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崔寒柏:當代書法成家秘訣

崔寒柏:當代書法成家秘訣

想成為真正的行家,最重要的是掌握實際本領,具有真正的水平,口才的能力在現時代是需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但我相信只有具備相當的專業基礎,口才才能產生更大的效果。

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脫離了由實用產生藝術,逐步進入了因為愛好書法而對書法藝術學習和研究的時代。

因為這種原因,現代的書法練習過程與傳統的書寫過程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做為這種變革階段的書法探索者,我經歷了四十多年的實踐,僅從我自己的學習中,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要有足夠的興趣

現代的習書者不同於古人,脫離了實用性的書寫,書寫的興趣將決定堅持練習的時間,而時間的長短又決定了基本功的紮實程度。

興趣可以培養,也可以隨著學習、隨著不斷地取得成就而加深和增濃。可以求學,可以與志同者互相研習,可以參加各級學會,可以參加力所能及的比賽……

二、要有明師

在古代,書法的學習只要是有讀書人傳教,基本上都能衍傳下來使用毛筆的方法,再加上長期的實用,完全來自於實用的筆法就會愈加成熟。而現代人學習書法時多數按照平面書本的圖示揣摩,按照字帖上的筆畫描摹,把筆畫停頓在起、頓、使、轉的分解動作上,保持在勾、描、填、拉的平面字形上,缺少連貫的書寫和立體的用筆動作。時代在書法用筆上的傳承出現了斷檔,所以在學習中需要有真正懂得用筆的明師指導。

此外,明師還有另外一種概念,就是能夠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時段,明確學生下一步的方向,引導不同特長的學生髮展他們的風格,儘可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令他們取得最大的成就。

一個明師,可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一定要兼容各個流派,以藝術的水準來衡量作品。他不一定寫得最好,研究得最深,但一定是一個真正懂得書法的人。

好的老師不多,但可以找到。找到了,可先請教、對比認同以後再拜師也不遲。

三、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所謂基本功,就技法上來講,不外乎用筆、結字、成篇還有與之相匹配的文字學、詩詞等文化修養。

古人在初學時非常注重臨習,大部分書家雖然在成家後也有不斷的臨習記錄,但這種臨習均在自我的基礎上依靠古帖進行有目的地吸收。不會把吸收營養完全寄托在古帖之上。

現代人需要臨帖,但是不要因為印刷的發達而漫無天際地濫臨,臨誰像誰,最終培養的是臨家,而不是書家。人到一定年齡,就會產生自己的主見,不可能學誰像誰,除非盲目地學而沒有自己。

臨帖是通過一種對照,校正用筆的正確與否,是一個手段。臨帖是在連貫性地摹寫古人的同時,意會古人結字的道理。

讀帖可以更抽象地感受結字、取勢(俯仰、避讓)、行氣等因速度而產生的效果。有的時候臨寫更多注意到了形,而感味不到形而上的部分。

基本功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斷地循回往複,從感知到寫出效果,從較正到完整無誤,從一筆筆的書寫到自然的連帶,從固定的字形到隨意的拉伸,從端莊的字形到有個性的收放,每一步都存在著頓悟和鞏固的交替,所以沒有二三十年的功力在書法上成家全是妄想。

書法進入高端後的所謂心手合一、所謂隨情而動、所謂應韻生神、所謂渾穆超邁、所謂清逸化仙,無一不是在擁有紮實的基本功、良好的筆墨表現基礎下隨意抒發的結果。

基本功最終表現在任意揮發、創造時都能表現出來的規矩,它好像是一種素養,它保證了在書法表現中的豐富、淳厚和耐人尋味。

基本功應該是隨意書寫的技術保障,而不是描寫胸中固定藍本的複製能力。而後者正是當代基礎學習中的最大誤區。

打基礎要按部就班,舉一反三,不要朝三暮四,囫圇吞棗。第一次接觸、學習的碑帖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終生。

四、廣收博取

想形成自己的風格,首先要知道有什麼風格,什麼是自己接近的風格,什麼是自己需要的營養。自己的風格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在加深好惡的感受和取捨中產生的。

廣收博取,一部分來自於字內,更多的是字外的功夫,生活在當今這樣一個豐富的世界裡,方方面面的知識,各種處世的能力,各類專業的訓練都會令一個人在處理未知的事物時擁有自己的見解和手段。所以說當這個未知事物鎖定到書法上時,豐富的閱歷、經歷都會令書法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升。

