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出了那麼多狀元,為何范進中個舉人就瘋了?換你你也得瘋

中國古代出了那麼多狀元,為何范進中個舉人就瘋了?換你你也得瘋

我們語文課本曾收錄了這麼一則故事,叫做《范進中舉》,大概就是講的一個叫做范進的秀才,在考取舉人身份後,竟開心的瘋掉了,後來還是擺脫他的岳父胡屠夫,一巴掌將他扇醒,這才轉好。

這個故事是節選自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很多人認為吳敬梓是為了諷刺社會的黑暗,才將這故事寫的這麼誇張,卻不知道這其實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反映。如果一個一般人突然有天中了千萬大獎,他會不會興奮壞了?范進中舉就相當於我們如今中了千萬大獎。

說這個首先得說下科舉制度。大家都知道,在隋唐之前,中國是沒有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選拔制度,之前是怎麼選的人才?諸子百家時期主要靠那些思想家自己去忽悠,不對是遊說君主,一般一點的就投奔到出名的學派中當弟子;秦漢開始則是靠著舉孝廉以及九品中正制。

但舉孝廉這種東西,黑幕可別太多了,歷史上靠舉孝廉而出名的人物有幾個?至於九品中正制,這裡不過多贅述,反正最重要的兩點,一個是家世,一個是外表,至於才學,那是什麼?頂多算個錦上添花的玩意。說這是選官制度,倒不如說是個選美大賽更為貼切。

這也是為什麼唐朝確立了科舉制度後,會造成那麼大反響,從這時候開始,天下寒門子弟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出頭之日。科舉制始於唐朝,形成體系於宋朝,完善發展至頂峰於明清。在明清時期,正式形成了四級考試製度。

這四級考試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分別可以考取秀才、舉人、貢士、進士。不過在這之外還有童生,童生算是得以科考的一個門檻,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只有通過了等級考試才能參加高考一樣,在古代只有過了縣試跟府試的童生才能去考院試,通過了就成為可以進入當地府學的生員,也就是秀才。

而連續獲得了縣試、府試、院試三聯的頭籌,就能被稱為「小三元」,連中鄉試、會試、殿試頭籌,則被稱為「大三元」,能六元連中的,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僅有兩人,可知這科舉考試有多難。

不要看一些歷史中,經常出現各種中了狀元、探花之類的優秀人才,就覺得一個小小的舉人沒什麼大不了,首先你得看看那些能中進士的,都是什麼身份啊!基本上都是大家出身。那難道是科舉制也不公平嗎?

這不能說是科舉制的弊端,而是當時社會如此。雖然說寒門學子有了能夠出人投地的機會,但他們大多數還是沒有相應的能力。這不是貶低寒門學子,而是教育資源問題。真正的有才識的人,要不就已經做官,要不就被一些達官貴人請去府邸中當先生,哪怕寒門學子砸鍋賣鐵讀個書,老師基本上也只是個秀才頂了天。

教育資本決定了學生水平,這就像如今的一些偏遠山區的孩子們,他們沒有高考的資格嗎?有,但是他們考得上嗎?大家心裡都有數,這就不用說出來了,因此可以知道,范進能中個舉人,是多麼艱難的事情。

還有一點就是,在古代讀書人的社會地位真的是不一樣。光是秀才就能有奴婢,能夠免除兩個人的賦稅,還能在縣衙不用下跪,至於舉人,則能夠免除自己名下所有人的賦稅,並且隨時能夠填補地方上那些小官的空缺,最重要的是還有三次豁免權。

這個豁免權就是指舉人能夠用自己的功名去保一些犯了錯的人免去責罰,這相當於只要不犯下什麼滔天大禍,這一輩子可以算是高枕無憂了,更別提社會地位的變化以及政府給的補貼。怪不得范進中舉了那麼興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22歲嫁恩師,恩愛53年,離世1年,82歲丈夫再娶28歲嬌妻
中國三大奇人,諸葛亮跟他們比只能靠邊站,最後那個傳言存活至今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