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散佚漢籍材料煥發活力

讓散佚漢籍材料煥發活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將學術視野拓展到域外漢籍的收集、整理與研究中,學者們寄希望於讓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漢籍與中國大陸所藏古籍實現「合璧」。8月20日,由山東大學主辦的2019漢籍合璧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與會學者交流了關於各類域外漢籍藏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討如何推進當前漢學研究。

漢籍合璧工程穩步推進

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是針對中國大陸以外國家和地區所藏漢籍開展的國家重點文化工程。該工程旨在通過調研境外所藏中華古文獻的情況,對中國大陸缺藏的漢籍品種和版本進行編目調查、複製、出版,並在此基礎上對境外古籍進行整理和學術研究,從而完善中華古文獻的存藏體系。該工程啟動兩年多來,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進展與成果。據山東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教授王培源介紹,截至2019年初,在該工程初步調査的藏有漢籍的500餘家境外圖書館中,已合作出版目錄、已編或者正在進行編目工作的共計31家,已建立學術聯繫的共計67家;與台北「商務印書館」聯合推出《子海珍本編·台灣卷》第四、五輯,共40冊;已完成包含法國國家圖書館在內的3個圖書館的遴選複製工作,共複製大陸缺藏漢籍品種或版本33種,其中29種即將出版。截至2019年7月,圍繞境外中華古籍精華點校整理工作,已出版《子海精華編》五輯共35冊合計42種。

除了中文典籍之外,西方漢學家對漢籍的研究也引起了學界重視。北京大學教授楊海崢以英國漢學家偉烈亞力對《漢書》的翻譯為例,介紹了這位歐洲漢學家的學術研究特點。「偉烈亞力青少年時期的語言學和科學訓練為他日後的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他在中國生活三十年,學術研究範圍涉及語言學、天文、數學、史學、目錄學等多個學科,編寫的《中國文獻紀略》是19世紀歐洲漢學界有關漢語書目的第一部全面系統的權威著作。偉烈亞力翻譯的《漢書》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文信息,同時考慮到了西方讀者對中國歷史知識背景的了解情況。」楊海崢認為,探討偉烈亞力的漢學研究及其《漢書》翻譯的特點,對研究西方學者對漢籍的吸納及西方漢學的發展有一定啟示作用。

日藏漢籍受學界關注

相較於歐美,漢籍更早在東亞地區傳播,使得中國文化對古代東亞各國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韓漢籍引起了文獻學和漢學研究者的關注,比如尤受重視的日本金剛寺文獻。日本天野山金剛寺永仁寫本《全經大意》在日本編撰成書於鎌倉時代,依次列述了《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等十三部經典。其所列註疏止於唐代,受《經典釋文》影響最大,較多引用孔穎達《正義》、劉炫《述義》等材料。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劉玉才介紹,《全經大意》揭示了日本平安末期至鎌倉時期學問構成的樣態,是日本平安末期以降十三經學問體系構建的重要成果,其引用文獻具有很高的輯佚價值。如《孝經述義》《孝經去惑》《五經要抄》《編年故事》《高才傳》等諸書均為佚存文獻。對此,復旦大學教授查屏球認為,該文獻的成書時間及形成的過程還需要精深探究。

查屏球在研究日藏唐詩選本時發現,唐詩選本對於建構東亞近世文化共同體具有特別意義。日本幕府刊印胡次焱的《贅箋唐詩絕句選》,為相關學者提供了一個觀察的視角。該書編撰於宋末,具有明顯的遺民情懷與義理立場,反映了編撰者對心性義理節操的認識。該書或於1600年左右傳入,在中國已經失傳。此次發現的這部日藏刊本為1646年幕府主持刊印,而此時正值明亡之際,幕府刊印這本具有忠烈精神的詩選,可能與中國的明清鼎革政局變化有關係,結合當時形勢看,或反映了江戶幕府的反清復明立場。

推動全球漢學研究深入互動

漢籍整理推動了全球漢學研究工作。隨著漢學研究的深入,學界在方法論上出現分歧。對於以「對現實問題的關注」為特點的美國中國學與傳統漢學之間的關係,一直爭議較多。山東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副教授任增強認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學界的門戶之見使得傳統漢學研究受到排擠和打壓。長期以來,傳統漢學與中國學雖各行其道,但是彼此間的扭結是實然存在的,漢學在對中國傳統古典文獻的研究之外,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對外關係等方面的觀察和研究歷來不乏其善。在對「現實問題」的關注方面,傳統漢學與中國學存在相通之處,未來必然會進一步走向融合,並在交流借鑒中共同開展關於中國的整體性研究。目前來看,為推動漢學(中國學)研究,需要打破門戶之見和學科壁壘,積極開展對漢學(中國學)的跨學科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徐建委介紹稱,關於古代中國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中國、日本和歐美這三個區域。三個區域的研究各有特色,同時相互借鑒。但需要注意到,中日研究的學術規範相對接近,交流更多,而歐美的漢學研究主要面對西方學術界,有其特有的方式和學術論著書寫規範。由於這種差異性,歐美漢學研究者與中國學術界缺乏深層互動。如美國學者對中國古文獻研究的許多前沿問題不是很了解,而歐美漢學的古典學思想資源也不為中國學者所熟悉。為加強全球漢學的深入互動,需要將中國古代研究、海外漢學和西方古典學聯繫起來,在古典文明比較中,在全球文明研究體系之中,讓漢語材料煥發內在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在創新中尋找非遺生存之道
卡夫卡的焚稿遺囑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