對書法的了解,絕不能停留在臨習和喜歡的少數碑帖和字體上,中國書法一脈相承,對所有分支的了解,可令字體變化風格互為參考,便於摸清規律。只有宏觀地認識和把握絕大部分書跡,才有可能把欣賞書法建立在一個欣賞水平的基礎上,而不會自以為是地像井底之蛙一樣只把自己的獨特風格看成是不得了的成績。與古今眾多的奴書相比,風格固然重要,但是缺乏了歷史積澱的風格書法,卻是另一種淺薄。要論風格,就自然書寫而言,任何一個人都有風格。

可以保持個人喜惡,但要儘可能地全面了解書法知識。

五、審美與格調

審美的形成通常與家庭環境和生活的經歷密切相關,通常都是自然而然地產生,有時太過刻意反而產生做作的效果,被人們稱作俗氣。

審美與時代有著必然的聯繫,而審美又在形而上的層次里決定了書法的風氣,所以才有「書法當隨時代」的說法。

審美既然有時代的個性也就存在流行書風,通常在歷史上都會因為朝代而產生不同的審美取向。一個大的流行中將存留少數最優秀者,此外還會有一些所謂不入流者,因為不入流,而被作為參照留存了下來。所以說,審美決定於一個人的風格,審美是一個書法家的藝術取向。

很多人在第一次接受某些美的事物時就會產生一種影響至遠的潛意識,這種意識往往會左右一個人的審美,除非在人生中又遇到一些震撼的視覺影響,很多人都會在一定範疇內加深自己的審美意識並逐步形成自己的審美取向。這個過程對於一個生活在開放世界的人來說,絕對也不可能僅存在書法之中。所以說,一個人的生活是影響一個人審美的關鍵,所以歷代書評會把書家和他的環境、經歷、文化背景或其它成就聯合在一起考慮。

審美也在於引導。良師益友的影響、環境的影響,人云亦云地主觀追求,多少可以調節。在後天實際上也有不少事情是先知道好然後逐步去適應的。

格調是一種很個性的東西,也是一種判定雅俗區別的東西,因為格調有一定的相對性,所以雅俗對於不同人來講,它的定義也就不那麼明確了。

書法上的格調與一個人生活上的格調息息相關,所以古人有「字若其人」之說。這種格調是一種抽象的格調、感受,不像一些人的理解,好像叛徒、漢奸、二臣,道德敗壞者就一定會有相應感覺的書法表現。其實格調的表現更多地體現在一個人的堅持和放棄上,也就是說,他們取多少而舍多少,或是要保持什麼,放棄什麼。格調存在著方向的取捨和程度的取捨。生活中也存在著類似的取捨,生活中的取捨如果體現在方向上,就可能出現忠貞與背叛的不同。如果只體現在程度上就沒有那麼多路線和上綱的問題。在生活上很多方向的取捨和程度的取捨必然會在書法中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說的「格調」。所謂的「原則性」就是格調在操守上一個嚴謹的表現,在書法上表現出「刻板」,而「散淡」的書寫實際上來源於書者肯捨棄的的心態。書法中可選擇的方向沒有「路線問題」,多是因習性而定的方向,選擇了方向以後,大部分就是程度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有格調,或者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和把握一定的取捨。但作為一個成就斐然的藝術家或者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就一定有他自己的格調。不知道取捨的人累死也沒法成功!對於嚴謹的人來說,格調是他的靈活運用;對於浪漫的人來說,格調卻成了人格的約束。

但格調與審美完整地結合時就產生了品味。當一個藝術品令有鑒賞能力的觀賞者的身心為此而升華到一定程度時,這幅作品通常被稱為具有一定的品味,也就是說,藝術品被接受時,品味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格調與審美的結合是一個藝術品成熟的標誌,這種結合同樣需要漫長的時間,是當代單純地提倡「臨—創」中無法完成和企及的。這種精神層面的融合是與人生特定階段的性格產生相匹配的,書法家的難得之處也在於此,無法速成。

分析有格調的人,感受被大家、專家稱為美的東西。提起精神來觀察和做人、做事。

六、發揮才華

一 個優秀的書法家最終還是要看他的才華。

青少年時期,才華可以表現在領悟能力、掌握的速度和隨意書寫時的發揮。這個時期在書寫的應急狀態中,往往能發揮原始的奔放。很多年輕的書家都是因為才華出眾而被人們發現。近期的國展中屢屢出現許多發揮出色的新人,大多都很有才華,這些人如果要想成功的話,必須經過漫長的基本功訓練。有才能往往會和下苦功相抵觸,二者只要有一方面缺憾,終難成家。

