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隆平去外國演講,為何剛掛出一張照片,台下就響起雷鳴般掌聲

袁隆平去外國演講,為何剛掛出一張照片,台下就響起雷鳴般掌聲

袁隆平院士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不僅是國人心目中的偶像,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極高的聲譽。有一年,袁隆平受邀到孟加拉國做演講,結果還沒開場說話,現場的所有人就被袁隆平掛出的一張照片征服了,而且該國的女農業部長還率先站起來激動地鼓掌,究竟是什麼照片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糧食作物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不是某一個國家獨享的資源,更應該為全人類所共享,發達國家應該幫助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幫助欠發達國家。據資料統計,目前世界上有四大糧倉,即中國,美國,印度和巴西。

特別是我們中國,年產糧食超過5億噸,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養活著世界22%的人口,而背後最大的功臣莫過於袁隆平院士及其雜交水稻。另外,美國作為發達國家,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並且它的糧食年出口量約1.5億噸,位列世界第一。印度和巴西的糧食總產量相對較小,但不過完全滿足國內需求,同時巴西還是世界第三大玉米生產國。

與「世界糧倉」相比,孟加拉國的糧食年總產量少得可憐。據資料顯示,孟加拉國2018年的水稻產量才只有3600多萬噸,若是將時間退後到上世紀末,1999年時候孟加拉國的糧食總產量僅2000多萬噸,平均每年有100多萬噸的短缺,需要依靠國際援助。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孟加拉國地處東南亞沿海,國土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擁有550公里的海岸線,使得其國內水系發達,被譽為是「水澤之鄉」。因此,孟加拉國是十分適合種植水稻的,但因科技落後,糧種資源匱乏,導致其水稻產量一直得不到提高。

於是孟加拉國便邀請了袁隆平院士,赴孟加拉國進行考察和研究,以改善當前的水稻產量問題,同時也希望能從中國引進超級雜交水稻,一步到位地提高水稻的產量難題。據資料記載,袁隆平院士在孟加拉國,進行了長達半個多月的實地考察,並同當地農業部的專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幾天後,袁隆平院士就考察結果,在孟加拉國的農業部又發表了一次演講,並準備將超級雜交水稻做一番仔細的介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袁隆平院士還沒開始講話,只掛出一張照片,全場所有人就沸騰了,並且還傳來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也正印證那句話——事實是最有力量的語言。袁隆平院士所展示的,正是國內種植的雜交水稻照片,粗壯的根莖,碩大的稻穗,飽滿的稻粒如同瀑布一樣展現在人們眼前,讓國外專家們驚嘆不已,直呼這是個奇蹟。

您要知道的是,當時孟加拉國水稻的畝產量平均只有200多公斤,而當時超級雜交水稻的畝產最高可達900多公斤,目前已達到1200多公斤,打破了糧食最高畝產量的世界紀錄。在演講中,袁隆平院士還分享了他研究雜交水稻的歷程。

最早在1960年,袁隆平院士在安江農校實習時,偶然發現了一棵獨特的水稻,後來經過研究確定它是天然的雜交水稻,即兩種具有優良性狀的水稻雜交而成,具有產量高,顆粒飽滿,抗病性強等優勢。

於是,袁隆平院士深受啟發,便開始了對雜交水稻的研究,而這一研究就是一輩子。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袁隆平院士及其團隊,成功地培育出了具有穩定遺傳性狀的超級雜交水稻。

在後來的幾十年間,超級雜交水稻在孟加拉得到迅速的普及,從此孟加拉國的糧食產量逐年攀高,不僅滿足了國內的糧食需求,而且對周邊國家還有所援助。其實,除了孟加拉國之外,超級雜交水稻還在越南,印度和印尼等國家有大面積的栽培,並且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收成,同時也為種植的國家,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南越國建有神秘石渠,專家看罷說:趙佗心中藏有一個大秘密
溥儀御用的玉泉山泉水有個禁忌,兩個年輕人因不懂,差點丟了性命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