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蘋果發信用卡,其它矽谷巨頭如何發力金融科技?

蘋果發信用卡,其它矽谷巨頭如何發力金融科技?

矽谷Live /實地探訪/ 熱點探秘 /深度探討

除了蘋果發行信用卡之外,7萬億美元的金融科技市場,誰還想分一杯羹?

說起移動支付,大家估計手上抱著的都是支付寶和微信了,反觀矽谷巨頭這邊,自從蘋果宣布跟高盛合作,本月20日正式發行信用卡 Apple Card,倒是掀起不少風聲(有申請到卡的小夥伴了嗎?歡迎吱一聲~)。

除了可以在 iPhone、iPad 和 iWatch 等蘋果設備上與 Apple Pay 結合使用之外,蘋果這張信用卡還有哪些特點呢?

第一,無實體卡號,無安全碼,無過期日期,當用戶懷疑信息被盜時,Wallet App上可重新生成並取代老的16位卡號,進一步提升安全性;

第二,返現金額當日結算,第二天就能使用。除此之外,蘋果給用戶提供具體的消費信息和理財建議等,讓用戶更加系統地管理自己的賬戶(莫非是幫你省錢?)。

業界分析認為,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忠誠的用戶群體使得蘋果很容易擴大這項業務,從而在金融科技領域搶佔一席之地。據研究預測,到 2023 年,Apple Card 可能給蘋果帶來約 14 億美元的營收,推動整體利潤提高 1.8%。

其實,除了蘋果之外,不少矽谷巨頭都在布局科技金融方向,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也持續增加,今天矽谷洞察(原矽谷密探,ID:guigudiyixian)就來帶大家看看。

數字支付領域在金融科技里增長最快

根據創投資料庫 CB Insights 對金融科技的劃分,金融科技被劃分為借貸(Lending)、區塊鏈與加密貨幣(Blockchain/Crypto)、合規技術(Regtech)、個體金融(Personal Finance)、支付(Payments/Billing)保險(Insurance)、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s)、資產管理(Wealth Management)、轉賬與匯款(Money Transfer/Remittances)、按揭與地產(Mortgage/Real Estate)等十大領域。

科技金融領域分類,圖片來自CB Insights,版權屬於原作者

據 Statista 發布的報告顯示,金融科技市場將保持 20% 的增長率,到 2021年,將達到 7 萬億美元市場規模,其中,數字支付是最大的部分,價值2.7萬億美元。

從下圖可以看出,數字支付的市場規模遠高於個人金融和公司金融,因此,也難怪 Facebook 要搞 Libra,進軍數字支付市場了。

金融領域交易總量,圖片來自Statista.com,版權屬於原作者

全球投資近400億美元,亞洲增長最快,北美潛力大

據 CB Insights 最新發布的全球科技金融投資情況表明,2018 年由風險投資支持的金融科技交易和融資創下年度紀錄:風險投資支持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全球 1707 筆交易中籌集了 395.7 億美元,交易額同比增長 15%,而在 52 筆大額融資(1億美元以上)的支持下,增長120%,總價值 248.8 億美元。

過去五年里,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在逐年增加,其中 2017 年到 2018 年最為顯著,從 180 億美元增加到了 395.7 億美元。由此可見全球對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熱情在持續走高。

全球金融科技投資總量, 圖片來自CB Insights,版權屬於原作者

從這張金融科技市場增長分布地圖來看,北美的增長率最低,亞太地區的增長率最快。

其中,亞洲的快速增長源於消費者基數的大幅增加,金融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與交易市場的不斷擴大,快速發展的亞太金融科技領域充滿了機遇,也海外投資正急於進入。

在北美市場,金融科技的發展增速卻不同尋常的低於亞洲、歐洲甚至東南亞、南美洲等地區,矽谷洞察認為,這與北美根深蒂固的信用卡文化有關,但與此同時也顯現出北美地區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全球金融科技市場增長率分布, 圖片來自Mordor Intelligence,版權屬於原作者

瞄準北美科技金融市場這塊蛋糕,此前矽谷已經誕生出幾家成長較快的科技金融公司。比如 2009 年成立於舊金山的Square,是一家集金融服務、商業服務和移動支付為一體的初創公司,已於 2015 年上市。其代表產品有:消費者App Square Cash,以及可用來預定食物和飲料的 Square Order 等。

另一家成立於 2010 年的Stripe,是矽谷一家致力於為互聯網建設金融基礎設施的科技公司,其軟體允許個人和企業通過互聯網撥付款,並且還適用於眾籌、反欺詐、大數據分析等新商業應用。目前為止,Stripe 已獲得 Peter Thiel、紅杉資本、A16z 等機構共 7.85 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已達 225 億美元。

矽谷科技巨頭進軍金融領域動作頻頻

矽谷洞察發現,除了蘋果之外,Google、Amazon、Facebook 等大科技公司已進軍金融科技領域,但側重點有所不同,有些重點開發相關產品,如Facebook 的 Libra;有些側重與金融機構合作,如 Amazon 開展借貸服務;有些則偏向於戰略投資與全球拓展,如 Google 旗下的 Google Venture等。

Facebook:通過布局加密貨幣切入支付

可以說,Facebook 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一項大舉措便是此前熱熱鬧鬧的 Facebook Libra 了。Libra 作為一個全球貨幣與金融基礎設施,是由 Facebook開發的數字資產,並由 Facebook 的區塊鏈技術作為支持。

Facebook表示Libra旨在為地球上沒有銀行賬戶的17億人提供資產。該貨幣將由組成「Libra Association」的一系列公司提供服務。它起著被稱為「穩定幣」的作用,與美元或歐元等現有資產掛鉤,目的是使其不受許多加密貨幣經歷的波動影響。

