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的碣石在哪裡?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登的碣石在哪裡?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句詩出自曹操的《觀滄海》,意思是登上高高的碣石,觀賞浩蕩遼闊的大海。曹操觀海之際,詩興大發,以詩明志,表現自己的宏大抱負。詩中的碣石在哪裡呢?他為何要在這裡抒發自己一統天下的遠大志向呢?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曹操「東臨碣石」的背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形成各方勢力割據的局面。袁紹據河北,兗豫為曹操所佔,呂布據徐州,袁術據揚州,孫策據江東,劉表據荊州,公孫瓚據幽州,還有佔據河內的張揚,佔據南陽的張綉等等。

經過逐鹿和連年征戰,大魚吃小魚,在北方最主要的兩股勢力為曹操和袁紹兩大集團。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兗州、徐州、河內以及豫州和司隸的部分地區。袁紹勢力更強,佔據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等地。一山不容二虎,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戰爆發,結果出人意料,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袁紹兵敗,鬱鬱寡歡,於202年病死。其子袁尚、袁譚內訌,曹操趁機大敗袁氏集團,將冀州收入囊中。袁尚投奔烏桓,意圖東山再起。袁氏根基深厚,若死灰復燃,必為禍患,曹操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另外,征烏桓本來也是曹操的既定目標,袁尚和烏桓勾結為曹操北征提供了更好的借口。烏桓,也叫烏丸,是我國古代民族之一,與鮮卑一樣,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一支。東胡被匈奴所破後,遷到烏桓山(亦叫烏丸山),後來就以山名作為族名。主要活動在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里河(故稱烏桓水,今歸流河)一帶。

漢武帝時大破匈奴,烏桓遂臣服漢朝,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東漢時期,烏桓進一步內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等邊郡,即今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烏桓勢力一步步壯大。這對立志南下一統天下的曹操來說,和袁尚勾結的烏桓,無疑是曹操身後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必先滅之後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決定親征烏桓,以絕後患,同時也為南下大計掃平後方。北征途中,遂作出那首大氣磅礴的《觀滄海》。曹操為何要在碣石意氣風發?登鼓樓,憑弔古人。曹操也不例外,雖然碣石山不是古樓,但是不妨礙已有很牛的前人那麼做過。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五次浩浩蕩蕩的巡遊,其中第四次巡遊的終點就是碣石山。雄韜偉略的漢武帝同樣也來過。曹操登碣石山、作詩抒發胸中抱負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曹操可能也沒想到,後來還有更多的帝王也效仿他,來到碣石山觀海,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北齊文宣帝高洋、唐太宗李世民等等。拓跋濬甚至在山下大擺筵席,曹操若知曉,不知道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情。當然,帝王出行觀海,玩累了怎麼辦?好辦。建行宮。史料中記載,秦始皇就修建過碣石宮。不過,滄海桑田,碣石宮後來就像謎一樣的消失了,從宋朝開始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誰也不知道它在哪裡,又為何會消失了。

關於碣石山所在地,現在有三種說法。

一、碣石山位於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縣城北面大約三十多公里的地方,是一座海拔約63.4米火山噴發形成的小火山堆。不過,從曹操北征烏桓來看,應該可以排除這種說法,至少它不是曹操所登的那座。

二、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的碣石山,海拔695米。這裡距離山海關很近,山海關又是曹操北征烏桓(今遼寧朝陽市一帶)必經之路。不但如此,在秦皇島北戴河海濱發現一座秦朝的行宮遺址,經考古專家鑒定,確認為碣石宮。

三、是在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止錨灣,距離山海關有約十五公里的距離。這裡也有一座經考古專家鑒定確認為碣石宮的秦朝行宮遺址。

這下就有意思了,在秦皇島和葫蘆島兩個地方都發現碣石宮,但是兩處相距並不太遠,那就說明一個問題,曹操詩句中出現的「碣石」,也就是碣石山,應該離碣石行宮不遠,就在山海關一帶。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西北第一高樓,588米蘭州黃河地標塔,酷炫設計你喜歡嗎?
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衛星廳,下半年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啟用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