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奧巴馬旗下公司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美中合作的縮影!

奧巴馬旗下公司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美中合作的縮影!

奧巴馬旗下公司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名字聽起來並不吸引人,好像可以被描繪成為一個被欺騙的工人與貪婪的資本家面對面的簡單故事。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洛杉磯時報》20日發表的影評文章稱,實際上這是一個複雜而且多面性的故事,涉及到非常不同的文化結合與碰撞,同時還有助於了解全球經濟問題。

本片的導演博格納(Steven Bognar)和雷查特(Julia Reichart)曾3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他們的電影通常會關注社會問題和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而讓《美國工廠》不同的是,這部電影與中國在美國的投資有關。

2014年,俄亥俄州代頓(Dayton)一個通用汽車在2008年關閉的大型工廠重新開張。來自中國的福耀集團接手後,在這裡開設了一間汽車玻璃工廠。

片中稱福耀搬到俄亥俄州的動機是在儘可能多賺錢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得到福耀高層的首肯後,紀錄片導演博格納和雷查特獲得了3年的特殊特殊訪問權。他們還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聘請了兩名中國製片人參與製作,幫助深入採訪那些為開設新工廠來到代頓的中國工人。

《美國工廠》清楚表明的一件事是,不管是中國工人還是美國工人,這間工廠都讓他們受益良多。尤其是美國工人,在通用汽車工廠關閉後,陷入失業困境的他們迫切需要一份工作,儘管薪水要比以前低。

這一投資5億美元的工廠的計劃時僱傭2000名工人,還會將中國工人和美國工人進行配對。美國工人在實踐中學習,而離開家人來到美國的中國工人負責指導和督促。

有些時候這樣的組合會變成朋友,就像來自中國的自身熔爐監督員王河(Wong He,音譯)和與他同組的美國工人哈爾(Rob Haerr)那樣。

但是更多的情況是雙方產生文化背景上的衝突,尤其是在還沒有產生利潤的時候,雙方都在為此尋找原因。比如片中的中方指導人員認為美國本土工人效率太低,而美方工人則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尊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紀錄片引發的另一個關注點在於美國工人和中國工人對工作的本質,以及需不需要為工作做出某些犧牲的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舉例來說,中國工人更容易接受嚴格的管理,而美國工人則崇尚個性。片中就有中國工人向上司抱怨美國人不接受加班的細節。

雙方對於解決這一困境都有不同的計劃。中方派遣美國本土的關鍵人員到福耀集團的中國本部學習觀察。而美方擔心公司在安全問題上的態度,與聯合汽車工會( United Auto Workers)取得聯繫。

*部分文章內容或全部文章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在公眾號留言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洛杉磯華人自己的公眾號:"USLA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華人信息站 的精彩文章:

奧巴馬夫婦拍的第一部電影要上映,鏡頭對準曹德旺!
男子大喊「拯救世界」闖駕駛艙 達美航空整架班機返航!

TAG:美國華人信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