目前Facebook已與PayPal,Ebay,Spotify,Ube、Lyft、Andreessen Horowitz、Visa等眾多科技、金融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但由於監管、隱私問題等,Libra 還面臨接受著多輪審查。

Google:支付業務技術強大,金融投資領域多元

Google 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 Google Pay 的服務產品和Google Venture 對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上。

在Google Pay方面,Google將之前所有的旗下的分業務(Google Wallet,Android Pay)合併為Google Pay,希望人們能輕鬆完成支付,並且儘可能減少摩擦。比如,美國銀行的客戶可以直接在其銀行的應用中設置Google Pay,設置完成後,只需在線使用Google Pay即可完成支付。

同樣,如果在線應用或網站想要支持此功能,開發人員可以調用Google API查看某個用戶是否啟用了Google Pay,在啟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Google Pay接受付款。

而 Google Venture 投資則成為 Google 科技金融領域布局中的亮眼部分。根據金融科技領域的市場研究網站 MEDICI 的圖表顯示,GV在其產品組合中擁有一系列有趣的 FinTech 初創公司,專註於身份驗證、安全、銀行API、加密貨幣、貸款支付等多個領域。

谷歌創投(GV)金融科技投資組合分布,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其中,身份驗證、區塊鏈、比特幣等領域的公司佔比最大,約25%。而提供分析的 FinTech 初創公司佔據了最大的份額,約佔FinTech產品組合的19%。GV投資的一些代表性的公司包括:Ripple Labs、Plaid、Robinhood、Gusto和Upstart等。

谷歌創投(GV)金融科技投資組合,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Uber: 擴大金融科技團隊,擁抱共享出行

相較於前面兩家老牌巨頭,新的矽谷巨頭 Uber 也極力擴大其金融科技團隊。Uber 正在利用紐約人才庫以擴展其金融科技部門,據估計新的 FinTech團隊最終可能擁有 100 多名員工。

如今,Uber在全球擁有約 9300 萬活躍用戶,大多數人使用 Uber Cash 或此前跟巴克萊銀行共同發行的Visa信用卡 Uber Card 支付乘車或食品費用,Uber Cash 在用戶使用電子錢包時提供折扣。

Uber 正在開發的主要產品包括「支付體驗」,旨在幫助司機和 Uber Eats 用戶省錢或幫助司機管理自己的錢。這將與Uber的現有產品如Uber Cash、Uber Rewards 或Uber Card 一致。Uber還讓司機每天而不是每周獲得報酬。

說完矽谷科技巨頭,再來看看另外兩家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和亞馬遜。

Amazon:深入金融借貸領域布局,投資印度

目前,亞馬遜的金融科技業務主要集中支付、現金和借貸、投資等三個方面,其中在借貸方面的布局尤為全面:

早在 2007 年,亞馬遜就推出了Amazon Pay(支付)的業務,可以讓客戶使用亞馬遜賬戶在其他網站上結算,並為在線和實體商家提供支付網路;

2017年4月,亞馬遜又推出Amazon Cash,客戶不需要銀行賬戶或電話開戶,可通過在合作夥伴實體零售商(如CVS,7-11)上顯示條形碼,將現金(無需付費)存入數字帳戶。

與此同時,亞馬遜已經進行了多項金融科技投資,但主要集中在國際市場(印度和墨西哥等)。在全球範圍內,亞馬遜參與了8項價值 1.38 億美元的金融科技股權投資,並進行了2次收購,而其中7筆交易都發生在印度。

Amazon 金融科技領域投資與併購 圖片來自CB Insights,版權屬於原作者

作為零售商品銷售公司,借貸部分一直是亞馬遜關注的重點。

比如於2011年推出的Amazon Lending,旨在幫助小型企業上融資和銷售更多商品。從2011年推出到2017年6月,Amazon報告稱,它在美國,日本和英國的20000個業務中發行了30億美元。

在消費者方面,亞馬遜一直在為Prime和非Prime客戶提供合作夥伴卡,Amazon也經常被用於消費如Chase Freedom,Discover Cash Match和Blue Cash for Amex等平台的信用卡積分。

Microsoft:使用雲生態構建客戶訂製解決方案

微軟的雲服務是其當前營收的重點,因此微軟在金融服務領域的轉型趨勢一大明顯體現是圍繞雲服務展開。

隨著小型商家逐漸進入市場,數據泄露的威脅日益增加,以及消費者對個性化服務的期望越來越高。微軟官方認為,如果企業能夠應用正確的技術框架,這些挑戰將成為機遇。因此,通過自動化智能演算法構建強大的雲平台,並實施數據分析,金融行業公司可以識別新的競爭方式,並在黑客攻擊之前簡化合規並發現安全威脅。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該公司宣布了幾個新的行業合作夥伴關係,將 Azure 雲服務投入使用。比如金融消息服務 SWIFT 目前正在測試基於Azure的支付轉賬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有望加快過程並提高安全性。西非創業公司Interswitch也在使用 Azure為奈及利亞的大型銀行和企業建立銀行擔保服務。

微軟也為 Azure 的使用專門添加了新功能確保安全性,例如 Customer Lockbox for Azure,旨在通過允許用戶查看 Microsoft Azure 訪問客戶數據的詳細記錄來增加對該公司雲產品的信任。另一項名為Azure Confidential Computing的數據安全服務在處理過程中隔離敏感信息。微軟表示,它正在擴大虛擬機和可信執行環境的使用,以確保機密的計算。

看完這篇文章,你覺得哪家科技巨頭最有可能在金融科技領域成功?你還期待金融科技領域有什麼好玩的科技公司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想看更多跟金融科技相關的洞察,歡迎點擊矽谷洞察此前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TROY,加密資產新範式下的基礎設施
假新聞遇上AI,禍兮福兮?

TAG:矽谷密探 |