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9年「進京趕考」足跡尋蹤

1949年「進京趕考」足跡尋蹤

全文2850字| 閱讀需4分鐘

「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以此寓意共產黨人面臨著執政和建設的新任務。

進京趕考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乘車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以此寓意共產黨人面臨著執政和建設的新任務。25日凌晨2時,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從涿州登上火車,清晨6時到達北平西郊的清華園車站。隨後乘車前往頤和園休息,下午4時前往西苑機場閱兵,當晚入住香山雙清別墅。

中共中央「進京趕考」,首日都經過了哪些地方呢?

清晨六時

清華園火車站

1949年3月25日清晨6時,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抵達北平西郊的清華園火車站。清華園火車站坐落于海淀區清華園地區,建成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因位於圓明園外的清華園而得名。

說到清華園,人們所熟知的是清華大學,其實清華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四百年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燁詔准七位年長皇子在暢春園周圍建房,皇三子胤祉的賜園選址於「水磨閘東南」,名為「熙春園」。道光二年(1822年),該園分為東西兩園,東部仍稱「熙春園」,賜於五子奕誴,西部稱「近春園」,賜於四子奕詝。咸豐皇帝登基之後,將「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牌樓門額上的「清華園」三字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葉赫那拉·那桐所書。

「清華園」之名由「水木清華」而得,典出晉代謝叔源的《游西池》「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其中的「湛」為澄清之意,「華」為華貴、雍容之意。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近春園,清華園倖免。奕誴死後,其長子載濂繼承,後因載濂之弟端王載漪力挺義和團,且在園內「設壇舉事」,清華園被朝廷收回,但此時該園的景緻已荒廢。

據《北京交通史話》載,京張鐵路最初起自北京丰台的柳村,終到張家口,後改由西直門站作為始發站,由此清華園站成為京張鐵路出京方向的第一個車站。車站是一座磚牆城樓式建築,入口處有一匾額,寫著「清華園車站 宣統二年冬季詹天佑書」。站房採取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對稱式三拱門結構,不大的空間內集合了候車室、售票處、貴賓室和貨運倉庫等。

1954年,清華大學校區規劃向東擴展,經多方協調,將鄰近的京張鐵路南北約5公里的線路,整體向東移動800米。原有的清華園車站隨即取消,並在其東側不遠處另建了新的清華園站,至1960年3月底遷移工程竣工後,老的車站被閑置,其舊址保存至今。

中午

頤和園益壽堂

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到達北平西郊的清華園車站後,乘車前往頤和園益壽堂休息,在這裡吃了進京後的第一頓午飯。當天下午在西苑機場閱兵後,又在益壽堂宴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民主人士。

據《頤和園志》載,益壽堂位於頤和園萬壽山東路的山坡上,東臨諧趣園,西靠景福閣,始建於光緒年間,是四合院風格建築,整組建築半隱在凹凸有致的山體後面,以獨立的小園為形式,精巧玲瓏、韻味高雅。

益壽堂由正殿、配殿、耳房、垂花門組成。院落的入口是一座小巧的垂花門,面闊一間,懸掛匾額「益壽堂」。「益壽」,即延年益壽。典出戰國時宋玉《高唐賦》:「九竅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歲。」垂花門內側有四扇屏門,兩山有抄手廊與配殿相接,抄手廊南山為什錦燈窗。益壽堂院內東西配殿各三間,硬山式屋頂,前檐明間裝修四扇玻璃隔扇門,中間帶簾架玻璃門,次、稍間下為玻璃窗。磚砌台明石角柱台基,垂帶式三步台階。院內正殿名「松春齋」,坐北朝南,面闊五間,後接抱廈三間,前出廊子。懸山式勾連搭雙卷灰瓦頂、金磚地面、圓柱、圓鼓鏡柱礎。檐柱間懸掛「松春齋」匾。「松春」本應為「松椿」,古人以松椿喻高壽。出自《詩經·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益壽堂是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進京趕考」到北平後的首個落腳點,見證了中共領導人與各界民主人士的真摯友誼。

