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年14億件衣物滯銷,焚燒處理引發爭議
來日本旅遊的人除了享受風景和美食之外,大都還會去大型百貨店裡購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無論客人什麼時候去日本百貨店,櫃檯里陳列的永遠著時下最新、最熱門的商品。但卻少有人考慮每次換季之後,過季被換下的產品都去向何處這個問題。據日本KFM公司(KOJIMA FASHION MARKETING)對時裝行業調查,2018年日本的服裝市場總計投入生產出約29億件商品,而消費量卻只過半數,剩餘約14億件商品被生產出來之後,有些甚至還沒來得及上架就直接從倉庫運到了處理焚燒場。
被堆積在倉庫中的衣服
「快消」時代背景下的服裝產業
之所以會發生過量生產的浪費問題,是因為服裝行業有自己的「流行周期」。30年前,服裝產業的更換周期還是只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現在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服裝製造業從一年4個季節發展成了一年8個時期,分別為早春、春季、初夏、盛夏、晚夏、初秋、秋季、冬季。各大品牌製造商為了在每個時期及時推出新款,往往都要提前半年考慮款式、選擇面料並投入生產。在整個過程中,服裝生產數量的事前估算變得越來越難。
日本服裝產業生產周期劃分示意圖
除了預測產量困難,還有一個原因在於,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之後,生產製造業的工廠都移向了中國等海外國家,單價的生產成本的降低更容易造成過量生產。
庫存衣物處理方式引爭議
NHK(日本放送協會)「close-up現代」節目組在2018年9月曾採訪大阪的一家二手轉賣公司。該廠負責人山本昌一在採訪中說道「我們這裡有好多庫存衣物要處理,很多還是大公司的衣服。」光這一家公司每年就會從全日本500家服裝廠收到500萬件庫存衣物,相比十年前,總量增加了2.5倍。
山本隨手拿起一件待處理的男式上衣,向節目組介紹,「這件男式上衣,還挺貴的,標著75000日元(約5025人民幣),真的挺貴的」。
二手轉賣公司負責人展示待處理的男式上衣
除了剪去品牌標籤,重新標價轉賣的處理方法,更為直接的方式是將衣物直接送去廢棄品處理廠進行焚燒。節目組找到了關東地區的一處焚燒處理廠進行採訪。公司負責人遠藤重雄說「一年大概有200噸左右的庫存衣物會運來這裡」。運來處理的衣服幾乎全是新品,遠藤說「不管誰看了都會覺得浪費」。其實,不光日本有這樣的情況。2018年夏天,英國巴寶莉公司就將庫存的新衣服進行了焚燒處理,被處理的衣物大約價值42億日元。這件事被報道之後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討論。網上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認為「這些衣服應該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目前日本已有部分服裝公司採用AI技術、大數據分析來判斷流行趨勢、精確預測投入生產的數量來避免出現過量生產。
長按以上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每日精彩早知道!
※家已不再是庇護所,日本孩子出現假期恐懼症
※《茶山情歌》日語版唱響東京,中日合璧奏響同一樂章
TAG:動感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