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市民李嘉誠
提到喬布斯,我們能想到iPhone,提到馬斯克,我們能想到特斯拉。
同樣,提到曹德旺,我們會想到福耀玻璃,提到任正非,就是華為和5G。
提到李嘉誠,你能想到什麼?
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報道,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的房地產投資公司已同意以近50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英國酒吧集團格林王(Greene King)。
在2009年,時年86歲的李光耀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提起李嘉誠,一針見血地指出:
「他製造了什麼行銷世界的產品了嗎?沒有!」
……
「他的巨大財富來源於他壟斷了房地產和一系列的民生工程,他對經濟的發展實際上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01
白手起家的李嘉誠,曾是香港年輕人心中的「勵志偶像」。
時間倒回到上個世紀50年代,當時歐美的加工業逐步向香港轉移,1950年夏,李嘉誠看準了這個趨勢,利用自己7000美元的積蓄創辦了長江塑膠廠。
產品大多為一些普通塑料玩具和家庭用品,靠低廉的價格出口至歐美市場,賺的都是辛苦錢。
據李嘉誠回憶,在最初的10年里,他每周都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時,工廠人手不夠,自己還身兼買貨、接單等工作,嚴重缺乏睡眠,早上甚至要兩個鬧鐘才能起床。
還好付出總有回報,日夜操勞的李嘉誠,賺下人生中第一桶金,塑膠廠的純利潤達到100多萬港元。
李嘉誠還曾是香港市民心中的「民族英雄」。
1977年,靠著香港地鐵興建權(從中環到金鐘)競投會上的「擎天一指」,他擊敗了外資企業,拿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成為舉足輕重的「地產大王」,此舉也讓他被香港人當成了「民族英雄」。
在香港回歸後,李嘉誠的生意更是順風順水,財富迅速暴漲,1999年成為香港首富。
從白手起家到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傳奇故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香港的勵志典範。香港人稱他為「超人」,把他看成「香港夢」的代言人,當時還有一項調查顯示:香港年輕人最崇拜的偶像人物里,第一是李嘉誠,第二才是比爾·蓋茨。
李嘉誠的一句話,就可以影響第二天股市的升跌,可以左右公共政策的民意取向。
他還被《亞洲周刊》評為亞洲2000年第一號最有權力人物;著名文化人黃沾寫《李嘉誠傳》,短短時間內翻印十多版也賣到斷市。
彼時的香港人相信:只要你努力工作,就可以獲得李嘉誠式的成功。
直到他們看見李嘉誠的臉,一點點變成墨綠色。
02
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沒有公開招標的情況下,把數碼港的一塊珍貴地皮批給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承諾用這塊地皮發展高科技產業,但最後它卻變成了一片昂貴的海景豪宅。
這只是當時李嘉誠地產生意的一點皮毛。
靠塑膠廠發跡之後的李嘉誠,如果僅把生意停留在塑膠界,那麼最高成就不過是香港一個普通富商,而不會成為華人世界裡的頂級富豪。
香港乃彈丸之地,工業和科技基礎薄弱,製造業只能主打塑料、紡織、五金等,當時多數香港企業的同質化極為嚴重。
看準了這一點,1958年,李嘉誠在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業大廈,之後又建了一幢12層高廠廈,兩座工業大廈面積共12萬平方英尺,從此正式介入地產市場。
之後趁著1966年香港鬧事、地價暴跌之機,李嘉誠大幅低價囤地,最終成為長江實業(1972年更名)上市的本錢。
上市第一天,長江實業股票股票價由發行價的3元升到6元,李嘉誠賺得盆滿缽滿,但又迅速地拿錢去囤地。
有人統計過,僅在上市的一年內,李嘉誠土地儲備已上升逾20倍。
之後在1972年石油危機引發的香港股災、1980年代中英談判遇挫波及香港股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大風大浪中,李嘉誠採取「人棄我取」的策略,同時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便利的融資條件,一次次抄底成功。