下午

白頤路

下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從頤和園出發,前往西苑機場,參加隆重的閱兵儀式。

從頤和園到西苑機場的距離並不遠,可當時沒有直通的公路,只有一條狹窄的土路,且周邊多為農田,人煙稀少,很不安全,所以要經海淀鎮、魏公村、白石橋,再向西折,經三虎橋、車道溝、板井,到南塢村西面的西苑機場,行駛路線呈「V」字形,繞一個大圈子。周恩來特意囑咐司機:「這段路,一般說用不了一個半小時,可是路窄人多,馬車也多,路上不順就會耽誤時間。我們這是進城的第一天,一定要按時到達。」

當年毛澤東等領導人前往西苑機場所走的路線,大部分為今天的頤和園路、中關村大街、中關村南大街,即俗稱的「白頤路」。所謂「白頤路」,因東南起白石橋,西北至頤和園而得名。其實,作為北京地名,「白頤路」從未被收入到《北京地名典》和《北京市海淀區地名志》之中,史料中的相關記載也極少,它只是人們對這一路段的俗稱。

白頤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據《日下舊聞考》載:「(西直)門外修治石道,西北至圓明園二十里,每歲聖駕自宮詣園。」清康熙年間,隨著西郊皇家園林的逐漸修建,作為交通要道,從西直門外到暢春園宮門外修建了一條御道。由於修建御道的成本較大,故有「一尺道路五兩銀」之說。

御道東南起自西直門外的護城河橋,向北經高梁橋、廣通寺、慈壽寺,至大柳樹村,再向西北延伸,經皇莊(黃庄)南、雙關帝廟、海淀南小街和南大街,至清梵寺,再到暢春園。雍正、乾隆年間隨著西郊皇家園林的修建,御道又向西北延長,往北可達圓明園,往西可達清漪園(頤和園)。御道為三七土墊層,路面黃土墊道,路兩側由虎皮條石組成便道。

1936年宋哲元駐軍北平,開闢了出西直門往西到白石橋,再由白石橋往北直達海淀黃庄的柏油馬路,不再走高梁橋的舊道。由此形成後來白頤路的雛形,時稱「西頤路」,上世紀五十年代被改建成通向西北郊的主幹道。它東南起西直門外大街,向西至白石橋,再往北經魏公村、黃庄、中關村,在海淀鎮東北角西折,在北京大學和海淀鎮之間通向頤和園,實際上是由白石橋路、海淀路和頤和園路三條道路組成。

「文革」初期,白頤路南段的白石橋路被改成了「文革路」,多年後才恢復原稱。自1997年以來,該路幾經調整,其名稱也被「中關村大街」和「中關村南大街」所代替。

早年間白頤路只有六七米寬,後經拓展,達十米寬,兩側植有高大的白楊樹,林間是茂密的灌木。白楊樹有三排,道路中間是一排,道路兩側又各有一排,自南向北綿延數里,構成一條綠色長廊。

自1982年開始,白頤路幾經改造,1997年3月到10月,白頤路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如今一條寬闊的城市主幹道替代了原來的鄉村公路,道路兩側那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則替代了那些高大的白楊樹。

下午五時

西郊機場

當日下午5時,西苑機場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儀式。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乘坐吉普車,檢閱了解放軍部隊。

西苑機場,也稱西郊機場,位於海淀區西南部,始建於1938年。因地處當時的北平西郊,故稱「西郊機場」,又因京城南部已有南苑機場,而西郊機場的東北面不遠處有「西苑」之地名,所以也稱「西苑機場」。1947年北平市政府工務局繪製的《北平市城郊地圖》上標註為「西郊飛行場」。

「七七事變」以後,日本侵略者為鞏固在華北地區的統治,於1938年3月開始興建西郊機場。當年2月下旬,日偽當局以「北京特別市公署」的名義發布公告,宣布將在玉泉山南部修建機場,並劃定機場規劃範圍內的土地,隨後開始大範圍征地。凡在範圍之內的所有房屋限期拆除搬遷,墳地一律遷移平毀,土地全部徵購。當時征地的價格極低,許多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流離失所,生計艱難。

1938年3月25日,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西郊機場建設工程正式開始,工程在日軍的直接監督和參與下進行。為了趕工期,每天都有大批的中國民工在機場工地上幹活,最多的時候有三千餘人,而民工們所得到的報酬極少,甚至沒有報酬。由於機場工程需要大量的石料,日軍就派人到火器營、健銳營等處強拆八旗營房、圍牆,還把門頭村附近禮王墳的石質殿堂、石碑、圍牆推倒拆毀,運到工地修機場用,而運送石料的馬車也是日軍強行徵用的。

