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念叨、魔性,毛毛姐你為什麼要出新歌?
小編現在有些幻聽、幻視、幻想伴隨症,這個鍋小編認為是毛毛姐的,不對,應該說「多餘」的。掐著大腿算了算,最近除了被女神拉黑、薪水見底這些小事,就只有收到「多餘/毛毛姐」的新歌這件大事了。
先來介紹一波這事兒的起源,「多餘/毛毛姐」這對斜杠青年有的人可能很迷,有的人可能還不太熟。小編認識他們也不久,抖音輕鬆收割3000萬粉絲,視頻點贊量超2.8億的短視頻天王級人物。實際上,這倆貨是一個人。也說不好誰是誰的影分身,按多餘自己的介紹,毛毛姐是他的影分身。但按小編切身體驗,被毛毛姐暴擊「傷害」概率遠超,多餘目前比較像影分身。視頻內容那是相當逗比,LX說過,再偉大的搞笑都會成為歷史,能長久停留在人心裡的是毛毛姐那魔性的笑聲。搜遍記憶,只有李延年的「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三笑傾人所得稅」可差相比擬。要以第一人稱視角論主觀體驗,可以這麼描述——浮誇中帶著浪蕩,浪蕩中帶著誠懇,誠懇中還帶著毀滅,總的說來就是「欲仙欲死」,使人午夜夢回時也不禁一身冷汗,以為自己做了個春夢。
說這麼多,就是想讓大家知道,毛毛姐的魔性笑可算是核彈級的殺傷武器了。就在兩天前,小編收到多餘/毛毛姐的新歌DEMO,需要宣傳。之前想像過毛毛姐的貴普 魔性笑的威力,但絕對高估了自己的承受力。據朝陽大媽反映,下班高峰期,有名男子十分可疑,遊盪在北四環某地鐵站口,遲遲不肯進站,口裡念叨著「你不曉得我多難受」……那就是本人。
話說一人分飾兩角或多角概念在互動娛樂時代,是個很好玩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在影視內容為王年代,藝人有所飾演角色和自我這兩重認知需要向市場推銷,大家穩穩的知道銀幕前的那貨和銀幕後的那貨,是兩個不同的人。比如星爺,銀幕上的搞笑和現實中的偏執、沉悶是截然不同的。在銀幕前那貨火了之後,鐵定還要用紙媒、訪談等各種手段,推銷一輪銀幕後那貨,才能達到效益最大。而互動娛樂時代,由於一開始大家都是「素」著,沒經過太多設計就被市場接受,所以中間那條線是非常模糊的。大家喜歡一個主播往往因為真實。而短視頻是騎牆在中間的一個形態,它可以調動更大的「真實」屬性,也可以調動更大的「內容」屬性,如果偏前者,可以省掉很多推銷「自我」的成本,但是要面臨一旦涉足內容屬性更強的領域,比如影視,市場能否接受角色?是道檻。如果偏後者,就要面對之前影視藝人遇到的麻煩。所以,好玩就好玩在,只有在互動娛樂時代,才有可能看見「多餘/毛毛姐」這種本尊和影分身同台作戰的設計,以前,本尊即便也很有魅力,是沒有辦法在同一時空大戰影分身的。小編很關注這種「本尊 影分身CP」,想法很好,只是目前,毛毛姐還領先許多。小編還很好奇,假如也給「多餘」更多內容屬性,那麼可能會變成兩個影分身對決,這怎麼解決?
扯遠了,說回到這首歌,目前在TME(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獨家上線。一下午時間,評論區已經炸了,重度蒙圈患者紛紛留言「這該死的碎碎念式告白真讓人上頭!」為避免個人體驗的偏頗,小編特意測試了一下此曲的殺傷效果——偷偷打開音箱,讓全體同事感受了一輪。現在我不難受了,一個大腦被摧毀的傢伙剛宣布要請吃晚飯。估計會有人問歌好不好聽,其實歌聽多了,很少會用「好聽」去理解一首歌,小編喜歡用殺傷這種詞。好聽是沒有標準的,A哥認為好聽B姐可能認為不好聽,但殺傷是有標準的,不信?你不曉得我多難受,你不曉得我多難受,你不曉得我多難受……
※演藝圈產「油」勞模楊爍,新劇「油」出新高度,網友:沒眼看!
※白富美女總裁愛上傻白甜男明星,國產劇終於玩新套路了
TAG: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