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鄉村的產業興旺,如何突破「缺技術、缺人才」瓶頸?上海市農科院開展了這一項探索……

鄉村的產業興旺,如何突破「缺技術、缺人才」瓶頸?上海市農科院開展了這一項探索……

近日,在金山呂巷鎮的施泉葡萄合作社基地,工人們正忙著採摘葡萄、篩選包裝,而許多老客戶則在旁邊興沖沖地等著提貨。此時,合作社負責人盧玉金正和上海市農科院的一批林果專家正在鑽大棚,一位專家矮著身子指著頭頂葡萄架,告訴身邊的一批年輕博士們:「這叫飛鳥架,是新推廣的棚架模式,果農在疏果、套袋、採摘時更省力、更高效……」

原來,這是市農科院的「手拉手、共成長」鄉村振興實踐基地,為的是「既培養一批接地氣的青年農科人,又培養一批懂技術的新型青年職業農民」,進而以點帶面為鄉村的產業興旺作出積極貢獻。據統計,去年以來,上海市農科院作物所、林果所、園藝所和生態所等八個研究所的10多個科研團隊,與金山施泉、崇明鮮綠、浦東盈輝、閔行敏航、青浦農康等22家合作社結對牽手。目前,這些星羅棋佈於市郊大地上的一個個示範點,正在成為集成、推廣和轉化一批助力郊區主導產業發展的優新品種與適用技術示範基地。

在施泉葡萄合作社,盧玉金還擺出了七八種剛採摘的葡萄,請專家們品鑒。只見,這一串串葡萄各具特點,顏色上有紫的、黑的、綠的、黃的,個頭上也是大小不一,有的只有指甲大小,有的則大如乒乓……「這些都是市農科院研發推廣的新品種,我辟出了20多畝地進行試種,看哪些好種好管好吃、哪些特別受消費者歡迎。」盧玉金介紹說,目前來看,好幾個品種值得擴大種植面積,比如一個叫「申華」的新品種,豐產抗病,紫色、大粒、無籽,有酒香,口感脆嫩,好看又好吃,特別受市民喜愛,是裝箱搭配時的首選品種,上市10多天就全部賣完了。

值得注意的是,盧玉金不僅自己愛學習、愛鑽研,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還帶動了整個金山區的果農做大葡萄產業。今年,他自己的基地種植面積在450畝,但輻射帶動全區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畝,其他基地若按照他的技術要求進行安全和品質把控,就可以統一打「施泉葡萄」的品牌,實現「優質優價」。據透露,施泉葡萄的售價穩定在每500克25元左右,基本不愁銷,大部分客戶都是直接訂購的「回頭客」,今年還進入了盒馬鮮生大賣場,一天的供應接近1萬斤。

盧玉金與當地果農一起做強產業、共同增收致富的案例,正是市農科院推出「手拉手、共成長」項目追求的效果之一。據了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市農科院拉出了100多個新型職業農民和經營主體負責人農業新品種與新技術需求的清單,一批在農業產業發展中普遍存在的、棘手的技術問題也被匯聚提煉出來,為青年科技人員的科技創新與科技服務提供了方向與平台。通過前期徵求需求和溝通,科研人員進一步到對接合作社和農業公司的田間地頭開展實地考察調研,詳細了解技術瓶頸與需求,為新型職業農民制訂技術解決方案、開展技術指導。比如,市農科院林果所張永春等與種植水蜜桃、黃桃、石蒜、西紅花等4位新型職業農民成了「親戚」,食用菌所黃建春等專家則定期來到種植雙孢蘑菇、香菇、黑木耳的4位新型職業農民的基地里……而這些新型農民埋頭創業的領域,正在成為當地重點扶持、希望進行示範推廣的特色產業。

科研人員對產前、產中、產後進行全程指導,讓一個個農業基地、一個個特色產業快速成長起來。據統計,一年來,市農科院的科研人員指導基地引進示範農科院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水稻、玉米、西甜瓜、食用菌、果樹品種98個,新技術60多項;結對基地約有1/3以上的良種來自市農科院,增產20-50%。科研人員採取現場技術指導、課堂集中培訓、現場觀摩等形式,對農戶進行新技術培訓42場次,培訓1600人次。許多科技人員還主動為基地提供產後服務,如設計農產品外包裝、協助推動合作社品牌建設,並積極為各基地「牽線搭橋」,與「上海第一食品」 、「百果園」 和「盒馬鮮生」等銷售商聯繫,進一步提高基地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價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谷俊山的「將軍府」,就這麼一夜之間「拆光」了?
G60文翔路立交明年3月完工,松江東部片區還將新建10條高速收費車道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