中老年時期的才華表現在綜合的有取捨的學習、錘鍊和有意味的抒發,這個時期要通過書寫速度來扯動字形、來顧盼左右,來宣揚個性。

時代不同了,有才華的人越來越多,但不代表能出現越來越多的大家。才華是最後能夠拔尖、出彩的保證,但如果沒有層層的基礎和積累,即使偶爾令人眼睛一亮,也終歸不能令高水平的作品錦上添花。

國展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不同的時期調動書者的才華,給他們以發揮的機會。

有才華總是掩蓋不住的,有深厚基礎的鋪墊,才華就成了智慧的光芒,沒有基礎的才華是小聰明,閃閃光而已。

七、適時、時機、創造

機會總是被有準備的人抓住,但抓住機會除了緣分以外,能力也非常重要。每一次參展、每一次個展、每一次觀展、每一次接觸有水平的書家乃至於每一次接觸其它行業有成就的人士,都是學習的時機,被人認識的機會。保持一個敏銳的接收和發送狀態就容易發現和利用機會。這個時代,躲在家裡不看展覽,不做橫向接觸就想廣為人知,就想被人們接受是不太可能的。

在這裡順便講一下,在吸收和研究古人的同時,從當代人中吸收養分更加容易和直觀。我們可以審視著他們的流變,有機會當面交流,相互促進,更能感受到時代的影響。

創造是所謂稱大家的必備條件,而創造力的產生有時是可以被啟蒙的。創造最重要的是要有敢於創新的理念,而創造也是有時機的。這個時機可能在學書的各個階段,也可能在積累相當程度以後才突然迸發,也就是說,誰都可以做,就看你做還是不做。不管知道不知道結果,肯做才有可能成功。

創造沒什麼可怕,就是在寫字時「無法無天」一下而已。

八、胸中塊壘與厚積薄發

「心胸」,好像不在應該在討論之列。但是縱觀歷代知名書家,少見雞鳴狗盜之徒,越大的書家,越有一種海納百川的雅量。歷代書家多是官居緊要的大吏,經歷豐富,或是一時文壇領袖,飲譽八方,都有一種掌控俯瞰的空間,這種指揮若定、縱橫自如的予指予使之氣貫入書中,縱使書不逾寸,卻能包羅萬象、氣吞山河。

還有些書家,書破萬卷,藝蓋八方,胸中經緯頓開,筆下澄明通透,溫潤不失傲骨,剛勁蘊含和風。之所以有這般氣象,全賴一生的積累才有幾行書簡的勃發。

想要活學活用,想要融會貫通,沒有超量的讀書,沒有足量的閱歷,沒有豐富的經歷,只靠隨用隨讀、經事長智是根本做不到的。

書法是文化的事業。要有文化的氣息。當兵要有英氣,探險要有勇氣,寫字要有文氣。「氣」字何來?全來自於翻過了多少本書的指間。人生短暫,是書縮短了人們接受知識的時間,是書相對的延長了人的生命。

有人問我,要讀什麼書?回答很簡單,除了書法專業的專著以外,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重要的是要看進去,還能悟出來。

書看得不夠量,不夠深,知識就無法融合、貫通。

沒有興趣學書法,書法是個很枯燥的東西;沒有老師指導寫書法,書法是個捉摸不定的東西;沒有工夫寫書法,書法是個無謂的東西;不了解書法去寫書法,書法是無聊的東西;不知道何為書法真美寫書法,書法是無用的東西;沒有才華寫書法,書法是解悶的東西;沒有創造力寫書法,永遠是書法學生;沒有學養寫書法,書法永遠停留在技術階段。

展覽是書法表現的一種方式,「丑書」是書法的一個流派,價格只是衡量書法的指標之一,按官排級只是一時的現象。

書法藝術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藝術書法的書寫性是藝術書法發展的必經之路。

所謂成家,其實是目標,至於可否達到目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發揮自己潛能的基礎上享受快樂的過程。少走些彎路,可能令這種快樂更增添些幸運的色彩。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及圖片如沒註明出處則來自網路,無從考證來源,僅用於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後台留言或直接聯繫我們告知刪除或標註來源,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怕黑與責任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三大行書,三種人生,三種境界
草書的方向性和節奏性

TAG:怕黑與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