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身體無恙又沒被脅迫,為什麼要主動退位?其實大家都被他騙了
乾隆是清朝第6位皇帝(入關後的第4位皇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且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其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的最巔峰。
1796年,乾隆作出了一個讓許多人都想不到的決定:退位!為什麼說乾隆的這個決定出人意料呢?縱觀中國古代歷史,退位當太上皇的皇帝,要麼是身體有恙,要麼就是受到了外部的武力脅迫。
而乾隆當時的情況:身體無恙且沒有被脅迫。那麼乾隆為什麼會主動退位呢?其實大家都被他給騙了!看看他退位後的這3年幹了些什麼就知道了,相信當時嘉慶的內心是:這3年,我太憋屈了。
一、乾隆退位後仍然掌控軍政大權和人事任免,並且訓政嘉慶。退休當了太上皇后,乾隆並沒有把權力交給繼位的嘉慶皇帝,而是依然將其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一次召見屬國使臣時,乾隆曾說了這麼一句話:「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值得一提的是,乾隆退休後,依然自稱「朕」,他的諭旨仍稱「敕旨」,且文武官員進京朝見或離京赴任,都必須到乾隆跟前聆聽訓示。
由此可見,乾隆雖然退休了,但他所掌控的權力,實際上卻遠遠高於已經成為皇帝的嘉慶。在當時,嘉慶唯一能做的,便是定期向乾隆彙報勤政情況、接受訓政,以及參加各種「活動」,如祭祀、大閱等。
二、退位卻不「讓位」。乾隆早在退位之前就命人修建了退休之後的居所——寧壽宮,雖然這座宮殿氣勢恢宏,他也曾多次申明要搬到寧壽宮,給嘉慶「騰位置」,但事實上,直到去世,乾隆都一直居住在養心殿。
乾隆之所以不想「搬家」,除了他認為住在養心殿諸事咸宜外,更多的還是為了方便他自己訓政嘉慶,以及方便文武大臣向他請示和彙報工作罷了。
三、眾所周知,古代新鑄的錢幣往往都是使用當時在位的皇帝的年號,但乾隆退位、嘉慶繼位後,清朝的鑄幣機構卻並沒有完全使用嘉慶的年號來鑄幣,而是採取了「乾隆、嘉慶年號各半分鑄」的方法。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乾隆雖然表面上主動退位,但實際上卻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掌控權力罷了。而那時的嘉慶,雖然名為皇帝,但實際上卻仍然是一個憋屈的「皇太子」,直到乾隆駕崩,他才真正擁有了皇帝應該擁有的權力和地位。
※戰國被嚴重低估的人,與孫武並稱、到哪國哪國強,險些覆滅秦國
※古代這4大游牧民族,屢屢侵犯中華,被趕走後卻在西方稱霸
TAG:小人物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