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的性格:折而不撓,敗而不餒,隱忍韜晦,權謀詭詐

劉備的性格:折而不撓,敗而不餒,隱忍韜晦,權謀詭詐

劉備劇照

劉備的形象在歷史發展中也在不斷變化。隨著「帝蜀寇魏,頌劉非曹」的議論,曹操的形象江河日下,成為奸雄的代表,而劉備則聲譽漸長,成為仁義的化身,博得後人的廣泛同情和愛戴。但是一個人的性格決不是單一化的,歷史上的一代梟雄劉備,性格極其複雜,決不是仁義二字可概括形容的。

一、折而不撓,敗而不餒

劉備是三國蜀漢的建立者,其形象隨著歷史的發展也漸趨完美。然而撥開歷史重霧,仔細分析他的性格,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性格複雜,人性中有優點也有弱點的血肉豐滿的人。《三國志》作者陳壽說: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國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這段話相當精鍊地概括了劉備的性格特徵,他是三國中個性較為豐富的人物之一。作為一個英雄,《三國演義》一開頭介紹劉備就是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說他有政治遠見,比別的統治者更懂得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而且也非常機智,能屈能伸,並能竭力隱蔽自己的英雄本色,體現出他折而不撓的總體性格特徵。劉備的一生可謂命途坎坷,三十多歲還孑然一身。曹操征陶謙,劉備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赴救,陶謙表薦劉備為豫州刺史,繼領徐州牧,驟然名列最高地方長官之列。不久,劉備遭袁術呂布襲擊,老婆孩子都成了呂布的俘虜,不得已而依附於曹操。失去地盤的劉備不甘心依附於曹操,參與了車騎將軍董承密詔欲誅曹操的陰謀。繼而,心懷忐忑,藉機離開了許昌,遂叛曹操而與袁紹聯合。

此後的十多年間,劉備東投西奔卻總能忍辱負重,絕處逢生,為他謀創大業而積極奮鬥著。劉備的性格形成與他的出身背景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三國志》說:「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這說明劉備家族雖然不顯,但頗有一定社會地位,父親早逝後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不得不自食其力,過著一般平民的生活。這樣的出身對他的成長及為人處世自然產生了微妙影響。因在講究門第等級的漢末他經常遭人歧視,所以,劉備非常看重自己的出身。

袁術給呂布寫信說:「術生平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又於陣前罵劉備:「織席編履小輩,安敢輕吾「語含譏諷。加上長期寄人籬下,缺乏穩固的立足之地,所以劉備非常自卑,非常需要一個名分。皇叔之稱對心存大志的劉備來說,非常重要。他常常引以為豪,作為重要的政治資本。雖然皇叔不是劉備爭得三分天下的關鍵所在,但這一稱呼在劉備心理上擁有了優勢與自信,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點。劉備的人生道路非常曲折,在創業過程中,他經常像喪家之犬一樣惶惶不可終日。毛宗崗曾批註:「前乎此者,依託呂布,又依託曹操,後乎此者,依託劉表,又依託孫權。煢煢一身,常為客子,然則備之為君,殆在旅之六五雲。」

劉備24歲從軍,不久因怒鞭督郵棄官亡命;34歲成為方鎮之主後,屢受攻擊,多次兵敗拋妻棄子,失去根據地,四處投奔寄人籬下。數年間鬱郁不得志。61歲在成都進號稱帝,總算了卻了謀取大業的心愿。隨後,東戰孫權,慘敗夷陵,抑鬱病結,逝於白帝。他的一生自始至終都充滿著危機和生機,撇開劉備的政治動機不講,這的確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折而不撓,敗而不餒,為了憧憬的目標而始終不懈奮鬥著。

