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改變推送模式,可「直追」信源,臉書開發「新聞標籤」能讓用戶換種方式看新聞嗎?

改變推送模式,可「直追」信源,臉書開發「新聞標籤」能讓用戶換種方式看新聞嗎?

據外媒報道,臉書(Facebook)計劃於今年秋季推出一項新功能:「新聞標籤」(News Tab)。這是臉書遭遇信任危機和反壟斷調查後的一次新舉措,不僅旨在改變數百萬用戶獲取新聞的方式,也希望藉此重塑與新聞出版商之間的良性關係。

臉書先得花重金買新聞

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道,「新聞標籤」功能將方便用戶能夠更快速、方便地在臉書上閱覽新聞,從而「改變數百萬人獲取新聞的方式」。

負責全球新聞合作夥伴關係的臉書副總裁坎貝爾·布朗表示,該功能將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和喜好,基於演算法設定新聞標籤,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個性化的、高度相關的新聞推送。

在具體運行上,臉書需要向新聞出版商購買大量的新聞內容,這筆費用可能高達上千萬美元。在獲得媒體授權後,臉書可以轉載該平台的新聞故事、重磅報道和其他素材。

同時,「新聞標籤」功能也給予新聞生產者更大空間,可以自行決定文章的曝光方式,例如是將報道直接刊登於臉書,還是附上原文鏈接,從而改變過去新聞內容的選取和推送全由臉書統一操作的模式。

報道稱,目前臉書正在聘請經驗豐富的記者來幫助策劃和開發這一功能,「新聞標籤」測試版將從10月起向20萬用戶開放。

對新聞內容加強監管

Axios指出,「新聞標籤」功能是臉書為了重新獲取用戶信任的一次嘗試。推送方式的改變,意味著用戶可以更直接地追蹤新聞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向假新聞說「不」。

自去年以來,臉書因用戶信息泄露、假新聞、傳播偏見等問題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公司形象嚴重受損。

益普索民意調查機構6月發布的一份全球性調查報告稱,在全球25個國家、2.5萬多名網民中,有86%的受訪者坦言,曾經被假新聞至少矇騙一次,而臉書是受訪者最常提及的假新聞來源;有77%的臉書用戶表示,曾在臉書上看過假新聞。

此外,自去年媒體曝出臉書5000萬用戶數據外泄的醜聞後,臉書至今依舊未能走出用戶信任危機。後經調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其開出高達56億美元的罰單。

報道指出,這一新功能顯示臉書正在加強對新聞內容的監管。

臉書在去年砍掉了「熱門話題」(Trending Topics)功能。該功能由承包商提供內容,曾被指責在選取新聞時存在偏見,以及未能阻止傳播假消息。

今年3月臉書還宣布,預計未來三年內,將在全球新聞內容方面注資超過3億美元。其中第一輪投資將幫助當地新聞報道改進新聞採集過程和產品創新,並將繼續打擊臉書平台上出現的假新聞、虛假信息和低質量新聞。

重塑與傳統媒體關係

Axios還指出,「新聞標籤」功能還有助於重塑臉書與新聞出版商之間的良性關係,或將使傳統新聞行業的廣告收益受到更多保障。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臉書向一家大型媒體平台購買一年授權的費用為300萬美元左右,授權協議為3年。目前臉書接洽的新聞供應平台包括:迪士尼公司旗下的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華爾街日報》母公司道瓊斯(Dow Jones)、《華盛頓郵報》以及彭博社。但目前尚未傳出有媒體已正式同意授權的消息。

事實上,社交媒體的出現對傳統新聞出版商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全球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 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2019年,美國數字廣告業務將全面超越包括電視、廣播和報紙在內的傳統廣告份額,達到1290億,佔美國廣告支出總額的54.2%。這也意味著谷歌、臉書、亞馬遜將等科技巨頭將共同瓜分這塊天價預算大蛋糕。

受此影響,許多新聞業者指責臉書、谷歌等免費使用他們的新聞標題和導言,導致以前流向報紙的廣告收益最後卻進了互聯網公司的口袋,使傳統新聞業面臨生存危機。

7月,美國司法部宣布啟動針對臉書、谷歌、亞馬遜和蘋果的新一輪反壟斷調查,導致這些美國科技巨頭股價一夜暴跌,管理層承受巨大壓力。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企業是時候作出改變了。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埃米莉·貝爾認為,財富應當從矽谷流向獨立媒體。獨立組織Free Press則表示,對點擊量的過度追求已經傷害到不少媒體,直接影響到了新聞的編輯方式和內容質量。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看看讀書會上這些耄耋主講人,年輕人怎能不更努力?
酷!上海這家園區插上AI翅膀後,這些變化你絕對想不到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