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珍墨可傳家:「傳統書房+善本經典」現身北京國際圖書節
第2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暨第17屆北京國際圖書節自8月21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開幕後,由蔣鳳君女士在京創辦的「嫏嬛書房」,攜由華寶齋耗時8年影印、出版的《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參展,受到現場觀眾和讀者的關注與問詢。
「書房兀坐萬機休,日暖風和草色幽。」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家有一間清靜敬雅的傳統書房,便留給了靈魂一方靜逸棲息地。在這個世界第二大書展上,「嫏嬛書房」在圖書節上推出的「中式書房 善本經典藏書」新模式,典雅雋永,讓人耳目一新。
據了解,嫏嬛,古代傳說為天帝藏書處。元人伊士珍的《嫏嬛記》載:「張華游於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別是天地,每室各有奇書。張華歷觀諸室書,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者,問其地,曰:『琅嬛福地也。』」後世遂以「嫏嬛」指代珍藏書籍的所在。
嫏嬛書房根自華寶齋,於2018年落地北京。華寶齋是已故全國政協委員蔣放年於1983年創辦,集造紙、印刷、出版、發行、文化旅遊與一體的純文化產業集團。36年的歷史,影印、出版線裝古籍三千多種、四千多萬冊,直接見證、參與並推動了傳統文化從復興走向繁榮。
藏書是書房的靈魂,「嫏嬛書房」的靈魂便是煌煌大觀的《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據介紹,這套叢書所選書目均為國家特級、一級文物,其中唐版1種、宋版38種、金版1種、蒙古版3種、元版18種、明版30種、清版11種,首次有體例、有系統、有規模的把中華傳統文化核心元典以再造形式出版,古籍影印本為「下真跡一等」,在古籍出版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採用「善本延印」技術高模擬影印,內頁、封面用紙分別選用純手工抄造的古籍整理專用紙、仿清乾隆庫磁青紙,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按經、史、子、集分類,經部10種、史部10種、子部40種、集部42種,共計102種202函1152冊。歷代版本目錄學家寶重的宋、元、明、清原刊、再刻、遞修本,泥活字、銅活字、木活字本,及批註本、套印本、抄本等,各類珍善本、孤本大都有所體現,保證了叢書的閱讀價值、藝術鑒賞價值、收藏價值。
以提供書房全案服務、倡導書香生活的嫏嬛書房,以可聽、可看、可觸摸、可體驗的方式讓讀者走進統文化。而歷時八年、由華寶齋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選自館藏珍善本,更是賦予書房靈魂。
叢書以著名版本目錄學家李致忠先生為首組成的編委會,從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上海圖書館、遼寧圖書館等幾十家館藏機構,以選目精要、選本精當、製作精善的 「三精」和開創性、開拓性、經典性「三性」的原則下重新還原出版,所選書目均為國家特級、一級文物。
傳統文化「嫏嬛書房」展區負責人蔣鳳君介紹,叢書在製作層面,除繼承應用華寶齋傳統技術外,還使用了新研發的「善本延印」技術——直接印刷於華寶齋純手工宣紙,用純礦物顏料替代傳統水性顏料和化工油墨,歷經滄桑而色澤不變。「通過對古舊紙張顏色、蟲咬、印章邊緣泛油、雕刻、書寫筆觸的高度還原,該叢書再現古籍和書畫的神韻和精神,盡顯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完美結合之藝術,滿足了『原典再造』的標準。」
(本文由北京國際圖書節組委會供稿,澳門商報編輯)
※崔世安晤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 共商發展特色金融
※玩轉橫琴景點 環島旅遊巴今起開通 車資15元/人
TAG:大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