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斯大林的得力幹將,進行了兩次大清洗活動,後被拋棄槍斃

他是斯大林的得力幹將,進行了兩次大清洗活動,後被拋棄槍斃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蘇聯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對於蘇聯來說斯大林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物,他是一個有功有過的人,不過他對於權力的過度痴迷讓人擔憂不已。列寧其實早就看清了他這個人,因此在臨死前曾經提到了很擔心他對於權力的這種渴望,絕對對蘇聯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為此,列寧還特意寫信提意見希望能夠撤掉他的位置,讓托洛斯基來帶領蘇聯。

不過明顯的是這種想法沒有實現,在列寧死後斯大林依然掌權了,並且開始了肅清異己等行為,讓當時政壇人人自危。光靠他一個人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當時他有三個得力幹將,分別是雅哥達、葉若夫和貝利亞,每一位都是心狠手辣的人,犯下了累累罪行,其中「血腥侏儒」葉若夫在當時的蘇聯很有名。

這個「有名」並不是代表是好名氣,而是臭名遠揚,蘇聯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就是當孩子在哭的時候只要跟他說葉若夫來了,再小的孩子都會理科停止哭泣,他的名字宛如惡魔名字一樣。當時大家都對這個名字很恐懼,到底大家都如此怕他?他做了什麼?

1895年葉若夫出生在一個很貧窮的家裡,因此從小就沒錢讀書只能走上社會,在社會上混了幾年後他參加了一戰,後來又參加了十月革命,藉助這個機會他順利的進入了政壇。蘇維埃政權建立的過程當中他這個人行事很乾練,而且做事果斷堅決執行上級命令,這點被斯大林看中,於是得到了重用。葉若夫對於斯大林的知遇之恩感激不盡,於是任何事都親力親為,也不管對錯之分。

斯大林掌權後當時有不少人都不同意,政壇內分為好幾個勢力,為了能夠徹底統一這些勢力,他開始決定進行大清洗。第一次清洗的是內部的一些不同政見人士,第二次則是從大批黨政軍之元勛入手,包括了圖哈切夫斯基元帥。這兩次清洗造成了全國很大的恐慌,其中的劊子手就是葉若夫,他替斯大林把這些壞事都給做了,因此深得器重。

1936年的時候斯大林任命他為內務人民委員,赫魯曉夫的回憶錄里提到了在接下去的2年時間裡總共有3831份死亡名單交到了斯大林的手上,而且都被批准。葉若夫也不分對錯,就堅決的剷除了這些名單上的名字,他的外號「血腥侏儒」就是在這段時間得來的。

葉若夫以為這樣做能夠討斯大林的歡心,可是沒想到的是那個時候蘇聯民眾已經很憤怒了,為了平息民怨斯大林決定犧牲掉葉若夫。斯大林對外宣稱這一切都是葉若夫的個人行為,並且將會對他進行制裁,於是在1939年他被槍斃殺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無邊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個偽君子,加速戊戌變法的失敗,決裂慈禧和光緒關係
他是中東的一代明君,當國王簡直像在冒險,一生被刺殺12次

TAG:史海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