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票 > 利率並軌後,銀行怎麼賺錢?

利率並軌後,銀行怎麼賺錢?

私募工場(Funds-Works),素以嚴謹的調研和犀利的觀察,捕捉基金的潛台詞,嚴選底層標的,為投資者診斷私募、把脈資產。

本文共兩部分,第一部分選自倫敦交易員,第二部分選自米筐投資,分別從不同視角解讀此次央行新政貸款利率並軌後,各銀行尤其是小銀行還有哪些生財之道。 |

來源:三思社 |

作者:倫敦交易員 |

前幾天的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第15號今天落地了。簡單來說,有三個要點:

1,改貸款,不改存款。

2,改增量,不改存量(尤其是之前掛鉤基準貸款利率的按揭房貸)。

3,將實質上的政策基準利率改為MLF(邁出市場化的一小步)。

央媽這麼改,對"孩兒們"是利好的:

1.存款利率不會上升,銀行成本不會增加;

2.存量貸款的利率不會下降(尤其是房貸),銀行收入不會減少。

這樣一來,銀行的利益(利息差)依然得到了保障。

在中國經濟的利益分配中,有一個長期為人詬病的問題:相對其它國家,在整個企業盈利中,金融分走了太多的蛋糕。

這個分配比例維持在高位,很大程度靠存款利率不市場化的管制。

利率管制的"好處"有多顯著,從中國銀行跑輸同行即可一窺。

從上圖可見(紅色線條),有大量外幣資產的中國銀行的凈息差大幅低於同行,關於這點有官方回應:

可見,中國的銀行想要賺錢,還是得立足中國,外國的錢不好賺。

但作為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銀行主要從哪些客戶身上賺錢呢?

先看下貸款流向:我國銀行業約2/3的貸款流向了企業。

圖:工商銀行2018年的貸款去向

而從企業貸款來看(下圖),銀行似乎在"賺國家的錢"。企業貸款中的約2/3流向了國企。這在2013年之後尤其明顯。

圖:我國銀行的企業貸款流向

圖註:此數據自2016年之後就停止更新了。

民營經濟用不到40%的企業貸款,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多的GDP,提供了70%左右的出口,創造了80%左右的就業崗位。

還是不錯的。

只是希望民營經濟能再接再厲,爭取今後能有更多機會向銀行貢獻收入。

信貸流向國有經濟,是因為利率更高么?

似乎不是。

從下圖可見,地方政府和大型國企的融資利率明顯更低(下圖紅色區間),而民企和居民的融資利率明顯不低(下圖藍色區間)。

圖:實體經濟主要參與者的融資成本(大致參考)

圖註:來自半夏投資的李蓓老闆娘

這說明,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機構的定價風格也越來越顧全大局。

但國有經濟的借款利率不斷走低,是否會影響銀行的放貸意願呢?

看數字吧。

以國有經濟主導的廣義基建來說,其貸款餘額在最近5年翻倍有餘。

圖:我國中長期貸款餘額分布

圖註:來自半夏投資的李蓓老闆娘

不過,比基建貸款還漲得快的,是居民主導的房貸(流向個人的貸款中,80%以上是房貸)。

畢竟,房地產貸款不僅利率高,還有地產做抵押,安全性也有保障。

自然的,國有經濟主導的大基建(上圖紫線)和居民主導的房地產(上圖藍線),成了近幾年拉動我國信貸增長的兩駕馬車。

流向實體經濟的貸款保持穩定,尤其是以民營經濟為主的輕工業貸款(上圖紅線),異常穩定...

一些不降息、一些不加息

說到這裡,再次回顧下此次利率市場化改革:

1,改貸款,不改存款。

以居民為主的存款(見下圖),不會加息。

而(目前)以國有經濟為主的新增貸款,不會加息。

圖:兩個選擇-降與不降

2,改增量,不改存量(尤其是之前掛鉤基準貸款利率的個人房貸)。

居民在前幾年背上的天量房貸,不會降息。

不僅存量房貸不降息,看今天央行吹風會的表述,為保證"房住不炒",增量房貸應該也是不會降息。

總的來說,一些不降息、一些不加息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對我國金融體系是利好:

1. 銀行能繼續從居民部門賺取高額利差(存款不加息,房貸不降息),只要房價不跌,新中產們也能抗;

2. 地方政府和大國企也能以更低的貸款利率來吸收居民部門的存款,為國有經濟減負。

3. 由於實體民營經濟在銀行貸款中的佔比很小,受影響不大。當然,如果民企能從新增貸款中多分得一杯羹,也是不錯的。

真正的實惠來了(么)

