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努力保持20%左右增長,50條細則下周推出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8月20日正式揭牌。
畝均產出要從700多萬元提高到1500萬元,不斷提高經濟密度;在今年落地1000億產業項目的基礎上,持續引進國內外高能級項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大力發展「跨境」、「離岸」的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確保2035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的目標……
在隨後的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常務副主任朱芝松披露了臨港新片區一系列新經濟發展目標。
新片區001號營業執照
朱芝松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下周上海市政府將召開發布會,發布新片區的50條實施細則。「人才政策、落戶政策下周會推出,整體細則推出的速度會加快。」
與此同時,朱芝松還詳細解釋了臨港新片區建設的使命和任務。
一是全力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上海將聚焦亟需突破但其它地區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關鍵領域,放開手腳更大膽地闖、更大膽地試、更自主地改,通過打造「三個最」,全力把新片區打造成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引擎。
第一個最:打造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對標最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充分發揮上海資源稟賦和開放優勢,推動新片區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新的制度框架,增強我國在國際經貿規則重構中的話語權。
第二個最:打造最能創新突破的改革開放試驗田。對標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聚焦投資、貿易、資金、運輸、人員、信息等重點領域,全面開展差異化、系統性的制度創新和功能重構。同時,堅持「管得更好才能放得更開」,建立與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風險防控體系。
第三個最:打造最自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大力發展新型國際貿易、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高端國際航運,促進開放型經濟功能高度集聚;聚焦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卡脖子」的重點產業,有力打造一批代表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二是全力打造上海和長三角更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上海將牢固樹立「以開放促發展」的理念,做大、做強新片區經濟體量、質量,通過打造「三個新」,全力把新片區打造成為上海和長三角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龍頭。
第一個新:打造上海發展的戰略新空間。對標東京、紐約等全球城市的最高建設標準,確保高起點規劃、高強度開發、高水平建設,以新片區為核心有力推動上海沿海沿灣經濟帶的崛起。
第二個新:形成上海發展的增長新動力。堅持「四個論英雄」,將畝均產出從700多萬提高到1500萬,不斷提高經濟密度;在今年落地1000億產業項目的基礎上,持續引進國內外高能級項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大力發展「跨境」、「離岸」的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確保2035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的目標。
第三個新:塑造上海發展的城市新格局。加強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聯動,形成東西兩個扇面、內外兩個維度的開放格局;加強與長三角沿海城市的協同,打造東部沿海一體化發展廊道,推動新片區成為面向亞太的國際樞紐城市。
三是全力打造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
上海將堅持面向國際、面向未來,對標國內外城市建設的最高標準、最好水平,通過打造「四個最」,建設「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第一個最:打造最開放創新的全球資源配置樞紐。建立開放型制度體系,集聚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全球高層次合作交流平台、高能級機構和高端人才,成為技術、資本、人才等高端資源要素跨境自由流動的樞紐。
第二個最:打造最智慧生態的未來城市樣板。發揮新城建設的獨特優勢,以科技賦能城市,打造善感知、會呼吸、有溫度的智慧之城。塑造最具特色的田園城市生態,打造「江海湖交匯、水田林交融」的綠色生態之城。
第三個最:打造最體現產城融合的新城建設典範。優化產業與城市空間布局,推動港、城、鎮的統籌聯動和功能互補,建設高密度、廣覆蓋的綜合交通體系,推動產業、人口、城市的全面協調發展。
第四個最:打造最宜業宜居的人才集聚高地。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資本進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建設高品質、國際化的城市功能體系,打造人才嚮往的活力之城。
※RCEP北京談判有新突破,年內完成信心增強
※進入漲價消化期,區域酒企半年業績增速整體放緩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