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在野外泛濫成災的綠鬣蜥 為何還是保育類動物?

在野外泛濫成災的綠鬣蜥 為何還是保育類動物?

說起綠鬣蜥,那可以用「入侵物種」以及「新手飼養」八個字來概括了。

從之前我們公眾號推出了兩篇關於綠鬣蜥的文章,「入侵物種」綠鬣蜥遭虐殺視頻引聲討台灣南部鼓勵民眾捕殺綠鬣蜥 每條獎勵163元

無論是在我國台灣還是國外,綠鬣蜥都是人神共憤的入侵物種

而就在前不久,台灣人民終於明白綠鬣蜥並不是靠懸賞殺掉就可以根治的,得從飼養繁殖這頭掐斷。因此出台了新政策「綠鬣蜥飼主必須登記、並且禁止繁殖」。

據看看新聞Knews報道,為了滿足兒子想養鱷魚的願望,某位父親做了許多爬蟲類的功課,最終選定了綠鬣蜥作為寵物。

可還沒養幾天,這條綠鬣蜥不僅「越獄」逃走,還引來了民警上門拜訪。直到民警將這位父親帶走調查,全家人才知道,在全球各地泛濫成災的綠鬣蜥竟然屬於保護動物。

在《華盛頓公約》中,綠鬣蜥屬於CITE附錄二中的受保護物種。為什麼一個泛濫的物種會成為保護動物呢?畢竟我們對保護動物的理解更多的「瀕危、稀少、不通過人類保護就要滅絕了」

不過IUCN在判定動物的稀有程度時,是要經過一系列具體而細緻的判定規範的,例如對於「極危」動物的判定是這樣的:

A. 種群數以如下任何一種形式減少:

1. 根據(和特別由於)以下任何一方面資料,觀察、估計、推斷或者猜測,過去10年或者三個世代內(取更長的時間),其減少原因明顯可逆並可理解而且已經終止,種群數至少減少90%:

a. 直接觀察

b. 適合該分類單元的豐富度指數

c. 佔有面積、分布區的縮小和/或棲息地質量的衰退

d. 實際或者潛在的開發水平

e. 由於引進外來生物、雜交、疾病、污染、競爭者或者寄生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

2. 根據(和特別由於)A1以下(a)-(e)任何一方面的資料,顯現出、估計、推測或猜測在過去10年或者三個世代內(取更長的時間),其減少或減少因素可能還沒停止或被理解或可逆,該分類單元將至少減少80%。

3. 根據(和特別由於)A1以下(b)-(e)任何一方面的資料,設想或猜測在今後10年或者三個世代內(取更長的時間,最大值為100年),該分類單元將至少減少80%。

4. 根據(和特別由於)A1以下(a)-(e)任何一方面的資料,顯現出、估計、推測或猜測在任何10年(包括過去和將來)或者三個世代內(取更長的時間,最大值為100年),其減少或減少因素還沒停止,該分類單元將至少減少80%。

B.符合B1(分布區)、B2(佔有面積)其中之一或同時符合兩者的地理範圍:

1. 估計一分類單元的分布區少於100km2,並且估計符合以下a-c中的任何兩條:

a. 嚴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一個地點;

b. 觀察、推斷或者設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續衰退:

(i) 分布區

(ii) 佔有面積

(iii) 棲息地的面積、範圍和/或質量

(iv) 地點或亞種群的數目

(v) 成熟個體數;

c. 以下任何一方面發生極度波動:

(i) 分布區

(ii) 佔有面積

(iii) 地點或亞種群的數目

(iv) 成熟個體數。

2. 估計一分類單元的佔有面積少於10km2,並且估計符合以下a-c中的任何兩條:

a. 嚴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一個地點;

b. 觀察、推斷或者設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續衰退:

(i) 分布區

(ii) 佔有面積

(iii) 棲息地的面積、範圍和/或質量

(iv) 地點或亞種群的數目

(v) 成熟個體數;

c. 以下任何一方面發生極度波動:

(i) 分布區

(ii) 佔有面積

(iii) 地點或亞種群的數目

(iv) 成熟個體數。

C. 估計種群的成熟個體數少於250,並且符合如下任何一條標準:

1. 預計今後3年或者一個世代內(取更長的時間,最大值為100年),成熟個體數將持續至少減少25%,或者

2. 觀察、設想或者推斷成熟個體數和種群結構以如下任何一種形式(a-b)持續衰退:

a. 種群結構符合以下任何一條

(i). 估計不存在成熟個體數超過50的亞種群,或者

(ii). 至少90%的成熟個體存在於一個亞種群中;

b. 成熟個體數極度波動。

D. 推斷種群的成熟個體數少於50。

E. 定量分析表明今後10年或者三個世代內(取更長的時間,最大值為100年),野外絕滅的機率至少達到50%。

來源:知乎

只要一個物種評估符合以上(A - E)的任何一條標準時,該分類單元即列為極危,其他的瀕危等級評估標準也與之類似。

綠鬣蜥是原產自南美洲與拉丁美洲的物種,其自然棲息地為熱帶雨林以及稀樹草原區。但由於近年來,愈發頻繁的人類活動導致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綠鬣蜥的生活區域正在逐漸變小,並仍在不斷遭到破壞。

綠鬣蜥的原產地

再加上綠鬣蜥是全球都比較熱門流行的爬蟲,在美國、墨西哥等地都有大型養殖場進行飼養繁殖,但為了改善種群基因,人類還是會經常去野外抓野生綠鬣蜥。

這一系列的現象與行為,導致IUCN覺得綠鬣蜥可能會成為瀕危,於是把它們加入了名單。然而他們低估了綠鬣蜥自己本身的超強能力——繁殖。

綠鬣蜥並不像之前筆者介紹的中華鱘或者鰻魚一樣野外自我生殖困難。它們恰恰相反,特別能生,能生到什麼地步呢。

舉個例子,大概就是巨人守宮每年只能出一胎,且一夫一妻制。而綠鬣蜥卻自4歲以後就開始無時無刻的發情,沒錯,就是一年四季都在發情,且每年能生20—70個蛋。

原本IUCN以為它們脫離了熱帶雨林會變得難以生存,但是他們錯了,因為綠鬣蜥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是太強了,強到現在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生存。

如果沒有潮濕的環境生存,那就創造相關條件,比如它們入侵台灣的時候,相關媒體曾報道過,綠鬣蜥在河堤上蛀洞,嚴重威脅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再者,綠鬣蜥在人類生活的城市沒有天敵。也許在野外他們也曾相生相剋,但是像在台灣等地,它們並沒有天敵,這也是泛濫不可避免的原因之一。

這麼看起來其實綠鬣蜥本身早該瀕危了,然而它們卻依靠自身強大的繁殖與適應能力拯救了自己,甚至達成了「野外、人工一起泛濫」的成就。

而在簽署《華盛頓公約》後,中國大陸也是比較乾脆,不管你真的瀕臨滅絕還是,統統照抄完全按照CITES名錄,實行「一刀切」的政策。就這樣,一個野外既不瀕危又不滅絕的動物,在大陸搖身一變,成了國二級別的保育類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珍寶堂爬蟲 的精彩文章:

法國一公雞因清晨打鳴被告上法庭 16萬人替它求情
那些年 在公路上偶遇的動物們

TAG:珍寶堂爬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