那人所說的話。

他對著屍體痛哭不止,如喪考妣,然後解釋道:「我只是幫助你學善的,你何必這樣自尋死路呢?」朱棣稱帝後,用天子的禮節安葬的建文帝,並罷朝三日以示尊重。這件事情完完整整地記載在《明史》的成祖本紀和方孝孺傳中,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但是,也有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

因為,雖然史書有權威性,但是,朱棣就曾經三次修改了《太宗實錄》這一章。朱棣既然能修改其他部分,自然也有可能修改建文帝這一段。還有一個疑點,就是建文帝的長子下落不明。城破之時,建文帝的長子朱文奎年僅七歲。《明史》上說他「莫知所終」,既然他可以逃脫,那麼,建文帝也並非沒有逃脫的可能。

永樂時期,在朱棣的嚴厲統治下,任何人都不敢妄言建文帝出走一事。直到正德年間,才有人開始討論起建文帝的結局。萬曆二年(1574年),年僅十三歲的萬曆皇帝曾經向張居正問起過此事。張居正回答道:「我朝的史書中並沒有記載這件事,但是,聽前朝的人說,建文帝當時剃光了頭然後悄悄地逃出了京城。之後,建文帝就去雲遊四方,再也沒有消息了。」

由此可見,民間的說法已經慢慢地傳到了宮廷。而且,此事在萬曆年間,已經不是禁忌話題了。

除此之外,在比較靠譜的《明史紀事本末》中也有關於此事的記載。這部著作裡面說,建文帝沒有死在大火中,而是在大臣們的保護下從密道逃走了。

建文四年(1402年),建文帝看到朱棣已經攻破京城,萬念俱灰之餘,曾想一死了之。他身邊的太監王鉞勸阻道:「先皇駕崩前,曾給陛下留下一個鐵箱子,並叮囑奴才在緊急關頭才能交給陛下。奴才謹記先皇遺命,一直將此箱子藏在奉先殿內。」彷彿是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稻草,建文帝立即命人將箱子取來。

箱子打開後,裡面是三張僧人的憑證,上面早已經寫好了建文帝君臣的名字。還沒等建文帝嘆息,他又發現了三件僧袍、一把剃刀、銀子若干和一封信。信上說:建文帝請從鬼門出,別的人從水關御溝逃走,傍晚的時候在神樂觀西房匯合。看了物品和信後,建文帝等人唏噓不已。雖然,朱元璋登基後對他做過和尚的往事十分忌諱,但此事的確是廣為人知。

建文帝明白,太祖皇帝是想讓他皈依佛門,以此求得善終。他們剃完頭,穿上僧袍,然後按照信上所說的路線逃了出去。到了所說的地點後,建文帝等人發現那裡竟然停了一隻小船。更讓建文帝等人驚訝的是,小船上還有一名僧人。僧人看見建文帝等人便招呼眾人登岸,並大呼萬歲。建文帝感到十分驚訝,便問他為何在此等候而且知曉自己的身份。

僧人回到道:「小僧是神樂觀的主持,昨夜夢到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命我在此等候陛下,然後讓陛下入觀。」

這段文字將建文帝的下落說的有聲有色,可是,其真實性十分值得懷疑。清朝人在修撰《明史》時,論及此問題也是眾說紛紜。有人指出,朱棣當時已經將京城團團包圍,建文帝無處可逃。所謂的出家之說,十分可笑。但是,反對的人也有不少。最終,爭論的幾位史官也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只能用「帝不知所終」來作為結論。

倘若,建文帝真的逃走的話,那麼,他會逃到哪裡呢?

