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殘缺文物給我們留下種種謎團,最後一件,就是不可挽回的遺憾
完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但「殘缺」也是一種美。對殘缺文物來說,它的美令人浮想聯翩,尤其是殘缺的文物更能讓人心生觸動,比如在國內,就有這樣5件殘缺文物。它們都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過去的幾年間,小編走訪了國內的大部分博物館,見到過諸多精美的歷史文物,有的流光溢彩,有的自然樸實,有的大氣磅礴,有的精雕細琢。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類特殊的文物,即「殘缺文物」,雖然它們少有人關注,但其散發出的美,卻能激發出我們天馬行空的想像。
正如斷臂維納斯,它的美不在所見,而在我們國內,類似的殘缺文物舉不勝舉,今天小編就給你說5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殘缺文物,一同來感受它們無可替代的美:
第一件:南宋官窯青瓷鴨形器。
該文物1985年出土於浙江杭州郊壇下窯址,系南宋時期官窯青瓷,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這件鴨形器殘缺了後半段,只剩下頭部,頸部和前身,經過測量有17.1厘米高。專家們經過研究,確定它是一件寫實的器具,也就是按照當時小鴨子的造型1:1復刻過來的,因此顯得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在不經意間,就會令人想起小鴨子左搖右擺的走路姿勢。
第二件:北魏無頭佛像。
北魏無頭佛像並非個例,它在全國的很多博物館中都有陳列,其中有的來自佛像石窟,有的來自佛像窖藏。而無頭佛像的背後,則是中國歷史上四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即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和後周世宗滅佛。在參觀博物館時,殘缺的北魏無頭佛像,總能讓人駐足良久,或許是它的殘缺之美,已經觸及到了人們內心的深處,同時也讓我們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三件:三星堆殘缺的青銅器。
三星堆的大名,對國人來說可謂是如雷貫耳。自1929年在四川廣漢發現三星堆遺址以來,考古專家們為我們揭開了全新的古蜀國歷史。在考古發掘中,專家們出土了大量的殘缺青銅器,現都珍藏於三星堆博物館。專家們經過研究,發現殘缺的青銅器不僅種類繁多,而且造型精美,工藝複雜,是研究古蜀國最有價值的文物之一。雖然它們是殘缺的,但卻能代表獨一無二的三星堆文化,而這也就是它殘缺之美的體現。
第四件:殘缺的《慎子》
慎子即慎道,春秋時期趙國人,是法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和學說以「遵循自然本性」為核心,因此在當時廣為流傳,而《慎子》作為慎道思想主張的載體,歷經千年流傳至今。但可惜的是,如今現存的《慎子》已是殘本,據記載它原本有四十二篇,而現存的只有七篇,並且還都是殘卷。但不過慎道思想的光芒,卻並沒有因《慎子》的殘缺而黯淡,反而越發地引起了專家和學者們的好奇,並從《慎子》中吸取思想精髓。
第五件:麥積山石窟群。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天水,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據專家們考證,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並在此後的歷朝歷代皆有續鑿。但可惜的是,在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麥積山石窟因強地震遭到毀壞,因此大量的壁畫,石窟和佛像都毀於一旦,最終只留下了190多座石窟,也就如今看到的樣子。對我們來說,千年以前的麥積山石窟是什麼樣,或許是永遠的謎團了,但不過專家們卻對麥積山石窟群更加的珍惜。
也許那些文物因殘缺而顯得美麗,也許是文物的殘缺使人更懂得珍惜,其實美麗和珍惜的背後,體現的都是泱泱華夏歷史的悠久,以及文化的強大。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殷墟出土「神秘」甲骨文,揭示古人眼中的彩虹竟是雙頭「怪」物
※慈禧70歲仍舊容顏不改,原因很簡單,她常常品嘗這三種花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