二、寬厚仁慈,人心所向

劉備的性格主要表現為仁義,這與他的政治背景有關。他既沒有過硬的軍事實力又沒有廣大的革命根據地,既無天時,又無地利,只能占人和一條。劉備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出寬厚仁慈,待人以誠的性格特徵。他曾說:「我寧死,不為不仁不義之事。」在出獵時,拒絕關羽勸告殺曹操;陶謙再三推讓,他不願就任徐州牧;荊州南下,不願丟棄百姓;入益州,不願在座中襲擊劉璋,都表現了他的這一性格。他的這些仁義表現使他的名聲在民間迅速擴大。徐庶老母親贊他:「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聲素著,世之黃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當世之英雄也。」因此,在他落難之時仍然有強大的號召力,有軍民十萬願背井離鄉追隨他。

趙雲劇照

劉備愛民得民,他曾說:「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他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為政在寬,史無苛斂記載。剛做官時,百姓鬧饑荒,他對外抵禦入侵,對內大力扶植經濟,保證社會安定團結;官為荊州牧時,很少徵收賦稅;入主益州,更是注重社會安定,他非常贊同趙雲的意見,「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避免了試圖「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的一次重大的傷及民利的決策失誤。最受人們讚揚的是他寧知不利而不棄民的舉動。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荊州,劉琮投降,荊州人多歸劉備。當他到達當陽時,從眾已達十餘萬,輜重數千輛,嚴重拖累了行動速度,後有追兵,情勢危急,左右勸棄眾而往江陵避難。他毅然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短短一句話,深刻反映了他謀圖大事的民本思想。歷史表明,劉備雖然慘敗當陽長坂,僅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得免。從軍事上說絕非明智之舉,但卻博得了廣泛同情,對其以後的發展和歷史評價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劉備用人重義,待人以誠,對於人才的吸引的確收到了以性情相契的效果。孔明自詡「鳳翱翔於九仞,非梧不棲。」他之所以應劉備之聘,是因為「備乃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毛宗崗第三十七回評:

「玄德望孔明之急,聞水鏡而以為孔明;見崔州平而以為孔明,見石廣元,孟公威而以為孔明,見諸葛均,黃承彥而以為孔明。正如永夜望曙者,見燈光而以為曙也,見月光而以為曙也,見星光而以為曙也;又如旱夜望雨者,聽風聲而以為雨也,聽泉聲而以為雨也,聽漏聲而又以為雨也。」

馬超劇照

無論是德行、名分,還是對人才的態度,劉備都符合孔明心目中的明君條件。首先,政治上是仁義之主,能夠建立一種君民上下相親和諧的封建政治秩序。次之,人倫上應是知己之交,能建立一種君臣亦兼師友的和諧的封建人際關係。織席販履的劉備,在東漢末年的動亂中長期落魄、飽受挫折,幾無立足之地。他對人才的吸引力並非來自家世、地位和實力。歸根結底,是由於他自身的政治倫理素質符合先進知識分子的理想願望。如糜竺、孫乾,以劉備三讓徐州之仁德而追隨之;伊籍以服劉備之高見而從之;魏延以備乃仁德之人,兩番投之;龐統以劉備寬仁厚德,必不負平生之所學而投之;馬超以備禮賢下士而降等等。

三、隱忍韜晦,權謀詭詐

身處亂世之秋而想成就一番霸業,需要極高的智慧。如劉備者,曾依託呂布、曹操、劉表、孫權,都能夠逢凶化吉,非隱忍韜晦、隨機應變而不能存其身。他是一位頗有政治頭腦的野心家,能夠隨機應變,度過重重逆境。所謂梟雄就是有識之士對他的稱呼。他善於團結部下,從諑郡起兵,一生打了不少勝仗,常常是寄人籬下,但他所領導的集團,卻始終是敗而不散,最後進入益州,取得根據地,建立蜀漢王朝。