研究人員仔細閱讀了相關資料後,大致有這八個看法:

一、出家為僧,四處雲遊說:研究人員根據地方記載以及遺址,遺迹等得出結論,建文帝曾在西南和東南等地遊玩過。西南諸省,也留下了很多關於他的傳說。一些著作中,甚至還記載著建文帝遊玩時所作的詩文。

二、飄落異國說:朱棣君臨天下後,建文帝自知已無法在國內生存,於是他乘舟出海,去了別的國家。有人考證建文帝曾經隱居在蘇門答臘島,但也只是猜測。朱棣即位後擔心在海外的建文帝會重新召集人馬,於是多次派遣鄭和對西洋調查。在鄭和的船隊中,有一部分是錦衣衛,他們就是專門負責此事的。

三、北京西山說:正統七年(1442年),有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來到廣西官府,並自稱是建文帝。當地官員聽說後不敢怠慢,馬上上奏朝廷。朝廷得知派人將這位老人送到了京師,並找了見過建文帝的老臣吳亮前去辨認。老人見到吳亮後,馬上便叫出了吳亮的名字。但是,時隔多年,老人也已經九十歲左右了。因此,吳亮也不敢確認老人究竟是不是建文帝。

老人見狀,便說當年吃飯的時候自己曾掉了一塊肉。那時候,就是吳亮趴下去吃了。吳亮聽了之後痛哭不止,然後回去上吊自盡了。經此之後,朝廷認可了老人的身份,並一直在宮中奉養他,為他養老送終,老人最終葬在北京西山。

研究人員指出,此說雖是謠言,但也並非空穴來風。

《英宗實錄》中記載,正統五年(1440年),一個僧人來廣西,對官府聲稱自己是建文帝。之後,僧人到了京城。大臣們都懷疑他是假冒的。於是,大臣們不斷地問他問題,看他能否答出來。開始,僧人開鎮定自若,口若懸河。但是,越問,破綻越多,多了後來,連他自己也難以自圓其說了。最後,僧人只能承認,自己名叫楊行祥,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剃度為僧的。

近年來,有人讓他謊稱建文帝以騙吃騙喝。他認為建文帝失蹤已久,此計可行,於是才來渾水摸魚。此事真相大白後,朝廷認為僧人的行為十分惡劣,於是,將僧人打入大牢。沒過多久,這位假扮建文帝的僧人便死在獄中了。

四、江蘇吳縣說:有人根據吳縣的一些遺迹和遺物,認為建文帝出逃後並沒有走遠,而是在吳縣頤養天年了。《文匯報》的記者徐作生曾經親自前去考證,並得出了建文帝是在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在吳縣病逝的結論。因此,這也自成一說。

五、四川望京寺說:建文帝出逃之後為了掩人耳目,於是跑到了西南一帶。他既化身為僧,於是便選擇了四川的望京寺。據說,他在此經常面向京城方向垂淚啼泣。望京寺本來叫做佛羅寺。因為建文帝的緣故,這才改名為望京寺。

六、歸隱山林說:《江油縣誌》曾經記載建文帝歸隱山林,因此,這也算一種說法。但是,由於支持此說的證據實在太少,所以此說只能說是一種假設。

七、湖北武昌說:近幾年有人曾自稱是建文帝的後人,為了使人信服,他還特意獻出了自己家的家譜。據他說,建文帝當年逃出京城後在武昌隱居,去世之後也就葬在了武昌。

八、湖南說: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的文物局收藏著一件象牙朝笏,據說,是來自一位武當山僧人之手。從這件文物中,我們或許會發現建文帝下落的蛛絲馬跡。因為,明朝之後,臣子們上朝就不用朝笏了。而且,封建社會禮制森嚴,不同身份的人要用不同的朝笏。

例如,皇帝所用的是玉製成朝笏。太子親王一級,用的是象牙製成的朝笏。眾多大臣,只能使用檀木或者竹子製成的朝笏。因此,這個象牙朝笏一定來頭不小。有很多人據此推斷,說這個朝笏就是當過太子的建文帝傳下來的。

當然,關於建文帝的下落,絕不僅僅這八種。有人甚至大膽猜測,朱棣為了洗脫自己的罪行,特意大張旗鼓地搜尋建文帝下落,並留下了很多假證據,以此來混淆視聽,轉移視線。

參考資料:

【《明史》、《英宗實錄》、《江油縣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古代帝王不光打擊武將,同樣,他們也打擊文人,這一類人下場最慘
一場決定明朝生死存亡的戰爭,此戰之後,大明王朝再無翻身之力了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