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期間我軍物資奇缺,有一樣東西卻敞開供應,真實原因有些辛酸

抗戰期間我軍物資奇缺,有一樣東西卻敞開供應,真實原因有些辛酸

眾所周知,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屈辱史。自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中國就長期淪為外國列強的侵略對象,國民經濟越來越貧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反觀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整體實力大增,開始萌生以侵略別國來攫取利益的野心,並將地大物博的中國作為首要目標,開始進行密謀籌劃。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7月25日,時任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向裕仁天皇呈上一封奏摺(即《田中奏摺》),奏摺中明確指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而這也成為日本侵華戰爭的總體方針。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南京國民政府卻向東北軍下達不抵抗的命令,東北軍統帥張學良接到命令後,帶領麾下軍隊迅速撤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東北三省很快全部淪陷,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也就此開始。在這十四年中,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浴血奮戰,用生命和鮮血保家衛國,加上後期同盟國軍隊提供的幫助,最終成功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在「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當時長徵到達陝北的工農紅軍,毅然放下和國軍的恩怨,將國家前途放在首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並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番號趕往前線戰場,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八路軍作為抗戰時期敵後戰場的中流砥柱,在此期間其實面臨諸多困難,一方面要面對日軍發動的頻繁攻擊,另一方面卻面臨物資奇缺的窘境。由於國民政府經常有意中斷物資運送,或者是只運送少量物資,所以紅軍不堆時常出現糧食短缺、槍支和彈藥也不足的情況,這在當時幾乎是眾人皆知的。

為解決這一難題,八路軍只得自己開辦兵工廠,生產敵後戰場所需的槍支彈藥。然而由於日軍的全面封鎖和大規模掃蕩,八路軍能夠生產出來的武器彈藥極少,質量也非常低。援助苦等不來,自行生產也不能解決問題,八路軍於是只能依靠節省使用和戰鬥繳獲來「開源節流」。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從1937年至1940年的四年時間中,八路軍槍支繳獲與損失比依次為3:1、8:1、5:1和1:1,彈藥繳獲與損失比依次是1:3、4:1、1:8、1:4。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八路軍在多次的戰鬥中的確繳獲了大量槍械武器,不過繳獲的子彈卻很少,往往在一場戰鬥結束後,繳獲的子彈還沒有在戰鬥中消耗的多。

雖然槍支彈藥等物資經常緊缺,但是在這期間,八路軍有一種物資卻是最不缺的,甚至還能夠敞開供應,這就是八路軍戰士的標配——草鞋。在當時,除了極少數部隊能夠在抗戰後期穿上布鞋,大部分戰士不管是在冬天還是夏天,都只能穿草鞋和日軍作戰。然而草鞋畢竟不耐磨,消耗很快,不過對比八路軍將士而言,這都不算事,畢竟八路軍中有許多人曾經是長征戰士,在長征過程中早就掌握了熟練編織草鞋的技能,於是又將這一技能教給戰友。

因此,抗戰期間八路軍的草鞋從來不缺,即使草鞋磨損嚴重,八路軍戰士也會在空閑時,為自己或戰友重新編織一雙。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其實也透露出八路軍戰士的辛酸,也顯示出當時物資緊缺和環境惡劣的程度。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不利環境下,八路軍戰士們為了保家衛國,依然拋頭顱灑熱血,這樣的精神應當為後世銘記。

參考資料:

《八路軍抗戰簡史》《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湖泊之中勘探出巨量石油,美國一口咬定是海,俄羅斯卻堅稱只是湖
全球最名不副實的國際組織,名頭響亮卻僅有五國,存在感微乎其微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