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一管血就能預知死期,你會去試一下嗎?

一管血就能預知死期,你會去試一下嗎?

強勢推廣 歡迎下載

想一想就傷感。

這兩天一個嚴肅又傷感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截圖 via微博

這場討論源於綜藝《1068魂考》,馮唐透露母親常常登錄父親生前賬號,還給家人點贊評論。毛不易也曾在節目中提到,自己常常在緊張的時刻給去世的媽媽發微信。

有網友支持保留這些賬號:

還有人卻怕觸景傷情,乾脆再也不見:

也有人說應該把選擇權交給用戶,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繼承。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你能預知自己的死亡時間,你會提前把社交賬號交給別人繼承嗎?

還別不信,德國科學家已經可以預測人未來10年內是否會死亡,而且準確率超80%。

A new blood test could predict if you will die in the next decade with more than 80 per cent accuracy, experts have said. The groundbreaking test can estimate a person"s risk of early death, researchers in Germany found.

專家說,一種新的血液測試可以預測你是否會在未來十年內死亡,準確率超過80%。德國研究人員發現,這項突破性的測試可以評估一個人過早死亡的風險。

The breakthrough was made after taking blood samples from 44,168 people.Scientists then analysed 14 factors that appear to affect the risk of death, including immunity, glucose control, inflammation and circulating fat.

科學家們採集了44168人的血液樣本後分析得出這一突破性結論。然後,科學家分析了14個可能影響死亡風險的因素,包括免疫力,血糖控制,炎症和循環脂肪。

Using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during the trial, they were able to predict whether someone was going to die in the next 2 to 16 years - with 83 per cent accuracy.

通過試驗期間收集的信息,他們能夠預測某人是否會在未來2到16年內死亡,準確率達83%。

New blood test predicts if you will die in next 10 years "with 80% accuracy"(via The Sun)

截圖 viaThe Sun

僅靠驗血就能預測大致的死亡時間?還有83%的準確率。很多人可能想問,這個數字怎麼來的,實驗人員看到那些人死了嗎?

研究人員分析了數千名年齡在18歲到109歲之間的成年人的血液。

At first they were tested on conventional factors of death, such as their BMI, blood pressure, smoking, etc and then academics used the biomarkers from the new blood test.

他們首先對參與者的常規死亡因素進行測試,例如BMI、血壓、吸煙情況等,然後又用了新的血液測試中的生物標誌物。

Participants were given a score ranging from minus two to three - the higher the number, the more likely a person was going to die sooner.

參與者的得分介於-2到3之間,數值越高,越有可能死得更早。

Follow-up tests over the next 2 to 16 years found that more than 5,512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died.

在接下來的2到16年的跟蹤訪查中發現,超過5512名參與者已經死亡。

New blood test predicts if you will die in next 10 years "with 80% accuracy"(via The Sun)

在1997年接受測試的7603名芬蘭人中,1213人在隨訪期間死亡。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預測5年和10年內發生的死亡人數時,準確率約為83%。然而,當預測60歲以上的人時,準確率會下降到72%左右。

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了預測生命長度,而是為了幫助人們認識到自己身體脆弱的一些徵兆,並及時改變生活方式。

不過倫敦大學學院痴呆症研究所的Amanda Heslegrave博士強調,這個研究結果有其局限性,因為參與者都是歐洲人,不確定是否適用於其他種族群體。

目前,這一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權威雜誌《自然》的子刊《自然通訊》上。

有網友說想去測測看自己的死期:

啊好變態!不過我要測!

至少能會給留些時間把手頭事務安排好,葬禮也能提前準備!聽起來是個好主意!

有的人說完全不想知道,知道了會影響自己心情。何況你並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可是仍然有20%的誤差範圍,而且還要考慮事故、自然災害或恐怖襲擊,所以還是算了吧…。此外,要是有人活得比預測壽命長,可能會起訴他們吧。

還有一個網友非常超脫地說:不要在意那麼多,活在當下最重要。

不確定我會不會在意,不管咋樣,過好每一天就夠了。

你會想知道自己的大致死亡時間嗎?會把社交賬號轉交給別人嗎?

文:A君

資料/圖:The Sun, Twitter, Nature, 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英文版 的精彩文章:

輪到老外們來哭喊了:求《哪吒》在海外上映吧!
這一次特朗普與四個國會女議員打起了嘴仗

TAG:環球時報英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