隨著1.繼續限制個人房貸、2.切斷地產商的非標融資渠道、3.清退不良機構的金融供給側改革深化,國有大銀行或不得不將更多注意力投向民營"小"企業。

畢竟,隨著躺賺的機會越來越少,銀行終得憑本事去賺中小民企的高利息,而不是繼續給國有平台"無腦"放貸。

但對那些干實業的民企老闆來說,相比起看人臉色的貸款,其實還是不如人民幣貶值來得直接。

金融放水的話,大概率又會被金融、地產、國企截胡,到實業那裡就所剩無幾。這不僅幫不上實業,還而會推高成本,進一步加劇他們的困難。

而貨幣貶值就好得多,直達患處。雖然短期內會影響大佬們的資產價值,但能提升我國整體的國際競爭力,改善實業的利潤和現金流。

十字路口前的選擇

面對相似的十字路口,當年的日本選擇了日元升值 金融放水。

隨著日元升值,資產價格也水漲船高,東京的金融家們紙醉金迷了好幾年。

但三年之後,泡沫破滅,又把紙面財富給虧了回去。

而同樣一去不復返的,還有曾經蓬勃發展的日本經濟。

而如今的中國,應該不會重蹈日本的覆轍。

貨幣貶值 金融克制,可使金融與地產讓位於實體經濟之後。

雖有短痛,但有長效。

不過有意思的是,給國內大佬的短痛尚未顯現,歐洲大佬已經坐立難耐了。

隨著人民幣貶值,無論是LV,還是Gucci,其母公司股價都大幅走低。

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選擇都是重要的。

想想曾經如日中天的日本和雅虎。

貪圖眼前的小便宜,怎成長遠的大格局。

下文來源:米筐投資 |

作者:米筐老A |

1利率倒掛

經常關注理財的人會有一個發現,就是時常出現的利率倒掛——銀行的存款利率竟然會高於貸款利率。

我們看如下一張圖:

這是某第三方理財平台上銀行存款產品的廣告頁面,其中有一個5年期的銀行存款其利息為5.8%/年,起存門檻只要50元。下面還有一年期的存款利率為4.9%、半年期的存款利率為4.4%。

銀行存款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安全!這也是很多保守理財人群(如老年人等)首選存款的最重要原因,也因為它安全所以收益一般都很低,甚至有人嘲笑說還跑不過通貨膨脹——存錢是扼殺財富的「最佳」方式。

可年化5.8%的存款利息確實讓人驚艷!要知道較為安全(也不一定安全)的信託收益年化收益在8%左右,可起購門檻100萬啊。

國債等產品確實安全,可年化收益卻在3.5%左右,較為穩定的貨幣基金年收益大致在3%左右,你說這5.8%的銀行存款還沒有吸引力?

當然有些人會反駁:推出這麼高存款利息的銀行都是沒聽說的中小銀行,說不定哪天就倒閉了,別到時候高利息沒拿到、反而本金也損失殆盡,這種理解當然是錯誤的。

2015年,我國正式實施《存款保險條例》,其中第二條如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統稱投保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投保存款保險。

其中第五條如下:

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存款結構變化、金融風險狀況等因素調整最高償付限額,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執行。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機構所有被保險存款賬戶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併計算的資金數額在最高償付限額以內的,實行全額償付;超出最高償付限額的部分,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

什麼意思呢?就是所有銀行都要對存款進行投保,一旦銀行破產,儲戶的本金和利息之和在50萬以內的100%賠付——由保險基金賠付。所以只要是銀行推出的存款,50萬以的金額都是安全的。

那如果手裡有200萬現金,如何確保存款100%安全呢?用四個家裡人的名字,分別在同一家銀行開立四個賬戶,分別存入50萬;或者用一個人的名字,在四家銀行開立四個賬戶,分別存入50萬。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我在談存款、談理財,其實不是,我是要跟大家探討另一個話題:以賺息差為盈利來源的銀行,在如此高的資金成本下如何賺錢呢?

要知道按揭房貸的利率是4.9%,即使上浮10%、也就是5.39%,上浮20%、也就是5.88%,相對於5.8%的存款利息也是虧錢的啊。

存貸差不就是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的差額么!這個差額不就是銀行的利潤來源么!

當存貸差為負數,銀行還賺什麼錢?

