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陶虹把女兒逼到跳河:有一種好女人,最會害人

陶虹把女兒逼到跳河:有一種好女人,最會害人

水木君說:

在教育領域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父母是孩子的複印件,如果孩子出了問題,那一定是原件出現了問題。

為了孩子好,怎麼就錯了?

電視劇《小歡喜》自開播以來一路飄紅,豆瓣評分破8,成為國產劇中的鳳毛麟角的存在。

爆紅的原因無外乎兩個字——真實。

其中陶虹飾演的宋倩,簡直就是每一個控制欲爆棚的母親的真實寫照。

家有考生,宋倩為了給喬英子更周全的照顧,便辭去工作,當起了家庭主婦;

每天給女兒煮燕窩,煮中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金牌教師,單親媽媽,她太愛自己的女兒了,愛到就像把她攥在手心裡,用自己的身軀狠狠的保護她。

不讓她受傷害,也不讓她獨立行走。

高考立誓大會上,宋倩不理英子天文學家的夢想,滿臉不屑,又驕傲強勢的替女兒寫下目標:清華北大,700分。

可是這是她的夢想,不是女兒的。

事實上,她從未想過女兒想要什麼。

陶虹在拍這部劇的時候說過:自己和女兒,是「情侶」的關係。

正如劇中的那句台詞:我最愛的就是你。

我只有你,所以只能霸佔你。

媽媽的全部心血濃縮成了一句「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言外之意卻演變成了「你必須聽我的」。

於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變成了一種控制,學習上的督導變成了一種命令,毫無保留的愛更是讓人無法呼吸。

為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南大,喬英子試圖溝通,談判,但是都被親媽一一否決了。

從小到打到的苦苦等待,終於,自己可以去實現夢想了,可它就好似與自己隔著一層玻璃,那麼近,那麼真實,可不管怎麼哭怎麼鬧怎麼努力,自己拼盡全力就是摸不到它。

而這層阻隔,正是自己的母親。

不甘心自己夢想的翅膀被親媽親手摺斷,喬英子被逼上了絕路。

一個父母精心培養出的品學兼優的「別人家的孩子」,外人羨慕,父母驕傲,而孩子自己卻想拚命掙脫。

一些家長永遠始終不會理解,從「都是為你好」的角度出發,自己怎麼會做錯了呢?

父母傾盡所有,卻換來孩子的恨

為了「愛」孩子,父母很容易走上極端。

人民日報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

身為市高考狀元,北大畢業生,留美博士的王猛,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掌控之下:

從他的衣服,到他的朋友,父母都要插手置辦。

他至今都清楚的記得,小學時班級文藝匯演,老師要求穿短褲,母親就不由分說的給他穿長褲,果不其然,他成為了唯一一個沒有按要求著裝的人,受到指責,丟盡了臉,這件事他在30歲講出來時,還是緊咬嘴唇,懷恨在心。

上大學之前,他的所有朋友,父母都要像查戶口一樣,一一過目,因為這種強制控制,王猛幾乎喪失交際能力。

從小到大,他為了逃脫父母拚命的學習,直到後來考上了北大。

雖然遠離家鄉,可他發現,這種控制,他並沒有因此擺脫。

一方面,父母安排王猛的大姨對他繼續進行「照顧」,把他一個20歲的成年人當作小學生一樣,到處打聽他的生活起居,交友和成績。

另一方面,他的性格缺陷開始暴露。

人民日報報道截圖

因為父母帶給他的心理障礙,讓他即使有學歷傍身,也依舊無法好好生活。

他開始了自我拯救。

王猛放棄自己本來學的生物工程,轉學心理學,選擇用一輩子的研究來為自己療傷。

為了把父母徹底趕出自己的生活,他12年沒有回家過年,6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因為父母,一個北大高材生,只能用一輩子的時間來治癒生命中的前20年。

2018年,被自己唯一的兒子拉黑6年之後之後王猛的父母卻把責任都推給孩子,對兒子的行為感到莫名其妙:搞不懂他是啥原因?怎麼就不能忘記過去呢?

人民日報報道截圖

今年轟動全國的「北大吳謝宇弒母案」,雖然吳謝宇至今沒有交代作案動機,但我們可以從這王猛的事件中看到相似之處:成績優異,父母強勢,心理不健全......

