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宮結構是什麼樣的?靠什麼支撐龐大內部空間的?
秦始皇陵地宮主要是放置棺槨以及隨葬品的地方,在近代有考古專家探測之後發現,秦始皇陵地宮位於封土堆頂台下面,距離地面35米,東西長達170米,南北寬145米,現如今人們對於地宮的結構非常好奇。
整座地宮呈矩形狀,地宮墓室的周邊有宮牆,根據計算得出,宮牆東西長168米,南北長141米,南牆與北牆的寬度分別是16米、22米,宮牆非常結實,考古專家曾用箭射牆,然而牆體十分堅固,並且還探測出墓室沒有進水,更沒有絲毫的坍塌。
史記中記載秦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是說地宮頂部以珠寶鉗為日月星辰彩描金繪為雲霞星象圖。地下以水銀為代表的山川河流地理。而且水銀已得到考古證實。
整個秦始皇陵地宮的結構是以漏斗式階梯向下延伸的,越是往下,秦始皇陵地宮的面積變化越小,可以說是這充分利用了拱橋結構的設計原理,使外界的壓力在秦始皇陵地宮裡面得到充分利用。從這保護了秦始皇陵在歷史上無數次的地震中避免倒塌,就可以看出。可以說秦始皇陵地宮正是由於這樣的漏斗式拱形結構,才可以至今完全保存。秦始皇陵地宮東西城,有168米。封土牆的內側,研究人員發現了石質結構。
秦陵地宮是豎穴式,墓道以及木槨上方都是以夯土密封,這樣看來,墓室內外都比較嚴實,但是空間就不大,而秦始皇時期的丞相李斯作為地宮修建的負責人,他曾說了一句話「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
也就是說地宮的外面應該是有一個外殼,也就是保護和支撐地宮的,再者地宮結構同時又是漏斗階梯狀結構,越往下挖,填土的面積就會越小,最後到接近地宮時再利用拱橋的結構設計原理,也就是說外界的壓力越大,裡面拱形的反作用力就越大,地宮內部也就越結實。
※一人稱自己刀槍不入,袁世凱不信邪,抬手就是一槍結果悲催了!
※俗語:十羊九不全,難道羊年出生的人命不好?我們都理解錯了!
TAG:風化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