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郭繼鴻:妙手醫者暖人心

郭繼鴻:妙手醫者暖人心

編者按:70年,一個新生的共和國締造了波瀾壯闊的發展史;70年,幾代中國人書寫了感天動地的奮鬥史。他們,生於1949年。七十載見證復興,七十載家國同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策劃——《家國七十年》,聽共和國同齡人講述家國史。今天推出《郭繼鴻:妙手醫者暖人心》。

央廣網北京8月24日消息(記者馬歡)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49年6月,郭繼鴻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那個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那個月,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闡明新中國國家性質。那一年,有統計顯示,中國人均壽命為35歲,嬰兒死亡率高達五分之一,遠遠高於當時世界平均水平。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任重道遠。

已是古稀之年的郭繼鴻大夫,仍然堅持自己查房、出門診,甚至忙到嗓子沙啞。平日里作為消遣,他經常翻看自己製作的近百本紀念冊,裡面有與家人合影的兒時記憶、有親友間的傳書,甚至還有戲票、硬幣。當然,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我國心臟電生理領域帶頭人,這裡也記錄著他從醫五十載的荏苒時光。郭繼鴻說:「每次翻閱這些過去的信件、照片,都深深地感受到祖國在一天天強大,自己也在不斷進步。」

在這些紀念冊中,最讓郭大夫念念不忘的經歷,莫過於那段在馬背上度過的做「赤腳醫生」的歲月。

1968年12月,《人民日報》刊發毛澤東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後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大規模展開。剛剛中學畢業的郭繼鴻懵懵懂懂,從北京來到了內蒙古巴彥淖爾農村,不過行李里滿滿當當都是書,這讓他和同齡人顯得很有些不同。郭繼鴻說:「我下鄉的時候,我哥哥已經是醫生了,他把他所有基礎課的書和臨床的書都給我帶下去了。他希望我到農村去看看書、學點醫。」

當時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受制於積弱的經濟,城鎮公費醫療和農村合作醫療都處於「有體系無能力、有免費無醫療」的狀態,尤其是廣大農村,缺醫少葯嚴重,醫療衛生隊伍更是青黃不接。簡單的學習和培訓之後,郭繼鴻就成為了年輕的「赤腳醫生」。鄉間小路上,總能看到他騎馬穿梭的身影。

郭繼鴻說:「我在搶救一個得了心肌梗死的病人,和幾個人連夜往山裡趕,只能給他抬下來以後做心電圖,而現在我覺得我們帶的遠程醫療或者是隨身帶的醫療設備等,能夠給病人就地解決很多問題。」

1978年,改革開放讓我國醫療衛生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研究生招生恢復後,已在內蒙古醫學院上完工農兵大學的郭繼鴻考入了同濟醫科大學。當時,國內針對心律失常和心電學領域的研究幾乎一片空白。「沒有設備就自己造!」憑著大膽猜想,他找到一台國外生產、報廢多年的腦電圖機,幾經改裝,竟然記錄出了清晰的心腔內希氏束電圖。郭繼鴻說:「因為這算當時非常前沿的東西,國內沒有這機器,所以我們要想各種辦法,把這個事情做出來。」

1985年被稱為「醫改元年」,放權讓利、擴大醫院自主權等系列舉措,有效解決了當時醫院效率低下、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1989年,國家開始積極推行醫療機構各種形式承包責任制。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深造的郭繼鴻,放棄綠卡,毅然回國,主導創建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心臟電生理室。郭繼鴻說:「我從美國回來的時候,飛機上沒有幾個人。別人說你還回去幹什麼?我覺得中國人運用自己的能力應該去建設自己的國家。」

此後,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迅速,從最初看病的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從「赤腳醫生」滿村跑,到如今的基本醫保全覆蓋,實打實的進步增強了公眾的健康獲得感。

郭繼鴻主攻的心血管疾病領域也不例外。2018年,他牽頭成立全國心電醫聯體聯盟,讓邊遠地區患者能夠通過遠程診斷得到治療,此外,他還推動建立了中國正常成人心電圖資料庫,結束了長期依賴國外診斷標準的歷史。郭繼鴻說:「當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醫學的水平、理論和技術與國外差距很大,但是現在,幾乎已經和國外能夠同步。」

儘管已經享譽國內外,但每周兩次門診,郭繼鴻從不缺席。幾個小時的門診下來,經常是一口水都喝不上。郭繼鴻說:「一個人真正的價值在於他給社會上拿出了多少。我要搶時間,要給社會貢獻什麼,而不是從社會中索取什麼。」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句經典傳統家訓,就刻在郭繼鴻兒時家門口的兩側。小時候,父親教他,後來,他又用這句話勉勵自己的孩子和學生。郭繼鴻的侄子郭飛也是一名心內科醫生。在他眼中,伯父既是「高標準、嚴要求」的長輩,也是他職業生涯的領路人。郭飛說:「他讓我意識到醫學不光是治病救人,更是用心在溫暖別人。」

發雖千莖白,心猶一寸丹。對於郭繼鴻而言,家國情懷就是祖國需要時義無反顧的回歸,就是患者沒錢看病時慷慨解囊的資助,就是365天無間歇的忙碌,就是他寫在隨筆錄中的座右銘:努力,再努力。

郭繼鴻說:「面對成績與榮耀,面對挫折與失落,面對我摯愛的祖國與中華的榮恥、強盛與危難,面對著此時有限的人生與未來,我只有用同一句話,又是同一個回答:努力,再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用理性克制實施精準反制
英國政府文件曝光 預期「硬脫歐」窘境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