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渣打楊京:「錨」都動起來了!銀企如何管理利率、匯率波動

渣打楊京:「錨」都動起來了!銀企如何管理利率、匯率波動

進入8月,揮別「暑假」的交易人士剛開工便遇到了「雙波動」——8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破7,這是十年多以來的頭一次,各界預計匯率波動將持續加大;8月17日,「利率並軌」改革千呼萬喚始出來,20日新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首度亮相也標誌著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啟動。

未來,美元/人民幣匯率再也不會只圍繞著6.9進行區間波動,LPR也不會再如過去幾年那樣一成不變。當匯率、利率的「錨」都動起來後,這意味著銀行、企業的匯率、利率風險管理更為重要。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了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京。「此次央行LPR改革旨在完善及強化央行人民幣利率政策的市場傳導機制,使人民幣貸款利率更加反映市場情緒、流動性和供求關係,將市場價格有效地傳遞給最終借款客戶。」他稱,「如今LPR報價每月進行一次,這就意味著LPR會按月出現波動,最終導致客戶以LPR為計價基準的貸款利率出現波動,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貸款成本不確定風險,利率互換(IRS)就是很好的風險管理工具。」渣打是此次新加入的兩家外資報價行之一,並於20日宣布完成對蘇寧易購等客戶的8筆共計3100萬元貿易融資放款,這也是基於新LPR發放的首批貿易融資貸款。

談及人民幣匯率波動,楊京稱,「人民幣對美元破7後,市場各界對後續走勢較不確定,企業對人民幣外匯套期保值的決策和執行越發謹慎。但越在這個時候,我們越是和企業強調,套保不要單純依賴於對市場的判斷,而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理性操作,因為無人能百分之百準確判斷市場未來的走勢。」他也認為,近幾年外匯套保衍生品結構都趨於簡單化,市場需要客觀地看待外匯衍生品及其使用。在套保產品同質化的背景下,銀行的競爭力在於根據不同企業的實需、市場走勢及產品定價參數的變化,提供更為精細、定製化的服務。

LPR報價改革將激活IRS市場

4月20日上午9時30分,新LPR首次報價出爐,1年期報4.25%,5年期報4.85%,分別低於貸款基準利率和此前的LPR10bp和6bp,符合市場預期。

機構普遍認為,這屬於小幅下降,體現了在引導貸款利率下降的同時,也注意避免一次性降幅過大,對市場造成衝擊,從而給市場以適應和過渡的時間。「人民幣利率改革的市場表現形式就是價格更具彈性,有更多的波動,及時並真實地反映市場流動性變化。」楊京稱。

LPR的價格由MLF加點報價形成,這個加點幅度主要取決於銀行整體負債成本、銀行對其最優質信貸客戶的貸款風險溢價還有市場的流動性及供需關係。楊京認為,早年LPR並無明顯波動,是中資行報價的最優客戶貸款利率。沒有波動,市場的借款方就沒有動力去鎖定LPR貸款利率,這也導致LPR IRS市場鮮有人問津。

「如果LPR市場參與者以及貸款存量足夠大,例如達到50%以上,企業對利率波動的管理意識整體就會增強,從而帶來利率套保觀念和行為的轉變,市場參與者就會更好地推動及參與LPR IRS市場,IRS的價格發現功能也會在一定幅度上影響LPR定價,進一步推動LPR市場的深入發展。」他稱。

例如同業存單的發行對於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有很強的引導作用,也使得Shibor有了更大的參考意義,Shibor IRS對早期Shibor價格形成也有推動意義。 可見,利率互換等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將對LPR的價格發現形成積極互補。

中國利率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楊京稱,例如美元利率互換,這一市場不論是美國國內還是國際市場都很成熟。隨著中國LPR市場趨於成熟,更多銀行、企業等貸款受用方將會參與到這一市場,這也會推動LPR IRS市場的發展,但市場培育還需時間。

人民幣「破7」後波動將增大

除了利率波動,8月初的人民幣匯率波動引發了全球關注。8月5日,美元/人民幣中間價報6.9225,調貶229bp,失守6.9的中間價讓市場對「破7」有了預期。當日開盤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順勢破7,到9:40左右,美元/在岸人民幣破7。

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劇,企業對匯率越發難以判斷。以前由於人民幣呈單邊走勢,因此很多企業的慣用模式是,每年1月就對沖整年的外匯風險,年頭對沖的成本也更優惠。但目前的情況更趨複雜。

整體而言,市場在「破7」後都處于謹慎觀望態勢,外匯套保行為也比較分化。「不過,有些企業在年初便有一套完整的套保策略,無非就是什麼時機做、做多大的量、以什麼樣的價格來做,可以說人民幣破7加速了其套期保值行為。」楊京稱。

確定的趨勢在於,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率將逐步提升。其實從「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幅已經加大,「但與七國集團(G7)貨幣或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相比,人民幣波幅還不是很大,基本在4%~6%,而如土耳其里拉則高達27%,阿根廷比索16%,南非蘭特16%左右,G7貨幣也有7%~8%的年化波動率。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匯率波幅會逐步增大,接近世界主要貨幣。」他稱。

套保應基於實需而非投機

近幾年來,企業的匯率套保行為其實也出現了較大變化,這一良性趨勢將在未來持續。

楊京對記者介紹稱,「8·11匯改」前,更多企業主要做遠期結售匯,對期權的運用相對較少。而匯改後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涉足期權交易(買期權或做一些結構性遠期),以獲得更好的對沖價格或帶來更多的下檔保護。匯改也讓市場參與者看到,偶爾會出現一些難以預估的黑天鵝事件,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極端金融風險,這也促使了企業更主動去套保。「套保活動的逐漸增加,不僅體現在跨國企業、民營企業,也包括國有企業,我們也看到國資委在積極地鼓勵國企以實需來進行套保,並且在套保產品方面也有所放鬆。」楊京稱。

就套保產品使用方面,在匯改前,部分企業在境外進行了一些脫離實需的外匯衍生產品交易,導致了巨大虧損。「而在匯改後,整個市場尤其是境內市場,套保產品整體呈現簡單化、趨同化,主要是外匯遠期、一些簡單的結構性期權等。」楊京表示。

儘管各家銀行目前推出的產品變得更趨簡單和同質化,但差別在於價格和服務。他稱,「所有交易都會佔銀行的風險資本,銀行應當收取合理的交易利潤。銀行之間出現價格競爭實屬正常,但不能一味打價格戰,更重要的是更多去了解企業的需求,設計定製化的產品,這也是銀行未來的競爭力所在。」

例如,銀行會根據企業外匯敞口的特點和對套保細節的要求設計不同的保值方案,並對每一種方案進行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進而調整產品結構和價格。「一些企業是在有了真實訂單、開具信用證後才做套保,還有一些企業的現金流非常穩定,可以根據預期現金流進行套期保值。但核心仍是要將套保基於實需。」楊京稱。

央行也在8月5日提及,要專註於實體業務,不要將精力過多用在判斷或投機匯率趨勢上,要樹立「風險中性」的財務理念。

楊京認為,只要是堅持實需的套期保值,套保合約的損益必然會與被套保資產或負債的損益產生一個互抵的作用,這樣的套保才能體現企業的「中性」風險管理,且會對整個操作起到穩定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偉創力內部人士稱扣留華為物資因1億應付款,或關閉華為事業部
直布羅陀拒絕美延期扣押要求,伊朗油輪改名後已駛離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