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本是做「備胎」的81式 一不小心用了20年!無意間證明了實力

本是做「備胎」的81式 一不小心用了20年!無意間證明了實力

我國制式步槍的發展歷程按口徑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中口徑7.62MM與小口徑5.8MM。以1978年作為分水嶺,在這之前我軍使用的是56式與63式,之後就開始研發小口徑步槍了。87式是我軍第一代小口徑步槍,在這之間出現過一款過渡型的中口徑81式步槍,本來的初衷就是把它用作暫時頂上的角色,沒想到一頂就是20多年。81系列槍械在新中國輕武器研發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雖然這是為了應急而無意間造成的,但也恰恰證明了它不凡的實力。

建國後我國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是從蘇聯引進仿造的,56式的原型就是西蒙諾夫步槍,曾經被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所採用。後來雖然部隊換裝過部分63式,但由於歷史原因導致生產非常混亂,槍械的質量得不到保證,63式於1977年就全部撤銷了,因此56式列裝部隊成為主力輕武器持續到1979年的自衛反擊戰。槍械在和平的年代缺乏實戰的檢驗,也難以指出它的優劣,所以56式的主力地位從沒人質疑過,直到我軍攜帶半自動56式進入南亞叢林才發現,無論射速、還是可靠性都無法與越軍的全自動AK系列槍械比擬,於是研發一款能與越軍抗衡的新式步槍已迫在眉睫。

本來我軍在研發單兵輕武器上一直都緊盯美蘇兩國的動態,並認可與採納了輕武器小口徑化的趨勢判斷,因此1978年就有計劃開始進行小口徑武器的預研了,既然已經有明確的目標也有實際的需要,軍委指示開始啟動該項目。由於戰場的急迫需求,不太可能等待一款耗時無法預計的新式槍械,於是在研發新槍的同時另外研發一款過渡用的改進型全自動步槍,當時對它各方面的要求都不高,只需解決實戰中56式遇到的問題,能儘快生產並投入到戰場就好。於是81式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81式是1981年定型的,1983年實現批量換裝,投入實戰中發現它的性能以及戰場表現都超出了部隊的期望,在越南戰場上表現非常出色,在近戰中火力壓制與56式衝鋒槍旗鼓相當,遠距離點射速度與精度都遠高於56式半自動步槍。在老山某場戰役中,我軍只用2支81式自動步槍就成功壓制住了越軍一個RPK機槍的火力點,可見81式步槍火力輸出是相當強悍的。81式在設計上延用了"AK"系列步槍的外觀,自動設計上卻放棄了AK或56衝鋒槍的長行程活塞,改為採取能夠提升射擊精度、減少震動的短行程活塞。另外,81式槍機運動行程延長到130mm,雖然槍支的長度長了,但槍機復進頻率與能量有了保證。槍支良好的導氣裝置與簡單的結構,使得81式點射的精度提高了,維護也更方便。

後來87式與95式等小口徑步槍問世,我軍才把立下大功的81式逐步替換下來。雖然95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95式服役以來卻飽受爭議,主要還是初次設計這種小口徑武器缺乏經驗,導致在外形設計上出了問題,比如瞄準基線過高的問題。後來小口徑步槍列裝到高原地區又暴露出對適應性差的問題,主要是子彈太小,在高原易受大風影響而降低了命中率。所以,使用中口徑子彈的81式又有了用武之地,如今81式步槍和輕機槍都是高原部隊的標配。

近年來我軍工還推出了外貿終極版的81式,正式叫法是CS/LR14型步槍。這款槍在結構上參考了81式的許多實用技術,同時採用了新工藝、新理念與新材料,使得CS/LR14型步槍實現了人槍合一,性能更加強大,精度更高,稱得上是一款最成功的81式改進型了,只是外形上已經與81式沒什麼相似之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盤點全球十款最強武裝直升機:阿帕奇登頂,中國只有一款上榜
首位航天女性劉洋 從太空返回地面後為何杳無音訊?致敬英雄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