諸葛亮劇照

劉備的出身在漢末各個軍事集團首領當中可算是最沒有地位的:他沒有袁紹四世三公的顯赫地位與囊括宇內的大批門生;沒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天時與強大軍事實力;沒有孫權繼承父兄基業與長江天塹的地利優勢;甚至也沒有劉表、劉璋這些皇親所擁有的根據地。他是一個一窮二白的落魄英雄。他早年父親亡故,因為家境貧寒,只能販履織席為業。或許他的血統能與漢天子沾親帶故,但他的皇叔封號總讓人感覺有牽強之嫌。劉備的奮鬥歷程也相當艱辛,經常東竄西逃,甚至兵敗到老婆孩子都不顧的地步。這些獨特的生活經歷,讓他學會了處事謙恭小心,養成了隱忍韜晦的性格特徵。

謀立大業的歷史人物,很少將信義作為目的而信守不變。對他們來說,倡信崇義自始至終都是爭取人心,進而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劉備自然也不例外。他崇尚信義,但從不以此為圄。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劉備又是一個詭詐有加,很不講信義的人。他被曹操打敗,隻身投靠冀州,答應袁紹招關羽來歸,可結果他卻使奸計欺騙了袁紹。呂布被擒,劉備答應替他講情,但當曹操有不舍之心時,劉備一句話便把呂布送上了斷頭台。在戰場上,劉備幾乎每次敗陣都是只顧自身逃命而不顧妻小和從人。曹操給劉備的評價是:「沛縣小輩,妄稱皇叔,全無信義,所謂外君子而內小人者也。」他對劉備的評價可謂中肯。

劉備劇照

劉備作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政治家,有著很深的城府。在很多時候,他的仁義都是為其政治目的服務的,這些體現了他性格中權謀詭詐的一面,也是他隱忍韜晦性格隨著現實環境改變的發展趨勢。劉備曾對劉表說::「備若有基本,何慮天下碌碌之輩耳!」弄得劉表忽然變色,這證明劉備一再謙讓不接受徐州、荊州等地,不是他真心不想要,而是怕引起世人嫉恨而招禍。不利的政治環境迫使劉備在世人面前戴了一副假面,將真實的東西深藏心底。劉備陰懷詭詐的一面也應從另一角度看待,成大事者往往不以小義而廢大謀。道義上固然不足為鑒,但從政治鬥爭的殘酷性角度分析,似乎無須多責。

四、性格複雜,悲劇人生

劉備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出身卑微形成了他複雜的性格,而他的性格又是造成其政治悲劇的主要原因。劉備知人善任,但他不是前敵指揮家,不適合親自將兵臨敵。東征之前,趙雲諫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何等堂正之言。而劉備答道:「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念念不忘一己之私仇,而不以黎民、社稷為重,實在缺乏政治家的胸懷。白帝城託孤,他自我檢討說:「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總算沒有文過飾非,委罪與人。《三國志》載陸遜上吳王書說:「備於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尋備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畏懼。」這是深知劉備悲劇之言。

曹操劇照

關羽被害,劉備怪劉封之不救,痛失義弟,致使其謀無定數。可見,劉備缺乏冷靜理智的思考,只以一時的激憤行事。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先要使他憤怒,怒則其勢已去,小錯己然接踵而來,大錯之至有近乎?劉備為二義弟之死而伐吳,從道德上講,無可厚非。然而作為三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劉備卻是失敗的,這點與曹操相比就差了一截。政治家要綜觀全局、冷靜理智的處事。劉備是一個不夠格的政治家,雖然在道義上他是勝利者但在現實中他是一個失敗的君主。自從關公死後,他就喪失了基本的理性,錯誤連連。張飛再死,終於使他作出了或許連他都終生遺憾的決策伐吳。劉備將兄弟之義看的高於一切,最終也為這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和國家的前途。無論在經濟方面,還是在軍事方面,劉備的實力都要比曹操遜色許多。歷史選擇了曹操,也只能選擇曹操。因為在各方面曹操是那個時代的最強者,這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正確選擇。劉備則只能是一個時代悲劇的犧牲者。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鑒》、《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燦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