1999年成為首富後的李嘉誠,所打造的商業帝國幾乎滲透到香港的每一個角落。
產業橫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各個領域,擁有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業、電能實業等多家集團公司,分支機構遍布全球。
香港阿公阿婆們早上起床買菜煮飯,去的是家門口附近的百佳超市;年輕人買個護膚用品,去的是公司樓下的屈臣氏。
而很多的香港人,要將收入的一大半償還長江房產的房貸。港人看電視和聽電台,又是李嘉誠小兒子李澤楷的電信盈科的;家中安裝的電話網路,則是和訊黃埔的。這些都是李家的產業。
「我不得不去李嘉誠的百佳超市買東西,但即使只花一塊錢我也要刷卡,讓他承擔點手續費。」一個普通香港市民對此有種認命的無奈。
香港一名學生頗具諷刺性的作文《李家的城》引起香港民眾的廣泛共鳴,其中寫道:「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
03
2012年8月,李嘉誠曾對香港表白:「我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
然而,2013年7月底,李旗下和記黃埔發布公告出售百佳超市,10月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他在歐洲大肆購買。
早在2010和2011年,李嘉誠先後以90.3億美元、38.7億美元收購英國電網與水務業務;2012年又耗資30.32億美元收購英國管道燃氣業務。
通過一系列收購,李嘉誠父子已成為英國基礎設施資產的最大所有人之一。
李家控制著英國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近7%的供水市場。
英國媒體甚至驚呼李嘉誠要「買下整個英國」。
根據財報,截至2018年底,長和的總資產為12322.44億港元,其在香港及內地的資產分別為700.33億港元和724.05億港元,合計為1424.38億港元,按此計算,長和在香港及內地的資產占其總資產的比重僅為11.55%。
身為香港人的李嘉誠,身為中國人的李嘉誠,為什麼兩地的資產加起來,竟還不及他在英國資產的三分之一?
2015年9月12日,新華社旗下的瞭望智庫發表了一篇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瞬間激起外界對李嘉誠從內地撤資的猜測,也引發了內地對李嘉誠譴責的高潮。
作者羅天昊直言:「本文意外風行,非羅天昊所能,而是時勢與人心的大勢所致。」
04
1800年,當法國經濟學家J.B.薩伊提出「企業家」這個名詞時,他是這樣下的定義:「將經濟資源從生產力較低的領域轉移到較高的領域。」
20世紀中葉,西方最重要的經濟學家熊彼特,也曾這樣簡潔地描述說:企業家的工作是「創造性的破壞」。
如果我們按照這種標準來評價李嘉誠,那麼他顯然不是一位合格的企業家,最多是一位頂級的生意人。但任何評價如果脫離被評價者所身處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環境,都是有失偏頗的。
李嘉誠生於亂世之中,早年曆經艱辛,嘗盡人間冷暖,對金錢的渴求,對超額利潤的迷戀,早已深入骨髓。
他對此亦直言不諱:
「在職業上,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如果不能做一個成功的商人,那我的職業是失敗的,人生也是殘缺的。不賺錢的商人不是好商人,也沒有資本利潤去做善事。
對我來說,誰是趨勢、誰利潤更大才是我要考慮的,而不是空洞的政治考量和虛假的道德說教。
不要試圖讓商人去承擔國家的政治責任,也不要試圖用政治去影響商人的經營理念。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商業的歸商業,政治的歸政治。我就是一個商人,會去努力理解政治,但是我絕不僭越政治,那是政治家們的事情。」
他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以追求最大利潤為唯一目標,對阻礙這一目標實現的情況決不妥協,這恐怕就是李嘉誠之所以成為李嘉誠的原因。
※《獅子王》:迪士尼的情懷,還夠吃多久?
※明基一口氣連推四款智能商務投影新品,真正實現一鍵無線投屏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