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張元素出招,6種止痛用藥之道,學會了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在金元時期,著名的易水學派的創始人張元素,創立了「引經報使」學說,推崇中藥的性味歸經,並創造性的發明了「分經論治」學說,堪稱中醫本草運用的偉大轉折。張元素在用藥方面,水平極高,而且按照「用藥如用兵論」的思路,創製了「隨證治病用藥」的範例。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張元素在止痛方面的奇妙用藥之道吧。
1.頭痛須用川芎
不要小瞧了頭痛,即便當年被譽為梟雄的曹操都被頭痛困擾的厲害,最終還是被頭痛奪走了生命。所以,對於頭痛這種疾病來說,還是需要好好調理的。對於川芎這味葯,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主中風入腦頭痛」的說法,所以張元素把川芎作為調理「諸頭痛」的第一選擇,而且張元素還指出,川芎「治血虛頭痛之聖葯也」。
如果頭痛用了川芎還是不見好怎麼辦?張元素認為,如果用川芎之後頭痛還不好的話,應該加引經葯。這個頭痛的引經葯應該如何運用呢?張元素指出,如果是太陽經頭痛,可以加蔓荊子作為引經葯;如果是陽明經頭痛,可以加白芷作為引經葯;如果是少陽經頭痛,可以加柴胡作為引經葯;如果是太陰經頭痛,可以加蒼朮作為引經葯;如果是少陰經頭痛,可以加細辛作為引經葯;如果是厥陰經頭痛,可以加吳茱萸作為引經葯。
2.巔頂痛用藁本
巔頂就是人的頭頂,既是厥陰經所在之地,也是督脈所在地,更是諸陽之會,而這個位置的疼痛,張元素認為,「頂巔痛,非此不能除」,也就是說,非藁本不可了。在《神農本草經》中,認為藁本「除風頭痛」,而且能夠調理頭痛連腦以及牙齒。
3.肢節痛用羌活
四肢關節等地方疼痛,張元素認為用羌活最佳。張元素對羌活的作用主要歸納為五大類,其中就有「去肢節疼痛」「風濕頭痛」等類別。現代研究也發現,羌活可用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節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為適合,有較強的發散風寒和止痛效果。
4.小腹痛用青皮、肉桂、茴香
所謂小腹,其實就是肚臍以下至恥骨毛際以上的中間部位,如果小腹痛,張元素認為可以用青皮、桂和茴香。青皮疏肝破氣,而小腹乃肝經所過之處,用青皮止小腹痛可謂是妙不可言。而茴香更是行氣止痛的良藥,不僅對於小腹痛療效確切,還能對胃寒痛、痛經、疝痛、睾丸鞘膜積液、腰痛等疼痛病症大有幫助。而肉桂也有散寒止痛的作用,正如《藥性論》中所說,肉桂「止腹內冷氣,痛不可忍」。所以,這樣三味葯組合起來,對於小腹痛來說,也算是經典良藥。
5.腹痛用芍藥
芍藥止腹痛的用法由來已久,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主邪氣腹痛」的記載,張仲景就有調理脘腹疼痛的芍藥甘草湯以及婦人腹中絞痛的當歸芍藥散,宋代《聖濟總錄》「治產後血氣攻心腹痛」的芍藥湯。都指出,芍藥對於腹痛的作用極好。張元素對芍藥止腹痛,還有一系列的加減運用,比如惡寒而痛加肉桂,惡熱而痛加黃柏,夏月腹痛加黃芩,冬月腹痛加肉桂。
6.下腹痛用川楝子
川楝子止痛的作用比較強大,對於這一點,張元素在《珍珠囊》中指出,川楝子「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而現代研究也發現,川楝子可以調理脘腹脅肋疼痛、疝氣疼痛、蟲積腹痛等多種疼痛。
綜上所述,金元名醫張元素的用藥之法,的確十分獨特,一個止痛藥,就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可見其功底之深、造詣之高。張元素的這套止痛藥物的運用,至今依然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而且在臨床中,確有良效。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千年前的一個4味葯的古方,卻成為女人們的最愛,這是為什麼?
※「綠茶」與「紅茶」,哪個更適合「高血壓」?取決於這個因素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