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翟志剛:太空漫步 國旗飄揚

翟志剛:太空漫步 國旗飄揚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突然間軌道艙報火警了。這時候,劉伯明已經把國旗遞上來了,我二話沒說,拿起國旗對著攝像頭就先進行展示。『即使我們回不去,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中飄揚起來』。」

人物簡介

翟志剛,1966年出生於黑龍江省龍江縣,1985年入伍,曾任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在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翟志剛首次完成出艙活動,成為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稱號。

翟志剛

「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今年53歲的翟志剛是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也是目前從太空回望過地球的11位中國人之一。他拉開艙門的那一刻,第一眼看到的也是地球。

「神舟七號」翟志剛已出艙,身體狀況良好,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問好。資料圖

「我把艙門一拉開,眼前是滿天的蔚藍。緊接著,我一想不對啊,外太空不是藍的,外太空是黑的啊,是啥也看不見的那種黑,怎麼是藍的呢?仔細一看,原來是地球,地球是藍的。地球上的雲一層一層的,把軌道艙的艙門都充滿了。」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對神秘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但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對太空的科學探索才真正開始。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後,毛澤東主席提出:「蘇聯人造衛星上天,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我們也要搞一點,要搞就搞得大一點。」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這一年,翟志剛只有四歲,他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像東方紅一號一樣,飛上太空。

「我小時候還真沒有做過航天夢,初一上英語課的時候,學習看圖識字,我記得有一張圖片上,有一架飛機、一個飛行員,底下用英文標著Plane(飛機)。那時候沒記住Plane,只記得當時我有個想法,如果長大了,能當飛行員多好啊!」

實際上,當翟志剛還不懂航天是什麼的時候,我國就制訂了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曙光計劃。那是1970年7月1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後不到3個月,我國空軍就在戰鬥機飛行員中招募了20名預備航天員。可是由於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都不具備,計劃被迫中斷。這些預備航天員未能實現飛天的夢想。

33年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當年的預備航天員之一方國俊給首位飛天的中國航天員楊利偉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說道:「因為歷史的原因,我沒有實現飛向太空的夢想。而您終於圓了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實現了我多年的夙願!」

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重新提出是在上世紀80年代。1983年,美國提出所謂「星球大戰計劃」,將美國的戰略防禦系統擴展到外太空,世界各國紛紛拿出對策加以應對。1986年,鄧小平同志批准實施《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也就是「863」計劃,把發展航天技術列入其中。「863」計劃實施的前一年,翟志剛通過了嚴格的空軍招飛選拔,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學員。

「1985年,我趕上了一個好機會。我高中畢業正要考大學的時候,空軍到我們龍江縣龍江二中去招飛行學員,沒有想到,我這一體檢,樣樣都挺好,很順利就過關了。」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四年後,我國從空軍現役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首批航天員。已經成長為空軍一級飛行員的翟志剛再次通過層層選拔,成為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之一。

「初入航天員隊伍,我就發現航天員不太好當。首先是四年的學習階段,學各種理論,像高等數學、電工學、高等物理,不光要學,還要考試,還留作業。留的比較少的時候,寫到晚上十點半、十一點來鍾就睡覺了,碰上幾個難題整不明白的,那就得憋到夜裡12點了。也不敢睡得太晚,第二天還要上課。」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極複雜的系統性工程。當年,中國航天員的選拔培養與載人飛船、新型運載火箭等各系統的研製同步進行。1999年11月,長征二號F火箭成功將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隨後三年,又接連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三號、四號無人飛船,完成了載人飛船飛行前的所有技術準備。

2003年10月15日,歷史性的時刻終於到來,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升空,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員公寓名叫問天閣,是中國航天員出征太空前做準備的地方。當時,翟志剛和聶海勝作為首飛梯隊的一員,作為飛行任務的備份,直到火箭發射的最後一秒,仍在做著飛向太空的準備。兩年後,神舟六號飛天,費俊龍和聶海勝首次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開展科學實驗活動,翟志剛再次作為備份航天員進入問天閣。

「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航天員翟志剛(左)、劉伯明(中)、景海鵬(右)。資料圖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天,翟志剛和劉伯明、景海鵬組成神舟七號飛行乘組,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太空之行。翟志剛回憶說:

「進了飛船之後,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好像又進入模擬器一樣。只有真正開始倒計時了,10、9、8、7……這樣一數,才意識到這次是真要點火發射了。點火後,飛船里的雜訊,要比模擬器里的雜訊大得多。但是我們一點都不害怕,三個人還在互相聊天,比如說,準備轉彎了。但等到火箭一關機,推力一消失,是什麼感覺呢?我當時就感到,突然間有個人在我屁股後頭『咣』地一腳,把我從正面一下子踢得反過來,然後就懸在那兒了,開始失重了。從超重轉為失重,就是瞬間的事情。剛開始就冒虛汗,頭暈,胃腸不舒適。進入太空第一件事,就是適應這種失重。」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中),劉伯明(右),景海鵬(左)在返回艙訓練。資料圖

