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落化時代,出圈就是「上晚會」?
文|李北辰
前段時間,微博上演了一出「坤倫決」,分居於不同年齡圈層,社會階級,信息繭房的人群,被一股莫名其妙的對立情緒綁架,本無交集的兩代人,將蔡徐坤與周杰倫當作了各自熾烈的情緒出口。
在這場「大型線上行為藝術」中,局外人看到了流量的生猛,亦看到了在部落化時代對「異己者」審美取向的生疏,前者容易被大眾領教,而後者其實每一刻也都在發生,只是不太容易被媒體捕捉。
比如,在這個夏天,國內最熱的兩檔音樂類綜藝節目是《樂隊的夏天》和《明日之子3》,但不知你是否察覺,如今兩檔節目連同這個夏天都已經或即將結束,卻依舊鮮有媒體從嚴肅視角,將兩者直接拿來比較。
為什麼?
因為就像蔡徐坤與周杰倫,兩檔節目從受眾到內容,幾乎全無可比之處,它們既談不上是狹路相逢,更談不上是誰「勇者勝」,它們只是兩類人在表達著不同的審美偏好,而若將這種偏好簡單粗暴地抽象成流量數據,又委實有失公允。
其實更進一步講,類似一個同心圓的關係,在嚴重圈層化的時代,不同音樂綜藝節目的受眾在「分裂」,但在同一檔節目「內部」,又何嘗不是?
畢竟在新傳播技術的慫恿下,在這個時代,連粽子是甜是咸都能迅速分野成兩派,更何況是一場選秀比賽,每位選手背後都是「一群人」在吶喊,每次當我看這種比賽,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搖滾歌手何勇的一句感慨:「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而在圈層化時代,更難的不是「出題」,而是「出圈」。
1
說到搖滾樂,當然要提及剛剛結束的《樂隊的夏天》。
雖然衝擊力沒有頂到「滿格」,但在某種溫柔的力度上,這檔節目確實擊破了年齡壁壘,根據百度指數人群畫像,關注《樂隊的夏天》的人群中,30-39歲的80後群體佔56%,40-49歲這群網綜「絕緣體」70後佔比達18%,與20-29歲的90後群體基本持平。
我自己就屬於那56%。而且我發現,在我身邊,在朋友圈,廣義上的文藝和思想青年,幾乎沒人不討論《樂隊的夏天》,儘管其中有一部分人強行攀爬至鄙視鏈上端(當看到新褲子,痛仰,面孔這種老牌樂隊在綜藝的流量池裡雀躍歡騰,一些老派樂迷難免感到失衡……),儘管節目組精準投擲的中年情懷催淚彈,或許無法讓中國搖滾樂實現真正涅槃,但擱置在綜藝的價值衡量框架,明眼人都能看出,馬東絕對是節目策劃的行家。
而從傳播角度,許多80後中年人之所以能被動接收到「樂夏」的信息,是因為,由於符合某種共同的「自我價值確認」,這檔節目在媒體和知識分子圈層受到強烈關注(在他們的成長歲月,聽搖滾約等於「有思想」),這些人恰是社交輿論場的中流砥柱,握有蠻大的話語權。
而《明日之子3》的受眾,似乎更多是沒有社會話題設置能力的95後和00後。
2
事實上,不同受眾對音樂綜藝的不同選擇,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個詞:出圈。
當圈層壁壘如此堅固,怎樣才能順利出圈?
關於這個問題,我特別同意知名樂評人耳帝的觀點,音樂綜藝要出圈,要打通三個層面的受眾:「一是最基本的普通大眾層面,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與觀看量,但僅有這一點還遠不夠;二是要有專業粉絲組織的參與,這些分工明確、體系完善如微型社會般具有專業化打投能力的群體,它有著帶領吃瓜群眾真正參與並投入進一檔節目的經驗,加深群眾的入戲程度,生出掌控感,與節目產生層次的黏合與互動,同時也成為節目內容的一部分;三是節目要有能引發關於階層、文化、性別等社會層面的爭議與探討,這樣才有媒體與意見領袖跟進、討論與爭吵,擴散到更廣泛的社會層面。當這三者聚攏在一起,才能最終引爆一檔綜藝的能量噴發。」
按此邏輯,《樂隊的夏天》和《明日之子3》其實都沒有完全「出圈」:《明日之子3》滿足第一點,缺少二和三;而《樂隊的夏天》則剛好相反。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信息部落化時代,「出圈」正變得越來越難,畢竟任何一種信息工具的出現,都在蠶食著「大眾」概念,都能讓某一圈層的人瞬間相遇,然後在彼此確認中凝聚力量,也讓如今很少再出現春晚這種具備「村口大喇叭」屬性,且真正奏效的中心化渠道。
所以什麼是出圈?在《樂夏》現場專業樂評人爭論時,大張偉給出了一個偉大的答案:「出圈就是上晚會。」
我深以為然。
作者:李北辰,獨立撰稿人,國內數十家媒體專欄作家,曾供職《南都周刊》《華夏時報》《財經》等媒體
※慶祝公司擠進世界500強 雷軍贈予全部全員股票
※解讀拼多多Q2財報:營收遠超市場預期 增長速度為什麼能超神?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