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塊世界各國覬覦的土地,二十六國參加協商,中國代表被當場趕走

一塊世界各國覬覦的土地,二十六國參加協商,中國代表被當場趕走

讓世界各國同時覬覦的寶地(資源、戰略位置)——南極洲。南極洲是人類涉足的最後一塊大陸,整個大陸覆蓋著2500多米的冰蓋,氣候極端寒冷,不適合人類生存和活動。而且南極洲離中國很遠,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對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呢?

首先,南極是一塊真正的原始大陸,也是地球的一極。在這裡人類可以找到數十、數百萬年前,甚至更古老的氣象、地質等方面的信息。對解開地球之謎是有非常大幫助的。

第二,南極洲對地球的氣候有著巨大的影響。12萬年,南極洲的一塊大型冰蓋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短時間內上升了9米。如果有朝一日,再次發生此類事件,中國最繁華的長江、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帶將全部被淹沒。因此,了解追蹤南極洲的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都應該關心的問題。

再次,南極洲蘊藏著豐富的資源。這裡有全球最大的鐵礦、煤田等礦產,還有海洋生物和其他各類資源。光南極磷蝦就可以提供億噸級的食物。南極的淡水佔到地球上淡水總量的70%以上。所有這些資源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雖然現在還無法開發,但我們作為人類的一員,不應該缺席南極考察。

人類早在18世紀就已經踏上南極洲,早期的南極探險主要是為了探索南極點。到了二戰後,人類開始設立南極考察點,長期駐留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

1954年8月,法國在南極磁點設考察站。1957年1月,美國在南極點設考察站。同年,蘇聯設立東方站。

隨著南極考察活動的增多,為了規範各國的考察行為,在1959年12月,由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規定南極永遠只用於和平目的,禁止一切軍事行為。

南極總算遠離了人類的紛爭,成為地球上難得的凈土。可能這與南極的惡劣氣候條件也有關係。最低溫可達零下89攝氏度,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在南極採取軍事行動太過困難,索性大家一起來保護這片凈土。

中國對南極的關注並不晚,1920年代便已出版了有關南極的書籍。只是當時的國民政府顧不上這類純粹的科學考察活動,也沒有這個實力。著名氣象學家竺可幀在1957年提出要研究南極。但真正落實到位,要等到1984年。

1983年,二十六個國家代表出席南極會議,中國雖然也出席了條約協商國會議,卻無權參與實質性內容的議程,郭琨等三位中國代表被當場請了出去「喝咖啡」。因為中國在南極沒有考察站,連旁聽的資格都沒有。這讓郭琨倍感屈辱,發誓下次再來一定要成為協商國,一定要在南極建立屬於中國的考察站。

當時,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約150個考察站,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已經把國旗插上了南極大陸。而中國在這方面還是空白。中國也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該條約非協商國。

壓力就是動力,1984年,我國首支南極洲考察隊成立,隊長正是在發誓要建南極考察站的那位郭琨。在年底的最後一天,中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舉行了奠基典禮。

1985年,2月20日,長城站終於建成,正式結束了中國沒有南極考察站的歷史。當年10月7日,中國成為《南約條約》協商國。郭隊長再也不用在外面喝咖啡了。

從那時開始,中國對南極進行了廣泛的科學考察,目前中國已在南極建立5個考察站,在南極考察方面已經處於世界前列水平。2017年5月,中國首次召開該條約的協商會議。

雖然南極洲是人類共同保護的區域,但是過去一百多年來,一些歐洲國家對鯨、企鵝等南極生物的捕殺已經十分嚴重。有些國家還特意安排女性在南極產子,為將來爭取更大的權益做好準備。

而歐洲國家工業化進程產生的臭氧層空洞,正是在南極上空,臭氧層能夠保護人類免受太陽輻射的傷害。這個空洞會對人類活動產生何種樣的影響,是需要長期觀察和研究的。

中國在南極的科考活動,不但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科學實力,同樣對保護地球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氣候變暖,南極洲冰川加劇融化,並且越來越適合人類活動。這些都會對南極的保護產生負面影響。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更應該加強對南極的科考,促進全人類對南極的保護,防止少數國家把南極當成下一個角逐場。這是我們對全人類和地球的義務。

【參考資料:《南極條約》、《曾七下南極,中國南極長城站第一人郭琨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為了強大的國家,不懼死亡,不懼全軍覆沒,一次次奔赴中國
侵略者入侵中國,五旬老婦請纓作戰驅逐侵略者,大捷後憤怒去世

TAG: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