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抗擊失眠!1800年前,這兩味葯的小方子做到了!張仲景立下大功

抗擊失眠!1800年前,這兩味葯的小方子做到了!張仲景立下大功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中醫方劑通釋》、《簡易名方臨證備要》、《仲景方葯古今應用》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咱們繼續來探尋中醫世界中,那些璀璨的方劑明珠,來感受古老而生機勃勃的中醫文化。

說什麼呢?說一說,中醫如何用兩味葯,解決棘手的失眠問題。

我們從一個醫案說起吧。這個醫案,是我在學醫的時候,聽老師講到的,很生動,很說明問題。

話說一個女性,當時是1989年,年齡在30多歲的樣子,石家莊人。她什麼毛病呢?就是十個手指頭,總起膿瘡。一開始啊,她十個手指頭疼,然後呢就腫,再後來就化膿,然後就破潰流水了。她用了好多的抗菌消炎藥,結果都不太好。最慘的一次,是到醫院,把手指甲拔掉了,把膿引流出來,這才好一點。但是等指甲再長出來,病情又複發如前了。

沒辦法,她轉投中醫。醫家看了一下她,發現脈數,臉紅,性情急躁。醫家問,你睡覺好不好?回答說,不好,每天晚上輾轉難眠,心中煩亂不已,得一個多小時,甚至兩個多小時才能勉強睡去。醫家按了一下她心口窩劍突位置,問這個地方疼不疼。病人回答說憋悶,有隱痛感。

醫家明白了。告訴她,我先不給你治手指頭,我給你治失眠吧。患者說好。於是,醫家只開了兩味葯,梔子和淡豆豉,各10克,3劑。複診的時候,患者面露喜色。原來,她已經能很好入睡了,心裏面煩悶的感覺沒有了,整個人狀態好很多,最重要的是,十指膿瘡基本消失了三分之一,疼痛明顯減輕。此後,繼續服用5劑,一切如常,從未複發。

這是怎麼回事啊?

其實,導致這個女患者失眠、睡眠質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胸膈煩熱。什麼意思啊?就是說,這個人體內有邪熱。邪熱憋在胸膈裡面,郁不得伸,於是它擾了我們的心神。輕一點的,就是睡眠障礙。重一點的,就是整個人心中煩亂不堪,坐卧不寧。胸膈處氣機為之阻遏,所以我們就特別感覺憋悶。在劍突往下的位置按下去,就會感覺到一點疼痛,但是觸及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東西。這個時候的我們,是吃不下飯的,這是氣滯所帶來的而結果。由於邪熱在內,我們整個人的舌頭,就是舌苔發黃,舌質可能會比較紅。

這股阻遏在胸膈的邪熱,想要往外發,但是沒地方。怎麼辦?就發在患者的十個手指上了。所以患者的膿瘡總也不好。而一旦這股邪熱被泄掉了,膿瘡就會好。除了膿瘡,邪熱也會找其他地方來往外排,患者可能體現為酒糟鼻、粉刺等等。

其實,在我們的中醫臨床中,有很多和此類似的失眠患者。這就是廣大的神經官能症患者。他們雖然不一定有「十指膿瘡」這樣的毛病,但是「虛煩不得眠」,是非常顯著的。所謂虛煩不得眠,就是患者心頭煩亂不安,感覺前胸或者身體悶熱,胸口窩憋脹,心裏面莫名虛煩,睡不著,脾氣不好,看什麼都鬧心,舌苔黃。白天整個人的脾氣也不好。脈數。

好。這個時候怎麼辦?告訴您,我們祖國傳統醫學,有一張非常經典的小方子,這就是梔子豉湯。它出自《傷寒論》,專門治這個病。方見——

梔子9克,豆豉12克。現代的用法是直接水煎,豆豉後下。古代的用法就比這複雜多了。喝這個葯,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了,得吐者,止後服。就是說,患者喝了,容易吐。

這兩味葯為什麼能起效果啊?其中的梔子,苦寒,入心經、肝經、肺經、胃經、三焦經,能泄鬱熱,解郁除煩,導火下行,能把心肺的邪熱從小便中解出來。所以對胸膈的邪熱來說,梔子就如同滅火器一樣,從上而下,把邪火澆滅,帶出體外。豆豉呢,性味辛甘,氣味清薄,入肺經和胃經,能解表宣熱,還能和胃氣。就是說,它也能解熱。只不過,它不是把邪熱從上到下地清泄走,而是把它用宣散的方式透出去。兩味配合,一降一透,可以把邪熱徹底解決。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無論是梔子還是豆豉,都有顯著的鎮靜功能。尤其是梔子,經動物實驗,可以大大延長其睡眠時間。這些都是此方奏效的藥理學依據。

此方雖好,但是脾虛便溏的人不能用。

你看,就是這麼兩味葯,把一類失眠解決掉了。你說中醫的一些小方子,有沒有用啊?說真的,如果深刻理解裡面的機理,那就會發現,它真的是有用。但遺憾的是,這麼簡單和便宜的組方,哪裡還有人去開啊?再加上懂的人少,加上箇中奧妙難以表達,所以就導致很多此類經方,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這是殊為可惜的事情。

我,文君然,只是鑽研和暢遊祖國杏林的一個小學生。我把這些精華,用盡量淺顯的語言講出來,只求展示其中一點點風采,讓更多的人認識中醫的本來面目。這就是我寫這篇文說的目的。文中方劑,讀者務必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借鑒應用。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人中短於一寸,陽氣不足!中醫望診精髓
南宋年前,兩味葯小方名聲大噪,從此尿頻可治!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