2利潤來源

銀行是經營錢的企業——把錢吸進來、給付一定的資金成本利息,再把錢放出去、收取一定的費用利息,其差額就是銀行的收入,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息差收益。

息差收益是銀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收益,如匯款轉賬手續費、基金/保險/理財等代銷費等。

銀行能賺多少息差呢?看下錶:

由上表可知,銀行賺取的息差大概在3%左右——也就是吸收存款100萬,銀行理論上能賺3萬元的息差……這都是理論,跟實際不符。

實際是銀行的貸款利率一般在7%以上,息差能擴大到5%以上,可並不是所有的存款能放出去啊,放出去的貸款並不都能收回來啊……

所以憑存款額來推測銀行利潤沒有意義,但有一點有意義——吸收的存款利息必須得低於貸款的利息。

存款來自哪裡?居民和企業。貸款去向哪裡?居民和企業。一些居民和企業通過銀行把錢放貸給另一些居民和企業,銀行賺存貸款的息差。

以上是絕大多數人知道的銀行賺取息差的方法。其實還有另一種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存款(準確說是再貸款)來自於央行,貸款去向還是居民和企業,銀行同樣再賺兩種資金間的息差。

想必這兩年大家在新聞上,總能聽到什麼MLF(麻辣粉)、SLF(酸辣粉)、逆回購之類的名詞,它們實際上就是銀行從央行獲得資金的手段——央行把錢批發放貸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把錢零售放貸給具體的居民和企業。

銀行從央媽那裡獲得的資金成本是多少呢?MLF/SLF的年利率在3.3%左右,逆回購的利率在2.5%左右,其成本和儲蓄利息差不多,銀行拿到這些錢再對居民和企業放貸。

好,做了以上這些基礎鋪墊之後,我們再回答開頭的問題:銀行存款利息5.8%,而按揭房貸的利息只有4.9%,銀行賺得什麼錢呢?

3賺什麼錢?

銀行賺的當然還是息差的錢啊……只是其中的過程有些複雜。

1)高息進高息出的息差。

雖然銀行吸儲的利息高,但它對外放款的利息會更高。

就像文中5.8%吸儲來的資金,大概率不會用來對外發放按揭貸款——這樣相當於發放一筆虧損一筆啊。

發放給誰呢?基本上是高息信用貸,如各種互聯網貸款——互聯網平台不發放貸款,而是為銀行推薦合適的貸款人,這被稱為助貸業務。

像支付寶上的借唄、京東金條、平安普惠、美團生活費等,並非平台在放貸,而是一些合作銀行在放貸,日利息多為萬分之五——合計年化就是18%,其中的息差收益是不是就有了呢?

2)中途退出資金的息差。

很多5%以上的高息存款,一般是存款時間較長——多在3年以上、普遍的是5年時間,並且不少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相當於把資金鎖定了很長時間。

如果中間需要錢怎麼辦?可以提前提取啊……相應的處罰就是利息會變少,遠不是5%、而是靠檔計息。

還以上面5.8%的存款為例,如果持有90天以內取出利息為0.35%、如果持有1一年多取出利息為1.95%……具體見下表:

總有人會因急用錢或尋找到了更好的投資渠道,而把錢提前取出。很好很好……這樣銀行就不用支付存款高息了,反而以高息的噱頭最終吸引了正常利息的存款,此時的息差就出來了啊。

3)貸款再變存款的息差。

這個理解有些困難,裡面牽扯到貨幣的信用創造功能。

簡單說一下:存款變貸款-貸款變存款-存款再變貸款-貸款再變存款……如此往複循環,因為一筆原始資金(如存款)而創造出許許多多的錢。

舉個例子:你買套100萬的房子,首付30萬是自己的錢,另外的70萬可以銀行貸款。業主拿到多少錢?100萬,其中的70萬是貸款。如果業主拿到賣房款不花銷,就可以把這100萬存入銀行,銀行也就吸收了100萬的存款——其中的70萬可是來自於貸款哦。

同樣,以5.8%吸收來的存款,即使按照5.8%的利息放貸出去,拿到這筆貸款人或許錢就留在賬戶里不花啊(銀行放貸時都會要求你辦張該銀行的儲蓄卡,就是為了把這筆貸款再以存款的形式存在該銀行里),那不就成了銀行的低息存款嗎?有了這筆低息存款,銀行就可以對外放貸了啊。或許第一輪吸儲放貸沒有息差可賺,但第二輪、第三輪……還是有息差可賺的。

4)未來市場變化的息差。

這裡面有對賭的性質,對賭未來五年會否通貨膨脹、會否加息。

如果未來會通貨膨脹、央行大幅加息,那對應的貸款利息也就會大幅上漲啊,可如今5.8%看似高息的存款其利息是固定的、是不會隨著加息而有任何變化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如今的高息就不是高息了啊。

其實更重要的是確定性,雖然存款利息高,但使用時間長,這樣就能在這個確定的利息和確定的時長下,去尋找適當資質的借款人,這反而是應對拉存款不確定的一個方法——畢竟中小民營類銀行拉存款是比較難的。

都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你以為銀行虧錢慘,其實是賺得太精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dsWorks 的精彩文章:

不思考的惡
景林資產蔣錦志最新投資策略分享會文字實錄

TAG:Funds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