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電影的老農民帶出了「中國好萊塢」
文/華商韜略 李雲飛 伊然
浙江橫店,一個戶籍人口只有8.9萬的小鎮,每年2/3的國產古裝劇在這裡完成。美國媒體將它稱為「中國的好萊塢」,而僅論規模,它比好萊塢還大。一手打造出這個世界級影城的,是已經84歲的老人徐文榮。「只要生命不止,我的工作就不停。因為我深愛著我的事業和橫店這片熱土。」
今年初,馬雲拜訪徐文榮時發出這樣的感慨,「我今年54,比比84,看來還年輕。不過我到了像您這樣的年紀,還不知道能不能像您干這樣的大事業。
徐文榮1935年出生於浙江東陽的新東村,他3歲時,家裡南遷橫店。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靠父親做點小生意維持,家中常常揭不開鍋。他的鄰居做火腿生意,趕上火腿腌曬的時節,油一滴滴往下淌,徐文榮就拿空碗來接油,然後回家炒菜做飯吃。
「我頂著太陽、舉著碗,在一排排火腿架子下鑽來鑽去。那時候雖然還小沒有上學,但是心裡非常傷心。」徐文榮回憶說。「苦難不解決,人生一世,活著沒什麼意義。」
徐文榮先是在公社裡當了7年的「小幹部」,後來辭職跟著父親做游商。
地廣人稀的安文山區肥料奇缺,徐文榮在上海聽說有一種比尿素肥力還高的農家肥「馬桶砂」(人體排泄物積在馬桶壁上的固狀結晶體),他向安文公社提出「以肥料換糧食」,得到對方同意後,他數次北上上海,收集了1500多斤「馬桶砂」,運回來交換了同等重量的玉米。
除留少量給家裡應急外,徐文榮將大部分糧食分給了橫店的低產戶們。曾經備受嘲笑和奚落的窮小子,轉身贏得了橫店人的廣泛信任。
1966年,徐文榮成為橫店大隊黨支部書記,他的商場傳奇正式拉開序幕。
橫店集團的萌芽始於徐文榮創辦東陽橫店絲廠。1975年4月18日,在徐文榮多次跑到省里催問後,東陽橫店絲廠的批文終於發了下來。
錢從哪兒來卻成了大問題。徐文榮想到了一個如今被說濫的手段——眾籌。他來回遊說於全公社39個大隊,籌集了50254元的三年無息借款。徐文榮又去求銀行,最終拿到了26萬元的貸款,絲廠的啟動資金終於有了著落。
絲廠投產是橫店走向規模經濟的起點。
藉助國家政策東風,徐文榮將絲廠升級為現代化的輕紡和針織廠,隨即又涉足當時即便是大企業也不敢輕易進入的磁性材料領域。此後,他又帶領橫店將商業版圖擴展至醫藥、化工、汽車等領域。
改革開放之初,橫店已經成了中國鄉鎮企業的標杆。
1988年,費孝通專程考察橫店,總結稱:蘇南以集體經濟為主,溫州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橫店模式則是兩者的結合。
在橫店模式中,徐文榮不斷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他先後參與創辦了700多家公司,電氣、電子、醫藥、化工是其中的「大頭」,給他帶來巨大名聲的橫店影視城,僅僅是冰山一角。
徐文榮殺入影視文化領域,源自一個讓他頗為苦惱的現象:橫店人富裕起來之後,卻缺乏娛樂休閑的地方,外來的人才也很難留住。「那時,我就想把橫店裝修一下,裝修的材料就是文化。」
起初,徐文榮建影劇院、體育館、歌舞廳、文化村,而後趁熱打鐵,搞了神話薈萃、封神宮等建築。「我性格不服輸,認定的事情,就會堅持去做。沒有風景人工可以造出來!」
但關於文化產業,很長時間內,徐文榮都不得要領,直到著名導演謝晉找上門來。
1996年,謝晉為香港回歸獻禮,準備拍攝大片《鴉片戰爭》,他在全國各地選景,跑了多個城市和景點,謝晉還是沒能找到合適的地方。
最後,他回了原籍地浙江,考察了正在搞文化產業的橫店,「沒文化」的徐文榮不怎麼看電影,也不認識謝晉。
雖然不了解電影,但是一番溝通過後,在商海翻雲覆雨數十載的徐文榮立馬意識到,這是橫店做大文化產業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徐文榮以3個月為期限接下了謝晉建「南粵廣州街」的單子,包括120棟房子、一條珠江、一座塔。他派了120支工程隊同時進山,每支隊造一棟房子,白天晚上、下雨下雪不停工。3個月後,建築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的「19世紀南粵廣州街」拍攝基地落成,這是橫店影視城的開端。
《鴉片戰爭》一炮打響後,影視圈的導演都知道了浙江橫店和橫店的徐文榮。
在籌劃《荊軻刺秦王》的陳凱歌慕名前來。當時,這部電影的美工師已經就秦王宮設計了3年。陳凱歌和徐文榮商談後,後者決定拿出1億元、原定1年建成的秦王宮,8個月就搞定了。
這兩次合作堅定了徐文榮將文化產業做成橫店招牌的念頭。
此後,橫店相繼投資30億元,打造了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大智禪寺、屏岩洞府、華夏文化園等13個影視基地。據此建立了文化、旅遊相結合,可持續的橫店新模式。
劇組選擇橫店,遊客們也蜂擁而至。
2004年初,橫店被國家廣電總局確立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6年之後,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橫店影視城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從1996年接待遊客23萬,到近幾年突破千萬級別,橫店累計接待遊客已經過億。
徐文榮在文化產業上的最大貢獻,並不是建好了橫店影視城,而是大幅削減了影視的投資,讓整個產業得以迅速發展。低成本是橫店影視城和中國影視共同繁榮的根基。「沒有橫店,中國電影產業至少倒退10年。」
有人問徐文榮:你60歲已經功成名就了,非要轉型做文化產業,如果對20年前的徐文榮說一句話,你會講什麼?
他回答說,「徐文榮永遠是窮人,本質還是一個農民。」
徐文榮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一輩子:苦難童年、風雨青年、奮鬥中年、成功老年、傷感暮年、勞碌終年。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31年,56億營收,350多家店……賈國龍親述西貝成長心法
※解碼《烈火英雄》幕後推手,博納如何成為主旋律爆款製造機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