短暫的適應後,翟志剛和劉伯明馬上開始工作。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首次出艙活動。9月27日那天,正在翟志剛打開艙門準備出艙時,軌道艙突然傳來火災警報聲。儘管事後的分析表明,這不過是一次虛假警報。但當時聽到警報聲的翟志剛和劉伯明還是有些緊張。

「這個時候,劉伯明就在我旁邊,他還問我,老翟,咱還出不出艙?我肯定地說,出!首先我認為,那不可能著火。第二,即使著火也不會很大。所以我們還要按計劃繼續出艙。」

真空的軌道艙不會發生致命火災。憑藉著理性、勇氣和擔當,翟志剛堅定地打開了艙門。2008年9月27日16點45分17秒,身著艙外航天服的翟志剛邁出了中國人在太空中的第一步。可是,剛走出飛船,翟志剛就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

「我順著腳底下往下一看,太深了,感覺深不見底。除了地球之外,都是黑的。這種黑是那種深邃的黑,和我們在白天里看深井(一樣),井底是黑的,你又看不見底,就覺得無窮深,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失去了任何依託。首先,我感覺我要趕緊抓住這個飛船,否則,一鬆手的話,人就沒了。可當我抓住飛船之後再一看,這個飛船也是懸空的。再看一眼,地球也是在天上懸著,無依無靠,我當時就怕地球也飄走了。這種失去安全感的、瞬間心理衝擊還是很大的。」

此時,翟志剛的同伴劉伯明留在艙內繼續檢查軌道艙是否著火,最後總算是有驚無險,並沒有發現明顯的火情。當時按原定計劃,翟志剛要先把固定在飛船外的一個試驗樣品送回艙內,再取出五星紅旗進行艙外展示。出於保險起見,兩人臨時決定,改變原計劃,劉伯明先把五星紅旗遞給了翟志剛。哪怕最終不能返回地球,中國航天員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中飄揚。

「我二話沒說,拿起國旗對著攝像頭就先進行展示。從太空回到地面以後有媒體問我們,為什麼沒有按照預定的飛行程序去執行?當時伯明就說,當時軌道艙報了火警。那時候我們就想,既然我們兩個人有可能回不去,即使從艙外取回來東西,肯定也帶不回來地面,與其去取那個東西,還不如展示國旗更重要。我和劉伯明就說,即使我們兩個人回不去,我們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中飄揚。」

航天英雄翟志剛接受小朋友獻花。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在翟志剛漂亮地完成國旗展示、執行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之後,又有神九、神十、神十一搭載著我國8位航天員一次又一次飛上太空。對翟志剛來說,一次任務的成功意味著下一次任務的開始。而他和戰友們的每一次飛天,都將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神舟五號,我們只要航天員上天了,能夠安全順利回來,就是非常大的突破;神舟七號,只要航天員穿著我們自主研製的艙外服,到太空轉一圈,還能安全回來,也就是很大的突破;到了神舟九號,只要我們的飛船能和天宮一號實驗室準確地對接上,就又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下一步,等我國建了空間站,那時候的任務就會更加複雜,對航天員的要求也更全面,工作強度也會更大。」

2008年11月7日,翟志剛被授予「航天英雄」稱號。人民網記者 徐岩冰攝

九萬里風鵬正舉,新征程仍需努力。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建設「航天強國」作為新時代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之一。按照相關規劃,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設。在神秘的北京航天城裡,已經50多歲的翟志剛仍然和戰友們一起緊張地進行空間站任務學習和訓練,時刻準備著再探蒼穹,在遙遠的太空中書寫下中國人更新更美的華章。

「我小時候並沒有想到航天夢。即使我被選入了航天員訓練大隊,已經成為一名正式航天員的時候,還不敢相信自己未來可以上太空。可以說,國家的強大,給我們每個人都提供了成長進步的機遇和平台,才讓我們實現了個人的夢想。現在,我還在時刻準備著迎接祖國和人民的挑選,刻苦訓練,保持良好的狀態,包括精神狀態、技術狀態、身體狀態,準備執行下一次的航天飛行任務。」

來源:太空夢想

作者:CNR國防時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的精彩文章:

這有一套不提供氧氣的特製「航天服」
答:穀神星是什麼樣的天體,是行星嗎?

TAG: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