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被引率,諾獎得主都拼不過這些人
圖片來源:Pxiabay
來源:公眾號「科學網」
全球被引率最高的一撥人是誰?
本月,發表在 PLOS Biology 上的一篇研究論文揭開了謎團:被引率最高的一群人可以用魚龍混雜來形容。
大出人們意料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跟諾獎獲得者、學術大牛的名字並列出現。
比如來自印度欽奈的一名研究者 Sundarapandian Vaidyanathan(中文譯為瓦伊迪耶納坦,讓我們簡稱其為老瓦)。
老瓦的超高被引率是怎麼來的?全靠引用自己的論文。
老瓦是一名計算機科學家,來自印度韋爾技術研發學院,這是一家由私人經營的機構。
資料顯示,截至 2017 年,老瓦 94% 的引文來自他自己或者合作者。
不過,他不是一個人。
上述論文作者梳理了約 10 萬名研究人員後發現,至少有 250 人靠引用自己或共同作者的研究「發家致富」:他們超過 50% 的引文都這麼來的,自我引用率中位數為 12.7 %。
比如一名叫 Theodore Simos 的數學家,76% 的引文來自引用自己跟合作者的論文。
再比如來自義大利的研究者 Claudiu Supuran,他的引文中有 62% 來自於自己跟合作者。
Supuran 去年還入選了某機構發布的「世界級傑出研究人員」榜單。
不少科研人員表示,自引研究不是啥稀罕事,但自引率過高的人可能要小心。
「自引率超 25% 的人不見得會做不道德的事,但可能需要更嚴格地審查。」自引率研究的作者 John Ioannidis 表示。
Ioannidis 等人的調查對象包括過去 20 年來 176 個學科子領域中被引率最高的 10 萬名研究者。
數據主要來自愛思唯爾旗下的資料庫 Scopus 和科睿唯安旗下的 Web of Science。在前者中查找文獻引用記錄,可以看到作者引用自己研究的次數。
前面提到的老瓦是這項調查中記錄比較極端的一個。因為極高的被引率,他被視為印度頂級的科學家之一,還曾被該國環境部長(當時主管高等教育)授予一個價值 280 美元的獎項。
老瓦本人曾在社交媒體上回復有關韋爾技術研發學院的問題時,還給自己的高自引率辯護過:
「如果不參考以前的研究,那新的研究就無法進行。」
自引率一直是科研人員關心的話題。一項 2016 年在預印本發布的研究表明,男性學者的自引率平均比女性學者高 56% 。
不過,另一項研究認為,這一情況可能是因為被引率高的學者生產率也高,比其他人有更高概率引用自己的研究,無關性別。
還有研究顯示,自從義大利在 2010 年以後頒布某項有爭議的政策後,研究人員的自引率蹭蹭往上漲,因為相關政策將研究者的被引率和職稱評審掛鉤。
印度尼西亞如今已有 15 名研究者因為不當的自我引用和相互引用行為上了該國有關部門的黑名單。
該國曾計劃將自我引用率排除在評審指標之外,不過目前還沒有進一步行動。
《自然》雜誌根據研究數據製成的自引率國家排行,烏克蘭跟俄羅斯的論文作者的自引率最惹眼。中國位於中位線之上、德國之後。
不論怎樣,公開列出個人自引率,或者在現有評估體系中對自引率的權重進行調整,都面臨著很大爭議。
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就曾明確反對將自引率排除在外,理由是「如果一些自我引用的初衷是好的,去掉它就會影響對其學術意義的理解」。
不過,Ioannidis 等人的最新研究有一個特別之處:把相互引用算入自我引用的範疇,以觀察學術圈引用生態中可能出現的某些情況。
來自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社會學家 Marco Seeber 表示,相互引用的確會提高被引率。粒子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的研究者常常有數百甚至上千個共同作者的論文,整個領域的被引率都提高了。
粒子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者如何憑一己之力拉高整個學科的自引率?
為了應對自引率極高的奇葩現象,有研究者表示,不見得要用複雜詳細的綜合指標去評估,或許應該先讓編輯和審稿人對不合理的自我引用多加註意。
研究作者 Ioannidis 也表示,被引率作為一個重要指標,不能也不應該被取締。「如今,保證信息準確性很重要。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現有的某些衡量指標存在局限。」
※怎樣解決「禿」如其來的煩惱?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會讓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