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木千金」的非遺展品走進時髦商場,非遺傳承人帶你慢品沉香

「一木千金」的非遺展品走進時髦商場,非遺傳承人帶你慢品沉香

說到「沉香」,你會想到什麼?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劈山救母」的少年?還是李清照詩詞中「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的意境?近日,一場名為「留香待月」的沉香香品製作技藝作品展在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揭幕,為市民遊客呈現精美沉香藝術展品,也讓更多人走進這項上海非遺文化。

「留香待月」沉香香品製作技藝作品展

展品中除了有難得一見的香中極品棋楠雕件外,還將展示嚴格遵循傳統技藝手工製成的沉香線香與沉香香粉。本次展覽不僅能讓更多人了解國內歷史悠久的沉香文化,近距離接觸最頂級和最具傳統精神的沉香雕刻藝術,也是一道能讓老百姓走進非遺文化的別具「韻味」的暑期大餐。

棋楠瑞獸

制香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從上古時期周代就已存在,燃燒香料以祭天。戰國時代,屈原以詩歌抒發心情,就以香草詠君子的高潔。西漢初期,熏香已在貴族階層流行開來,漢代的熏爐甚至還傳入了東南亞,在印尼蘇門答臘就曾發現刻有西漢「初元四年」字樣的陶爐。到了唐、宋時期,制香技藝更是到達頂峰。香在此時成為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居室廳堂里有熏香,各式宴會慶典場合要焚香助興,就連出門在外也要佩掛香囊。

2015年,「沉香香品製作技藝」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上海市級非遺名錄。不過如今,化學香精和化學加工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在實質上改變了現當代的制香工藝,香料的選擇、炮製、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內容逐漸被丟棄。制香工藝的中斷與香譜配方的散失,也讓當今真正精通傳統制香技術的人少之又少。

好在,隨著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品香、用香,開始致力於對國內傳統香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如今社會壓力日增,沉香是能夠讓人快速安靜下來的,這大概也正是沉香需求會這麼旺盛的原因之一,能夠讓人安靜的東西都是『奢侈品』。」市級非遺傳承人任剛說。

市級非遺傳承人任剛

在距離美羅城不遠的吳興路上,任剛經營著一家十幾年的老店「雍荷堂」。他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沉香製作技藝面臨失傳,因為沉香香品製作技藝不僅包括香線香粉的製作,還將沉香雕刻藝術涵蓋其中,可以說是一門涉獵廣泛且要求融會貫通的綜合技藝。為了傳承這門技藝,任剛跟隨老葯工學習鑒香,還與馬來西亞的知名收藏家交流木雕藝術品創作,「我見過的沉香大概有超過一百噸以上。」任剛驕傲地說。

沉香香品製作技藝作品展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制香歷史和非遺技藝,任剛組織起了一定規模的粉絲群,定期舉行品香活動,並將沉香文化帶入了課堂、社區,讓更多市民大眾了解沉香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此同時,他還開發出一系列的文創衍生產品,諸如沉香香皂、香水、護膚品、按摩精油等,讓非遺融入普通市民的生活,「只有與時俱進,『非遺』才能夠真正地傳承和保持下去。」任剛說。

截至今年8月,徐匯區共有非遺名錄項目33個,包括國家級4項、市級20項。非遺傳承人70位,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位、上海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9位。今年,徐匯區的上海說唱、喬家柵糕點製作技藝、古書畫裝裱技藝和沉香香品製作技藝等4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也將申請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據悉,今年暑期,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還將走進社區,對市民推廣非遺文化,讓非遺進一步回歸現代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血色鯨肉——日本議員的饕餮大餐
這群蒙古的漢子用舞蹈之魅征服了上海觀眾,現代民族舞劇《藍?印》首演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