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何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如何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在英國,一項博士研究生課程的最後一關,就是『viva voce』(口頭考試)。它基本上是一項跟你的研究領域中的頂尖學者進行的開放式討論。在美國,等同於此的論文答辯,更常見的是先進行一個公開講座,接著由一個委員會進行一次非公開的口頭考試。兩者都是嚴峻的考驗。幾年來的研究都概括在你的論文中。圍繞著它進行討論與答辯,可能要花上幾個小時。成功的話,你就有了一個博士學位。失敗的話,要麼就要多多努力再來嘗試,要麼就是空手而歸。

這可能會是一種可怕的經歷。我的一位同事,如今是某個頂尖大學的教授。他在論文中的某處很不明智地在兩個方程式之間留下了一句「我們能簡單地證明……」將兩者掛鉤,結果被要求兌現他的承諾,使得他崩潰淚流。但是,假設論文真是你寫的,而你也真的明白你在寫什麼,那麼你就會在某個時候——可能甚至是在考試的時候——有所領悟。

這個領悟就是:你是專家。不是那兩位嚴肅地在頁面上圈出字眼來討論的可怕的考官,而是你。

你已經做了原創性的研究。你已經發現或衍生出了新的知識。你已經發現了一些沒有人知道的事——儘管你在那黑暗的時刻覺得它們有多麼渺小,多麼不起眼。考官在你的論文中圈出一個字眼,很可能是因為他們還不理解它,而他們要你解釋。一股信心就在答辯的高潮中誕生了。

這種信心,至少從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就是研究的一個主要好處。這種經歷,可能不只讓博士生受益;它也可能有利於範圍更廣的人。我在上個月的一項新計劃推出的時候,看到這一點非常精彩地表現了出來。

校園研究學院(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Schools,簡稱 IRIS)計劃在倫敦科學博物館拉開序幕。當晚進行演講的傑出人物,包括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馬丁·里斯爵士(Sir Martin Rees),還有激勵人心的物理老師貝基·帕克(Becky Parker);沒了帕克,IRIS 根本不會成功啟動。不過,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學生們的演講。

這些演講在科學博物館的 IMAX 影院中的幾百個人面前進行。進行演講的學生大多是17歲左右,並且來自不同的背景和學校。這樣的多元化,特別是在他們非常不同的演講風格中表現出來。但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又有自信,並且很明顯的都是他們所介紹的話題的專家。

所有的 IRIS 參與者都進行了原創性的研究。有些學生來自帕克的學校——肯特郡的西蒙蘭頓男子文法學校。這間學校長久以來與 CERN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有聯繫,而我正是在 CERN 這間靠近日內瓦的粒子物理實驗室進行自己的研究。(我第一次與帕克見面,就在 CERN 外面的一輛電車裡。電車那時擠滿了來自帕克的學校前來參觀的學生。)

這些年輕的研究人員一直在使用 CERN 的探測技術來測量地球表面的放射性活度,以及地球持續從太空接到的放射性轟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使用一架叫做「蘭頓終極宇宙射線強度檢測器」(Langton Ultimate Cosmic ray Intensity Detector,簡稱 LUCID)的設備。這架儀器由學生設計,由薩里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建造,並已經裝在衛星上往太空發射。它如今正繞著地球飛行,同時向學校傳輸數據。

科學博物館還有其它的來自不同的學校和計劃的研究項目講座。來自位於倫敦東部的聖保羅路信託學校的學生呈獻了關於他們當地社區的糖尿病患者的研究。這項研究由威康信託基金會的「正宗生物學」計劃贊助。有一個關於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早期診斷的得獎項目,還有一個關於模擬宇宙暗物質的項目。許多 IRIS 與學生合作的項目已經在科學刊物中發表,而它們全都取得了突破。在所有的例子當中,學生就是專家,而他們也似乎樂於向任何人講解他們的成果,不管對方有多麼傑出。

除了學生明顯地表現出的成就感與自信之外,那天晚上的另一個美妙的事,就是他們知識性的作法。那裡所展示的研究,都是無所畏俱地跨學科。隨著科學家在事業中前進,他們變得專業化是無可避免的。這也沒關係;專業化有助於將知識往專一的方向推動。但要若要解決研究上的問題,從各種專業吸取技術與知識,很多時候是有利的。學生們仍處於求學生涯,還沒達到能訓練成為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等的地步,因此他們管不著哪一個學科會「擁有」他們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他們只是會去尋找它。他們同樣無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的界限。

當然,高中學生不可能擁有一位資深研究者所能帶來的廣泛知識。這些學生由經驗豐富的指導者協助,而這些指導者都認識他們領域中前人研究的背景與「文獻」。IRIS 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讓更多人得到這樣的支持。不過,該計划到目前為止所取得的成果,證明了一個新來的人只要將他或她的努力專註在某一個重點上,就能立即作出重要、獨特的貢獻。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得到的自信心會更有適應力,勝過一群人的喝彩,一位老師發出的「A」等級,或是某學術團體的獎項(儘管這些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你也會真正理解一個人成就大事——以及繼續成就大事——所需要的努力,運氣和靈感。

蘭頓的一名學生,同時也是 LUCID 隊長的卡爾·休伊特(Cal Hewitt)用很真實的研究者風格說道:「未來的展望更偉大,更美好。」簡直像極了一位正在鼓勵同行加入他的項目的教授。

活動進行的時候,我有了一個最後的想法。獲取新知識,除了讓學生有信心,也應該是讓一個社會有信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知道得比我們的前輩多,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這些重要嗎?對我來說,它的確重要。這就是進步,以證據為基礎的進步,而這比任何一種意識形態更讓人深深的滿足。像 IRIS 這樣的投資,能讓社會更廣泛更深入地擁有這樣的進步——同時擁有獲得這種進步所需的知識。這些項目所促成的個人轉變,最終可能就是它們最重要的成果。

——END——

原文標題:6 Causes of Burnout, and How to Avoid Them

原文地址:https://hbr.org/2019/07/6-causes-of-burnout-and-how-to-avoid-them

譯者:潔西紀

來源:譯言網(yeeyan.org)

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在譯言整合發布

——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譯言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難得來王室做客,梅根竟不賞臉與他見面?網友:發推特罵她
鷗飛域外終森立

TAG: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