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9月1日正式實施的這個《意見》,透露出什麼重大信號

上海9月1日正式實施的這個《意見》,透露出什麼重大信號

2013年7月26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促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將於今年9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上海在中美貿易戰還在緊張進行之時,推出《意見》,如何理解與解讀?

應對全球化時代對外開發新形勢,上海也在主動尋求改變

曾幾何時,總部經濟成為全球招商引資的「代名詞」。在中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也一直鼓勵發展總部經濟。所謂總部經濟,通俗地說,就是指一個城市,划出一個特定區域,通過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包括稅收優惠,人才補貼,辦公成本打折等手段,吸引跨國公司和外埠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入駐,形成企業總部在本區域集群布局。總部經濟一般會使所在區域產生極化與聚化效應,進而拉動整個行業領域或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的經濟模式。

「總部經濟」又與另外一個耳熟能詳的辭彙——「中央商務區」密切相關。中央商務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簡稱CBD)是指一個國家或大城市裡主要商務活動進行的地區。其概念最早產生於1923年的美國,其含義是「商業集聚之處」。隨後,CBD的內容不斷發展豐富,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樞。一般而言,CBD位於城市中心,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經濟、科技和文化力量,作為城市的核心,應具備金融、貿易、服務、展覽、諮詢等多種功能,並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與通訊條件。總部經濟往往就集聚在CBD,像陸家嘴金融中心那樣。簡單的說,總部經濟是區域內涵和內容,CBD是外部形式,是硬體設施。

自2002年出台全國首個吸引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政策以來,上海總部經濟經過18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據上海市商務委的統計數據,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上海累計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96家(其中大中華區、亞洲區及更大區域總部104家)、研發中心450家,是中國內地吸引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最多的城市。根據2018年外商投資企業年報數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以占上海外資企業1.34%的企業數,貢獻了10%的營業收入、17%的利潤總額、12%的納稅總額和超過6%的從業人數。總部經濟已成為上海吸引、吸納高水平、高能級外資機構的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

但是,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發展及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上海發現,傳統的外資總部經濟招商引資模式已不適應全球化時代,已與跨國公司發展的新策略、新業態、新模式不相匹配,有所錯位。例如,跨囯公司的運營模式不斷調整,其設立地區總部的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出現了很多創新型、輕資產型的地區總部形式。

另外,按照上海原有的政策法規限制,跨國公司在滬地區總部部分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中國市場廣闊,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一直高速增長,也賺取了豐厚的利潤,沉澱了雄厚的資金。這些資金由於在全球範圍內還比較中意中國市場,並沒有像普通老百姓想像的那樣流走。但由於中國資本管制比較嚴格,資本市場也不發達,可投資的交易品種有限。造成沉澱在自由貿易賬戶中的資金能參與的銀行理財、債券回購等投資類交易品種較少,造成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無法形成資金良性循環。這種局面與中國資本賬戶自由化進度有關,也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目前相關,都是需要根據形勢尋求變化的一種方向。這次上海出台《意見》,建立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反映了變法因時,積極跟進全球化形勢的一種主動求變。

上海向全球釋放了中國要繼續擴大開放,深度促進貿易及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強烈信號

上海是魔都,所謂的魔力之都。在全球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更是中國對外開發的第一線,也是橋頭堡,也是改革與創新的試驗田。中央對上海一直給予厚望。上海也發揮了自己辦事認真,少務虛,多務實;少浮誇多言,多埋頭干實事的優良品質。《意見》中制定了六大條「進一步」措施,每「進一步」,都大幅放寬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認定標準,提升了地區總部從設立到運營等各種維度的自由度和便利度。

種得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在筆者看來,與2017年《上海市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規定》那個文件相比,本次《意見》的內容改變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放寬了主體認定標準

如上所說,近年來除了傳統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形式出現新變化,一些新興的創新跨國公司及其地區總部出現了輕資產化、高級人才集聚、跨國研發與生產等新情況。尤其是在新型科技型跨國公司中,這種趨勢更為明顯。在「流量為王」和「運營至上」的時代,很多公司並沒有多少重資產,它們更加重視市場流量和運營流量,哪裡有市場,哪裡有人才,哪裡成本低,哪裡利潤高,哪裡營商環境好,就會在哪裡設立地區總部或類似機構進行生產運營、市場運營以及技術研發。

在這種新情況下,如果還抱殘守舊,以貌取人,以資產取人,就是捨本逐末之舉了。例如,像特斯拉這樣新型跨國公司,擁有的就是技術和設計,上海市把他們吸引過來,是一種互利共贏的局面。上海市優惠提供了土地資源,特拉斯也承諾了稅收固定回報,雙方都跟著眼於未來的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而不短視只看眼前。

本次《意見》將優化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認定標準是將地區總部母公司總資產要求放寬至2億美元,將總部型機構母公司總資產要求放寬至1億美元;取消實繳註冊資本和管理企業數量要求;取消總部須為獨資企業的限制。這些都放寬了主體認定資格。上海給全球跨國公司發出的政策導向信號就是:只要是有發展前景的、有先進技術的,能帶來未來發展的跨國公司,上海都歡迎。

2.放鬆了行為自由度

《意見》在跨境資金池業務下開展全幣種跨境收付、支持地區總部靈活配置跨境融資資源、支持地區總部開展離岸轉手買賣、試點連鎖企業「一照多址」、支持地區總部開展關稅保證保險、促進研發試驗用材料進出口便利化等。

3.改善了配套措施

在總部功能的配套方面,增加鼓勵發展國際教育和涉外醫療的政策措施,便利總部高管人員聘僱的外籍家政服務人員進岀境,加大對總部企業的服務力度,打造有利於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做好地區總部的安商、留商、富商、穩商工作。

提升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推進資本項下自由化改革,為實施「一帶一路」與繁榮「進口博覽會」,促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預留操作空間

《意見》明確提出了便利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總部型機構境內外資金運營管理,允許其跨國公司開展「跨境資金池業務」。只要有真實的貿易或投資背景,跨國公司可自由集中運營管理成員企業境內外資金,按照集團商業模式開展資金歸集、調撥、結算、套保、投資、融資等業務,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實行結匯支付便利化。不像以前僅限制一家,跨國公司可有多家由合作銀行進行資金調度配置合作,只要合作銀行按照展業原則進行真實合規性審核後就科研開展相關資金業務。《意見》還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總部型機構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凡依法可以使用外匯結算的跨境交易,都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

凡此種種,都不是孤立的制度設計,而是結合中國外匯體制改革發展的趨勢,結合「一帶一路」走出去,以及「進口博覽會」引進來,使中國成為「全球買」、「全球賣」的超級大市場,為其中全球化的經營主體——跨國公司提供相應的配套結算制度、投資制度以及圍繞相關主體相關人員服務的教育、醫療、保險等保障制度。這是具有前瞻性的制度設計,也是留有空間的制度設計。可以預見,隨著《意見》的落地實施,上海的總部經濟以及對外開放效果,將會迎來更加明朗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鄭雲龍領銜主演《漫長的告白》又來了,《聲入人心》這一年他過得如何?
朱彌陀子、羅祥古老、王小曾女……他們是誰?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尋找他們?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