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把軍權交給他,而不是葉劍英元帥?

毛主席臨終前為何把軍權交給他,而不是葉劍英元帥?

1976年,是中國極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萬民敬仰的周總理仙逝,毛主席重病纏身,而鄧小平同志也處於政治的邊緣化,四人幫卻虎視眈眈積極尋求各種奪權的機會。這一年可以說是國內外形勢都非常的動蕩不安。而晚年的毛主席也對三軍指揮權應該交給誰這個問題憂心忡忡,因為這個位置至關重要。張春橋,王洪文都對這個位置垂涎三尺。開始時,大家普遍對葉劍英抱以厚望。按資歷,葉劍英完全沒問題。就在葉帥被眾望所歸時,結局卻出人意料,毛主席竟然把三軍的指揮權交給了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上將。

陳錫聯(1915.1.4-1999.6.10),原名陳錫廉,字廉甫,湖北省紅安縣高橋鎮陡山的彭家村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抗日戰爭爆發後,陳錫聯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出師的第一仗,陳錫聯就率領部隊夜襲了陽明堡日軍機場,炸毀日軍軍機24架。這一仗破壞了日軍 進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還迫使日軍調動了大批部隊回援守備,有力的配合了國民黨軍隊與日軍的作戰, 提高了八路軍的威望,受到八路軍總部嘉獎。後陳錫聯又率部參加神頭嶺、響堂鋪、晉東南反"九路圍攻"等戰役戰鬥。

在百團大戰中,陳錫聯率部牽制了大量的日軍,為其他部隊的行動發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給予了日軍沉重的打擊。1947年,在解放戰爭中,陳錫聯參加進軍大別山戰役,率3縱跨過隴海路,越過黃泛區,以交替前進的部署,率先搶渡淮河,到達大別山北麓,半個月解放宛西9個縣城及大片地區,打開宛西新局面。

1947年4月在豫北戰役中,陳錫聯創造了以劣勢裝備殲滅一個機械化旅的範例,後又活捉大名鼎鼎的盜墓者國民黨第12縱隊司令孫殿英。1949年2月陳錫聯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成為解放軍中最年輕的司令員,率部參加渡江戰役,突破江防防線後截斷浙贛線,迂迴大西南,殲滅宋希濂集團。

陳錫聯接任三軍指揮權這一事,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雖然他大權在握,但陳錫聯事事謙虛謹慎,對於很多事情都耐心聽取葉劍英等老同志的建議。毛主席去世後,陳錫聯在為毛主席守靈時,更是明確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表態自己並非四人幫一夥。

毛主席之所以將三軍指揮權交給陳錫聯,是因為考慮到當時既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又是軍委常委的人寥寥無幾,只有陳錫聯、汪東興、王洪文、張春橋等人。毛澤東幾經權衡,最後交代說:」陳錫聯從小參加革命,會打仗,帶過兵團,帶過炮兵,在國務院也有個職務,就讓他管一下吧。」

後來事實證明毛主席的眼光果然獨到精準,在抓捕四人幫時,陳錫聯倒向葉帥一邊,成功地控制了京畿地區的安穩,為歷史的重大轉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99年6月10日23時45分,陳錫聯將軍在北京因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85歲。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陳錫聯同志不忘初心,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永遠忠誠,把自己一生精力都奉獻給了國家和黨,在重大歷史轉折前堅定不移地站在正確道路中,為國家的前進之路可謂是功不可沒,無愧為黨的好兒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每日說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故事每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