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當年7月1日西郊機場初期工程完工,日偽當局舉行了飛行典禮。此後經過後續建設,1940年11月7日機場建設全部完成,並舉行了正式竣工典禮,從此日軍飛機在此頻繁起降,這裡成為侵華日軍的重要運輸樞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裡又成了日軍逃亡的出發地。此後有一段時間該機場由美軍控制。1947年3月,美軍撤出,機場由國民黨軍隊管理。1948年12月14日被人民解放軍攻佔,此後一直作為專用機場使用。

晚上

雙清別墅和來青軒

1949年3月25日晚上,毛澤東等領導人在頤和園益壽堂宴請各界民主人士後,前往香山靜宜園。毛澤東入住雙清別墅,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則在來青軒辦公居住,至8月23日才遷入中南海。

據《香山公園志》載:靜宜園為清代「三山五園」之一,位於京西香山腳下。早在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就已建成皇家園林。清康熙年間,在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宮」。乾隆十年(1745年)又在此大興土木,建成「靜宜園」。咸豐十年(1860年)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靜宜園先後遭到「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劫掠。民國時期,園中舊址上陸續改建了一些現代建築,各有所用。

1917年京畿水患之時,社會活動家、實業家熊希齡於北京牽頭成立慈幼局兩所,作為收養災區難童的過渡機構。水災之後,仍有許多兒童無人認領,他於是決定創辦一所長期對孤貧兒童進行收養和教育的學校。當時在北京城內未能找到合適處所,幾經波折,最終選定已廢棄的前清行宮——香山靜宜園,取名「香山慈幼院」。

靜宜園香山寺以南,有一處院落,藏在蒼松翠柏之間,曾是乾隆時期的「松塢雲庄」。熊希齡創辦香山慈幼院時,將自己的住所選定於此。院內石壁下有兩眼泉水,始鑿於金代,初名「夢感泉」,乾隆皇帝興建靜宜園時命名為「雙清」,並題寫了「雙清」二字,鐫刻於石壁上,所以熊希齡將修葺的住所稱為「雙清別墅」。

雙清別墅的建築風格帶有強烈的民國特色,院門東開,門楣上「雙清別墅」四個陽刻的楷書為熊希齡手書。院落為三層,一層面積最大,院內有一個大水池,池邊林木繁盛,池旁有一座六角涼亭。北側有一排平房,即雙清別墅的主體建築。

由此向西為二層院落,北房五間,為熊希齡的書屋兼休息室。再向西為三層院落,主要建築為歡喜樓,是熊希齡的寢室。此樓高大典雅,陳設精緻。

熊希齡在此居住時,曾有多位名人到此探訪。1928年7月10日蔣介石到碧雲寺拜謁孫中山靈柩時,曾「游西山,觀雙清別墅」。1929年馮玉祥將軍來到雙清別墅看望慈幼院的孩子,並與熊希齡長談。同年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訪華期間,也到此拜訪熊希齡。末代皇帝溥儀有一年來香山遊玩,熊希齡特設宴款待。著名女作家冰心曾應熊希齡之邀,小住雙清別墅。熊希齡晚年號「雙清居士」,足見其對這裡的眷戀之情。

來青軒位於香山寺北側,距雙清別墅只有百餘米,始建於明代,坐北朝南。原建築為齋室五楹,因自軒中遠眺,千頃稻田盡收眼底,草木芬芳撲面而來,故名。匾額為原明代有「一代書宗」之稱的姜立綱書寫。萬曆十四年(1586年),神宗朱翊鈞遊覽香山時,見此匾額字跡過小,便御題了「來青軒」三個大字。

清康熙皇帝在軒內又御題「普照乾坤」匾。乾隆皇帝曾多次游幸此地,稱這裡「遠眺絕曠,盡挹山川之秀,故為西山最著名處」,重題「來青軒」匾額,欽定其為「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並御制《來青軒》詩。來青軒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之手,民國年間在此建設房屋成為香山「甘露旅館」。

本文刊發於8月1日北京日報古都版,轉自公眾號:北京日報副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有一種愛叫做「在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使用一種語言?近世中國的「世界語」運動
笑到飆淚的唐詩漫畫,絕對漲知識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