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不只驍龍855 Plus和5G,全能王需兼備這些屬性

不只驍龍855 Plus和5G,全能王需兼備這些屬性

[PConline 資訊]今年6月初,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工信部突然面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放了5G正式商用的牌照,標誌著中國開始邁入5G時代。

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華為Mate 20 X 5G、三星Galaxy Note10 5G以及iQOO Pro 5G等多款產品逐漸在業內嶄露頭角。

而伴隨著7月,高通驍龍855 Plus的發布,顯然今年下半年的旗艦手機市場又將迎來新一輪的處理器升級。目前,已經有包括ROG、黑鯊和iQOO在內的三款新品採用了這枚旗艦級的處理晶元。

顯然,要想爭奪下半年手機「全能王」這一稱號,5G和驍龍855 Plus這兩大屬性成為必備元素。

但縱觀上文提到的手機,支持5G的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和三星Galaxy Note10 5G,採用的是高通去年底發布的驍龍855處理器,華為Mate 20 X 5G也沿用了去年下半年發布的麒麟980。而採用驍龍855 Plus的兩款產品ROG 遊戲手機2和黑鯊遊戲手機2 Pro,卻都不支持5G網路。

換句話說,目前市面上同時支持5G網路又兼具驍龍855 Plus處理器這兩大旗艦特性,並有資格參與手機全能王競爭的手機,只有vivo全新子品牌iQOO剛剛發布的iQOO Pro一款了。

但對手機稍微有些了解的玩家都知道,不管是5G還是驍龍855 Plus,任選其單一項都是能耗大戶。iQOO Pro要想經受住這兩隻「電老虎」的考驗,自然需要在很多細節上下功夫。

首先,iQOO Pro內置了4500mAh大電池。這次我們依然選擇通過B站,最大音量播放1小時視頻,此時剩餘電量86%;接著我們又錄製了1小時的4K節目,這時候剩餘電量為68%。而諸多4000毫安時電池的5G手機,在4G網路下的續航表現也只能用「尚可」來說,拿到5G時代,顯然成為了明顯短板。

並且更令我們意外的是,在測試過程中,整部手機不僅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發熱,整體熱量的分布也非常均勻。相信這是得益於iQOO Pro內部的「超導碳纖維液冷散熱」系統,把熱量均勻地擴散開;而傳統依靠液冷熱管傳導熱量的方式,則更容易出現熱量分布不均的情況。實測20分鐘極品飛車並且同時開啟4G網路的下載,機身最燙也只有40度,並且散熱勻稱,相比標榜性能的諸多遊戲手機也明顯好了許多。

而這,都是保障在5G網路下獲得優秀體驗的前提。

既然有了大電池,那麼必然需要快充來儘速回血。目前大多數旗艦手機的充電速度都只有30W-40W左右,而iQOO Pro則沿用了iQOO第一代產品飽受好評的44W vivo Super FlashCharge超快閃充技術。

實測下來,在息屏狀態下,手機電量從1%充到99%的僅僅用時44分鐘,而從1%到50%更是只用了18分鐘!

這樣一來,即便5G時代可能帶來更快的電池消耗速度,只要帶上vivo Super FlashCharge充電頭和數據線,二十分鐘不到就能充滿一半的電量,完全可以和續航焦慮說再見。

除了電池大、充電快之外,要想稱得上全能王,還必須擁有流暢的使用體驗。這就要求手機具備頂級的存儲介質,並在系統層面進行專門的優化。

iQOO Pro此次搭載了UFS 3.0閃充顆粒和LPDDR4內存。以安裝當前最熱門的遊戲之一《閃耀暖暖》為例。在普通UFS 2.1手機上安裝需要17s,而在採用UFS 3.0的手機上,安裝時間只要10s。

除了強悍配置之外,在系統層面iQOO Pro也進行了深入的優化。

iQOO Pro搭載了全新的Monster編譯增強技術。該技術摒棄了此前ART編譯器「邊解釋邊執行」的運作方式,通過位元組碼的方式對APP代碼提前編譯、對硬體系統資源的調用路徑提前解析。

從vivo實驗室的測試結果看,Monster編譯增強技術能夠把應用冷啟動速度提升11.17%、熱啟動速度提升16.71%。

而針對安卓手機長時間使用後更易卡頓的問題,iQOO Pro也引入了全新的F2FS文件系統,後者可以極大地改善快閃記憶體長期使用後的讀寫性能。

可以看到,憑藉驍龍855 Plus和5G,iQOO Pro成功邁入下半年旗艦「全能王」的門檻,並通過大電池、超級閃充、優秀的散熱以及流暢的使用體驗,在充分發揮了硬體性能的同時,成功構築起了一道性能「王者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的精彩文章:

Reno 10倍變焦版遊戲體驗:清涼暢快吃「涼雞」
專訪榮耀總裁趙明:不斷積累底牌,銳科技賦能行業

TAG: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