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貨幣白銀化與明代社會變革

貨幣白銀化與明代社會變革

明代是中國封建社會重要的變革轉型時期。以貨幣白銀化為核心的貨幣制度變遷是這一時期社會轉型的重要標誌,深刻影響了明代社會經濟結構、國家賦稅制度、價值觀念等諸多方面。

明代確立了白銀的本位貨幣地位

在我國的貨幣發展史上,白銀從貴重商品變成貨幣體系中的主要貨幣經歷了複雜的演變過程。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文成認為,首先應區分白銀貨幣化和貨幣白銀化這兩個概念。白銀貨幣化指的是作為商品的白銀,由商品變成貨幣的過程。而貨幣白銀化指的是在貨幣體系中白銀的作用越來越大,白銀在貨幣體系中成為主要貨幣,地位逐漸增強的過程。宋金時期,白銀已經成為貨幣形式之一。元朝時期,白銀在貨幣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到了明代,白銀在財政中的地位空前提高,銀兩成為國家財政收支的統一統計單位。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倪玉平告訴記者,明正統元年(1436),政府徵收金花銀,規定「米麥一石,折銀二錢五分」。當時,湖廣、兩廣等地應徵米麥四百餘萬石,共折銀百萬餘兩。政府公開徵銀,表明白銀已經進入流通市場並取得了合法身份。此後,隨著賦稅折銀和工匠服役折銀的普遍推行,民間基層商品交易活躍,貨幣白銀化逐步形成。到隆慶元年(1567),政府直接規定,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者,止許用錢」,這標誌著國家承認了白銀貨幣的合法地位,白銀作為主要的貨幣形態從此固定下來。與這個進程相配合的,是明代賦役徵收的白銀化。明代後期,白銀已成為最主要的流通手段,遍及國家經濟各個領域。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恂誠表示,明初是禁用金銀作為貨幣的,當時實行一種寶鈔加錢幣的貨幣制度。隨著寶鈔制度的弊端日益嚴重,白銀逐漸為市場和政府所接受。1436年,明朝政府「馳用銀之禁,朝野率皆用銀」。「一條鞭法」規定各項賦稅皆用銀折納,更確立了白銀作為本位貨幣的地位。歐美國家以菲律賓和日本為通道,以白銀購買中國的綢緞和瓷器等商品。向中國出口白銀,影響了中國的貨幣體系。

白銀貨幣化符合明代社會需要

明代的白銀從貴重商品最終走向了完全的貨幣形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倪玉平告訴記者,中國不僅是世界上較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而且中國的貨幣制度也是自成體系、獨立發展的。中國的貨幣形態較為複雜,長期以銅錢為主要流通手段,但銅錢又一直不是唯一的貨幣。尤其是銅錢並非貯藏財富的最佳載體,民間藏富主要靠金銀。大致來說,中國古代的貨幣形態,經歷了戰國秦漢的金錢並用階段、魏晉隋唐的錢帛並用階段、宋元明初的錢鈔共存階段和明中葉至清的銀錢共用階段。實際上,白銀貨幣化發端於南宋,經過幾百年的醞釀,特別是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日本和南美洲白銀大量輸入,使白銀貨幣化具備了條件。而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大宗商品交易的存在,則為白銀貨幣化提供了客觀社會需要。

在杜恂誠看來,中國社會從宋代發行交子起,到明中葉白銀貨幣化之前,紙幣有過500多年的歷史。明初也是發行紙幣,實行錢鈔貨幣制度。因為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紙幣的發行,當政者總是周期性地濫發紙幣,引起惡性通脹。明代從禁銀到逐漸馳禁,直至財政收支均以白銀為標準。這是中國社會對貨幣制度進行反思的結果。從外部環境來看,西方價格革命以來,白銀數量劇增。西方國家需要在世界上找到新的白銀擴散地。當時的中國雖然沒有被完全納入世界貿易體系,但通過被官方允許的貢舶貿易及走私貿易等有限渠道,西方白銀依然能夠流入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萬明認為,15世紀後半葉,中國社會內部發生重大變化,貨幣白銀化奠定了白銀在流通領域的主幣地位,國家財政體系從以實物和力役為主向以白銀貨幣為主的轉變,意味著中國從古代賦役國家向近代賦稅國家轉型。

探索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新視角

隨著明代白銀從非法貨幣向事實上的合法貨幣過渡,白銀開始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僅引發了社會變遷,而且通過海外貿易拓展了明代中國與世界的聯繫。

杜恂誠表示,明代白銀貨幣化對中國社會歷史進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其一,有利於幣值的長期相對穩定。相對於周期性貶值的紙幣,白銀貨幣的穩定性是毋庸置疑的,這種貨幣的穩定性對於維持社會生活的穩定性,乃至整個國家的穩定性都有重要的意義。其二,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滿足了大宗貿易對貨幣的需要。白銀作為貨幣順應了市場的發展和大宗貨物交易的需求。其三,有利於財稅制度的相對穩定。「一條鞭法」規定以白銀收稅,保證了稅收和國家財政的相對穩定性。

倪玉平告訴記者,明代市場上獲得白銀的主要途徑,一種是通過國內開採冶煉,如雲南、浙江和福建等地都有銀礦分布,另一種更為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海外貿易獲得。隆慶開關之後,大量白銀作為世界貨幣流入中國,國內統一市場由此逐步形成,並通過廣州、澳門等港口,將中國與日本及歐洲、拉丁美洲緊密聯繫起來。中國精美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大批輸往海外,世界白銀主產地日本和墨西哥的白銀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一個以白銀為中心的全球貿易網路逐步形成,世界市場體系初步建立。此時的中國,是全球化經濟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和與世界經濟體系的互動,必然引起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動。明代中國社會開始緩慢地由比較單一的農業社會結構向農、工、商多元社會結構轉變。這一深刻的社會轉型也在文學、藝術、學術、思想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一轉變顯露出從傳統向近代轉型的曙光。

萬明認為,晚明時期,當中國社會面臨重大變遷的同時,世界也正處於全球化的開端。中國以社會自身發展的巨大白銀需求為拉力,以享譽世界的絲綢、瓷器等商品為依託,積極拓展海上絲綢之路,與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場體系連接起來。白銀貨幣化證明了中國走向世界具有強勁的內部驅動力,晚明中國加入世界體系,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明代中國與世界的近代化或者說現代化進程的趨向性發展是一致的,中國在與全球的互動中前行,為全球化開端作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試談外交話語體系建設
建立完善的人工智慧治理體系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