在知乎上,有關於吳謝宇的討論中,曾經看到這樣一個答案:

答主的父母從小對她要求嚴格,不容許她犯一點錯誤,她也很爭氣,成績優異品德良好,外人挑不出她的一點毛病,因為確實沒有任何缺點。如果說她對父母有什麼感受,那唯一的感受就是:他們根本不愛我,自己更像是父母精心培養出的一個作品。

一個又一個例子告訴我們,父母的過度操控,不管是對家庭關係,還是對孩子的成長,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天下還有父母不愛孩子嗎?

可是這樣的愛,結果如何?

孩子外表優秀,實際上內心已經被千刀萬剮,在苦海中苦苦掙扎數十年。父母所謂的「為了你好」的「愛」變成一把利劍,一刀一刀划過著孩子的心,又一刀一刀的隔斷骨肉相連的情。

父母問心無愧將孩子照顧得妥妥貼貼,可最後,卻成為了孩子最討厭的人。

「別人家的孩子」背後,

都是「別人家的父母」

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前幾天高考放榜之時,武亦姝以613分(上海高考滿分660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在此之前,武亦姝已經通過了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高考分數達到一本線即可被錄取,可武亦姝最終以高於自主線110分的成績榮登最高學府。

武亦姝,從《中國詩詞大會》開始,就讓所有人都豎起大拇指。

一路過關斬將,每一次答題,這個姑娘都是面帶微笑,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個16歲的孩子。

在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中,以「月」為主題,在被主持人提醒回答重複之後,武亦姝脫口而出《詩經》里《七月》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在舞台上,武亦姝不卑不亢,沉著冷靜,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讓這個女孩發自內心的自信。

在台下,聊起古詩詞,本來安靜溫柔的姑娘的眼裡冒起了小星星,激動興奮,終於流露出屬於那個年紀的天真美好,因為她是打心眼裡喜歡和敬畏。

可是這個自帶書香氣的姑娘,學的是理科,最喜歡的科目是化學,詩詞是她學習之外的樂趣和愛好。

把興趣「玩」到極致,成為一個文理雙全的才女,這樣的孩子在誰眼裡都是標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標杆孩子背後一定離不開標杆父母。

小時候的武亦姝也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老師布置的作業草草了事的應付,古詩詞什麼的更是沒什麼興趣,父母越督促學習更越是滴水不進。

於是向朋友取經之後的武爸武媽決定以身作則,夫妻倆把「興趣娛樂」從打牌轉為了讀書,每天四點班之後準時關手機,一家三口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一起詩詞接龍,誰輸了,誰就負責做家務。

正是武爸武媽的自律和付出,才有如今的武亦姝;父母看似小小的改變,卻為孩子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而生活中更多的家長,一邊恨鐵不成鋼,一邊卻接受自己碌碌無為;

一邊監督命令孩子好好學習,一邊卻優哉游哉的刷著微博、抖音;

你在朋友圈哭訴「自己家的孩子寫不完作業」,天天把「你這個沒出息的孩子」掛在嘴邊,別人卻早已關了手機,安安心心的陪孩子熬夜學習......

於是乎孩子只能每天聽到「我都是為了你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的碎碎念,卻從未這裡得到實際性的幫助和支持。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父母與孩子應該一起成長。

一個朋友,考研的那個暑假每天窩在家裡學習,本來想混幾年退休的的親媽頓時來了動力,辭了職,重新應聘。孩子學習,她就工作,兩個人都充滿了動力,娘倆一塊熬到12點都是常事。

想要孩子跑得又快又遠,就要和孩子一起奔跑。

你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

前幾天,「成都一小學入學要求」的新聞刷屏,該小學招生有一條「無理」條件:想要孩子入學,必須看爹媽的學歷。

消息一出,一片嘩然。

但大部分網友還是表示理解:想要孩子成才,那就一定要求孩子的父母是「人才」。

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一直在付出:為孩子糾正錯誤,替孩子做出選擇,我們像一個監工,生怕高樓有一磚一瓦有所偏差。

不是嘔心瀝血換不來回報,只是有時候心血錯了方向。

在教育領域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父母是孩子的複印件,如果孩子出了問題,那一定是原件出現了問題。

在我們對孩子提出要求時,我們有沒有反觀自己是否做出了表率?當我們在指責孩子不聽話、屢教不改報時,我們又沒有回頭看看,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我們都想要一個優秀的孩子,可前提是,我們要成為優秀的父母。

作者/才華水木君

水木文摘(mweishijie)原創發布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文摘 的精彩文章:

過得好的女人,往往都「不合群」
馬伊琍離婚後首條微博:餘生,這才是值得你愛的人

TAG:水木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