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惡口罵人的果報

惡口罵人的果報

丙二(道之本體)分三:一、略說;二、廣說;三、教誡實行彼等之義。

丁二(廣說)分六:一、布施;二、持戒;三、安忍;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戊三(安忍)分四:一、教誡斷除嗔恨之因;二、斷除懷恨之果;三、旁述心之特點;四、斷除嗔恨之緣——粗語。

《親友書》在講「道之本體」中的六波羅蜜多,現在是安忍波羅蜜多。它有四方面的內容,前三個已經講完了,今天開始講第四個。

昨天分析了,眾生的心千差萬別,善心、菩提心、取捨因果的心應當盡量穩固,不要今天聽的法,明天就忘了,剛生起的悲心和信心,再過幾天就銷聲匿跡了,這樣增上功德有一定的困難;但是,煩惱心、憂愁心、懷恨心,不要讓它在相續中呆很長時間。有些人該記的記不住,不該記的一直記得,雖然這是凡夫人的特點,但也跟自己的串習大有關係。大家學習本論之後,應該經常去修持。別人與你有過衝突,說了不恭敬的語言,這個疙瘩沒有解開,這個傷痕沒有癒合,也要盡量把它忘掉,像水中的波紋一樣當下消失。而上師的教言、諸佛菩薩的金剛語、自己的善心,要想方設法讓它長期存留,這是要努力達到的一個目標。

己四、斷除嗔恨之緣——粗語:

佛說語言有三種,稱心真實顛倒說,

猶如蜂蜜鮮花糞,唯一當棄最末者。

佛陀在大乘經典中親口說,眾生的語言,大致歸納有三種:

一、上等者——稱心如意之語,即隨順六道眾生的根基,說不同的悅耳語。如云:「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這些諸佛菩薩、傳承上師所傳下的金剛語,可以開示解脫正道,利益眾生直至成佛。

二、中等者——真實語,指力求誠實、心口一致的老實話。這種人不會講什麼甚深道理,但說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從來也不說謊,不會捏造事實。

三、下等者——虛語或顛倒語,指虛偽顛倒的妄語、粗語、惡語、綺語。它的範圍比較廣,凡是不悅耳的言詞,如語言空洞,無有實義,帶有欺騙性、狡詐性,均可包括在這裡。

此三種語言可用比喻一一說明:稱心如意之語,好似甜美的蜂蜜,甜美的滋味誰都喜歡;真實語,宛如美麗的鮮花,處處惹人喜愛;虛語或顛倒語,如同骯髒的糞便,別說真正接觸,哪怕聽到一句,也令人極其厭惡。

人與人之間互相交流,語言是非常關鍵的,它是重要的連接紐帶,不管你是否學佛,都應該具備悅耳的語言。佛經云:「故當說柔語,莫言不悅語,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若說柔和悅耳的語言,不但不造罪,功德還會增上。世人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以刺耳的語言傷害他人,很長時間都沒辦法癒合。所以作者要求我們,與人溝通的時候,說話要真實可靠、柔和委婉,不要說謊話,更不能用粗暴的語言。

有些人認為粗語比較有力量,能承辦一些事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也講過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北風與南風比武,看誰能把一個人的衣服吹掉。北風颳得特別猛厲,那人為了抵擋寒風,反而把衣服裹得更緊;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陽光明媚,那人漸漸覺得暖和,於是脫掉大衣。北風喻為惡語,南風則為美語,所以,認為說粗語容易承辦事情,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要想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圓滿,必須依靠婉轉的語言。

《入行論》云:「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應該讓別人樂於接受,說一些稱心的話語,把意思表達清楚。有些人說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是在讚歎還是毀謗,他自己說什麼也不明白,這可能跟性格有關吧。我們說話不但要主題明確,同時要顧及到別人的感受。藏地有種說法是:「說一句話,要看一百個人的臉色。」又說:「語無劍刃,能刺人心。

可見,交談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則會得罪很多人。有些道友說:「這個人3年前對我說過什麼,這話一直刺到我的心坎深處。已經過了這麼年,我的傷口還是沒有治好……」當然,修行境界比較差的人,經常會受到語言的刺傷,倘若你修行很不錯,哪怕別人冤枉你、侮辱你,你也會當成耳邊風,不會引生煩惱或者痛苦。可是凡夫人不一定有這麼高的境界,經常會受到語言的影響,所以說話還是要注意。

這次學了《親友書》以後,我們說話要謙恭有禮,不要說粗語臟語。有些人對教理一竅不通,但罵起人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各種「教證」十分豐富。我看到某些人跟工人吵架時,本來覺得他平時不太會說話,不要說《釋量論》或《入中論》,讓他解釋一下《入行論·迴向品》的頌詞,他也像嘴裡含了塊石頭一樣吐不出來,但是沒想到,他罵人時語言源源不斷,內心馬上變成一個大「伏藏」。素質比較低的人,最會罵人。

不過我們學院有一個很好的傳統,上師如意寶在世時規定:道友之間不能取綽號,不能互相惡口謾罵。學院里常住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到這一點,然世間上的有些人,開口不帶髒話就不舒服,說出來的語言,我們聽後根本不敢重複。有些生意人互相吵架,甚至父母罵孩子時,很多話特別難聽。我們也學過《百業經》、《賢愚經》中的公案,這樣惡口罵人的果報如何,大家應該比較清楚。

在說話的過程中,一定要說真實、稱心的話語。學了這個頌詞,希望你們內心有一種誓言。什麼樣的誓言呢?以前自己說話不太注意,罵過什麼什麼人,從現在開始,在諸佛菩薩和上師面前發誓,今後嘴巴乾淨一點,不要像烏鴉一樣整天給人帶來噩兆。如果你們真有口才,可以多背一點《入行論》的教證,生氣的時候,看能不能用上幾個?不過,有些人生氣時不要說《入行論》,可能連「嗡瑪呢巴美吽」也不想念。

撰著/龍猛菩薩

傳講/索達吉堪布

摘自/《親友書》講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不願意聞思的人,修行不會有結果
獲得財富的最好方法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